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儿童康复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82例儿科住院患儿,摸球法分为观察组(n=41,优质护理)与对照组(n=41,常规护理)。比较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可促进康复,改善家属满意度。
关键词:儿童;康复;常规护理;优质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于亚青.优质护理在儿童康复中的运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288+291.
0引言
儿科是医院内一个特殊科室,具有患者年龄小、病情复杂、配合度差等特点,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较大难度[1]。既往常规护理具有随意性、经验性较大弊端,影响康复效果,家属满意度仍不高,故需探寻新型有效护理方案。本研究为细化分析,以儿科确诊“呼吸道感染伴咳嗽、发热、咳痰”患儿为纳入对象,分析其康复护理中优质护理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随机抽样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82例儿科住院患儿,均确诊为“呼吸道感染伴咳嗽、发热、咳痰”,患儿、家属知情同意。摸球法分组:观察组(41例)男25例,女16例;年龄1-8(5.32±0.85)岁。对照组(41例)男27例,女14例;年龄1-8(5.38±0.79)岁。两组临床资料保持同质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密切观察病情、患儿口头心理安抚、家属口头或纸质材料宣教、保持病房干净整洁等。观察组则实施优质护理,内容包括:①优质环境护理:除常规护理保持病房干净、整洁外,还注意定时通风,应用造型美观爱心提示卡,如新入院患儿床头张贴“明天抽血后再吃饭”提示卡等;采用改良式病服,全棉材质,色调选用粉色、浅绿色,病服图案采用卡通元素,增设身份识别腕带专用系绳。②改良健康教育形式:除常规护理家属口头或纸质材料宣教外,还重视改良教育形式,如面对面宣教、思维导图、多媒体、视频、小组讨论等,以满足不同层级家属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教育内容包括疾病发病机制、症状、治疗、用药、饮食等。③优质心理护理:除常规护理对患儿口头心理安抚外,还重视按照患儿年龄、性格等辩证护理。比如年龄较小,无法准确表达自身感受者,经由微笑、抚摸小手、摸头、玩玩具等方式拉近与患儿距离;针对可交流者,通过讲故事、讲笑话、模拟英雄事迹口吻讲述其他患儿面对疾病勇敢等方式,安抚情绪。④操作护理:检查、治疗等操作前,指导家属协助医护人员安抚患儿,全面提升医护人员自身专业技术、操作能力等,以减轻患儿痛苦。针对可交流者,主动与患儿沟通,以其可听懂的方式告知治疗时虽然有点痛,但对疾病是有好处的,能让病尽快消失。
1.3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康复效果,主要是咳嗽、发热、咳痰消失时间;②以自制问卷调查两组家属满意度,分值范围为0-100分,得分越高满意度越佳。
1.4统计学分析。数据以SPSS 20.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χ2检验对比。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康复效果比较。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家属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家属满意度(97.02±0.48)分,高于对照组(92.05±0.57)分(t=42.706,P=0.000)。
3讨论
小儿年龄小,身体免疫力、抵抗力较差,极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引发疾病。而且,患儿自制力、自我约束力较差,受病痛折磨,恐惧医疗环境,均可导致出现哭闹、挣扎、抵抗等行为,影响治疗、护理工作开展,不利于促进康复[2]。而且,部分家属过度担心患儿,操作中稍有不慎或治疗未达预期目的,均可引发其不满,甚至出现医疗纠纷。因此,就儿科患者来说,需加强治疗期间护理干预。但常规护理具有经验性、随意性较大弊端,忽视患儿个体差异,且对患儿心理、精神等方面关注度不高,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
而优质护理能克服这一弊端,在完善基础护理同时,依据患者实际情况,按照“以患者为中心”护理原则,分析护理问题及缺陷,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以预防、解决问题,改善护理质量。本次研究在观察组患儿康复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其中,环境护理中应用爱心提示卡,可彰显护理人员爱心、关怀,自细微之处体现人性化、优质化服务内涵。孔慧莉等[3]发现,儿科采用改良式系带病服,卡通元素图案,可改善患儿穿着依从性,营造良好家庭氛围。本次研究支持这一点,并重视改良病服颜色、图案、设计等,使其更得患儿喜爱,减轻抵触情绪。家属对疾病、治疗等知识掌握度,是影响其心理状态、配合度及照护能力的关键,且关系到患儿康复效果,故需加强健康宣教[4-10]。但既往常规护理中教育形式较为单一,难以满足不同层级家属需求。而优质护理重视改良健康教育形式,通过多途径对家属进行宣教,以帮助其更好掌握疾病知识,提升照护能力,促进患儿康复。此外,优质护理还重视强化患儿心理干预,积极安抚其情绪,加强操作时护理,采用有效措施减轻不适。本次研究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更短,且家属满意度更高,这说明优质护理在促进患儿康复中具有一定价值[11-1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促进患儿康复中效果理想,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蒋玉娜,纪会娟,郄娜,等.多形式心理干预措施在儿科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2):225-227.
[2]刘淑会.优质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A02):260-261.
[3]孔慧莉,费小琴,胡慧洁.改良式病服在儿科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中医临床研究,2016,8(36):134-135.
[4]欧秀英.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7):923-924.
[5]王莉.优势、劣势、机会与挑战分析法在儿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2015,39(1):50-52.
[6]李普芬.心理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157-158.
[7]梁婷婷,刘华山.中学生成就目标定向、学习策略和学习坚持性的关系研究[C]//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2011.
[8]王星歌,郑俊清,王晓菲.优质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4(4):367-369.
[9]易利纯,李凤辉,苏国兵,等.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儿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1(11):176-178.
[10]欧秀英.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7):923-924.
[11]毕湘蓉.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10):80-82.
[12]张雯,张春花,黄波,等.呼吸内科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效果[J].健康必读旬刊,2013,12(10):540-540.
[13]钱秀玲,吴坤,崔锦美,等.护理日志在儿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30):290-291.
[14]王妍炜.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在儿科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04(5):474-476.
[15]张喜维,刘继红,魏淑霞.基础生活护理积分法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绩效考核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s1):287-28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