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延伸护理对提高其出院后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数字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100)和研究组(n=100),对照组患者出院后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延伸护理一年,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经过延伸护理以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15.63±2.65)、生活质量评分(27.58±2.32)、护理满意度(98%)和依从性评分(28.75±4.36)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延伸护理;依从性;生活质量
本文引用格式:刘云霞.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延伸护理对提高其出院后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意义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68,74.
0引言
心力衰竭是由心肌梗死等心肌类疾病、或者其他炎症等许多因素引起的心肌方面的损伤,它导致心肌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最后造成了心室的泵血。呼吸困难、乏力、体液潴留是心力衰竭的临床主要症状[1]。而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持续存在心力衰竭的状态,这种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会稳定、恶化或失代偿。临床上治疗心力衰竭的目的不仅是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要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2]。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数字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100)和研究组(n=100),其中男性患者108例,女性患者92例,年龄在59-83岁之间,平均年龄(70.05±7.05)岁;对照组患者出院后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实施延伸护理一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前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并由专门的主管护理人员联合患者家属一同制定出院后的家庭护理方案并教导患者及其家属方案的具体操作方法[3]。患者出院以后按照已经制定好的护理方案进行家庭护理并根据患者的主观意愿可回院复查。研究组患者在研究组患者方案的基础上实施延伸护理,在患者出院后安排1名专门的护理人员负责患者出院后的家庭护理和健康指导[4]。规定每周要对患者进行1次电话随访,每月1次家访,并且在电话随访和家访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和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有效、及时的沟通,检查监督和评估患者的家庭护理实施情况,必要的时候可以对护理方案进行修改,此阶段为期1年[5]。
1.3观察指标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用ADL(Katz日常生活功能指数量表)来进行评估[6],生活质量评分采用老年人生活质量评定表进行评估,依从性评分用本院自制的依从性问卷调查进行评估[(7]总分在8-32分的范围内,完全依从在25-32分之间,部分依从在17-24分之间,不依从为16分以下。内容包括按时用药、自觉护理、定期回院复查、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等,每一个评估项目分值为8分。)。满意度评分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估,100分为满分,90分以上表示非常满意,60-89分表示一般满意,60分以下表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一般满意人数)/总人数。
1.4统计学处理
核算软件为SPSS 20.0版本,其中两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日常生活评分均值、生活质量评分均值和依从性评分均值使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达,护理满意度使用百分率(%)的形式表达,同时将其运用t检验,结果显示为P<0.05时,说明两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上述指标的对比有统计学含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经过延伸护理以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15.63±2.65)、生活质量评分(27.58±2.32)、护理满意度(98%)和依从性(28.75±4.36)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表2、表3。
3讨论
随着中国开始向老龄化社会转变,心血管类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延伸护理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等联系方式的随访和护理人员亲自上门家访的方式,可以随时掌握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情况和其临床症状的变化。并且在患者出院后,针对患者的家庭个人护理、生活方式能够及时与患者和患者家属沟通交流,一旦出现任何问题,方便随时调整护理方案并监督患者实施[8]。
本文通过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数字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100)和研究组(n=100),对照组患者出院后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实施延伸护理一年。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
本文研究表明,研究组患者在经过延伸护理以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15.63±2.65)分]、生活质量评分[(27.58±2.32)分]、护理满意度(98%)和依从性评分[(28.75±4.36)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晓飞,姜文宇.家庭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4):132-133.
[2]唐芳.探讨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8,8(18):293-294.
[3]冉淑娟.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6):262-262.
[4]唐梅芳,陈文龑.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6):27,29.
[5]李文玲,张英,郁蓉芳,等.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0):6-9.
[6]张彩霞,罗美香.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4):785-786.
[7]余辉.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4):492-493.
[8]陈慧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状态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6):183-18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