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标本不合格结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31 09:38:2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检测不合格的原因,探究其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先将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所采集的89例经检测为不合格的血液标本作为本次分析探究的标本对照组,并对其不合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再采集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期间89例血液标本作为本次分析探究的标本探究组,以标本对照组所分析的不合格影响因素为依据,对这组标本施以有针对性的相应解决措施。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标本探究组血液标本各项指标不合格率较标本对照组均较低,组间对比差异即P<0.05,数据对比结果有指导意义。结论经对血液标本检测不合格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并加以实施,可有效提高血液标本的合格率,该方法在临床可进行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血液检测;血站;不合格标本;原因;解决要点

本文引用格式:张柳明,褚爱春,贺美荣,等.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标本不合格结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180,185.

0引言

血液标本的主要来源场所是血站,因此为提高给予患者输血安全,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在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必须强化对潜在风险因素的分析及对风险的预控[1]。特别是对已经发现的异常血液标本,心须及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严格控制传染病更大范围的传播。本文通过分析血液标本检测不合格的原因,探究其相应的解决措施。

\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先将2018年2月至2018年7月期间所采集的89例经检测为不合格的血液标本作为本次分析探究的标本对照组,并对其不合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再采集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期间89例血液标本作为本次分析探究的标本探究组,以标本对照组所分析的不合格影响因素为依据,对这组标本施以有针对性的相应解决措施。两组血液标本一般资料对比情况如下表1,其对比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

 

1.2分析不合格标本影响因素

一是导致标本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是[2]:①血液标本采集不符合规定标准;②穿刺血管选择不当,导致血管血流不通畅;③采血管顺序不对等。

二是导致容器错误的主要原因是[3]:①护理人员培训不到位,专业技能不过关;②条码粘贴错误;③条码标示粘贴位置不醒目等。

三是导致重度脂血的主要原因是[4]:①医务人员宣讲不够,导致抽血者未按要求禁食高脂食物;②抽血者准备不充分。

四是导致抗凝标本凝固的主要原因是[5]:①抽血过程不顺利;②抽血后未立即颠倒摇匀,致使血液末与抗凝剂充分混匀;③颠倒混匀时间或次数不够。

五是导致标本溶血的主要原因是[6]:①进针时,皮肤消毒剂未干,导致其混入至标本中;②真空采血管负压过大导致红细胞破裂;③血液标本未及时送检;④运送途中血液标本受到剧烈振荡,或温度过高至红细胞被破坏等。

1.3探究解决方法

给予标本对照组血液标本施以常规解决措施,主要是通过强化培训及宣教提升相关医护人员专业技能;注重监督检测各个环节,以降低血液标本不合格率[7]。

给予标本探究组施以常规解决措施基础上,再针对具体情况施以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8]。

一是建立健全血液采集等相关制度,以提高标本质量,降低不合格率。制度是工作质量的保证。因此,需要针对血液采集的安全性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如不合格标本登记制度、不合格标本统计分析反馈制度、标本管理奖惩制度、标本采集培训制度等,通过这一系列制度的有效落实,规范操作程序,完善血液采集过程中各环节的管理,从而降低标本不合格率。

二是强化检验知识及操作培训,提升相关医务人员专业素质。医务人员是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因素,因此,随着检测项目及血液标本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加强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或将临床常用检验质量标本、技术操作要求以及不合格主要影响因素编成检验手册,做到相关人员人人手一份,利于随时查阅应用。

三是强化相关医护人员职业操守教育,增强其工作责任心。通过教育,促使相关医护人员能够自觉执行操作规程,认真落实查对制度,充分认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意义,以确保工作中不再出现错用试管、遗漏项目等问题发生。

1.4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血液标本不合格率情况,主要指标有:采血量不准确、重度脂血、抗凝标本凝固、标本溶血。

1.5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观察指标数据,以P<0.05,代表差异显著,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如下表2表明,标本探究组不合格率情况好于标本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

 
3讨论

从以上观察分析可知,血液检验是血站主要工作,其检测结果反映的是被检测者身体的健康程度,同时检测结果对于输血者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确保血液标本安全及检测结果准确必须引起血站高度重视。特别是对检测结果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于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并有效落实,提高血液标本的合格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一过程中,相关医护人员责任心的增强,专业技能的提高,是降低检验标本不合格率的重中之中。本次观察分析中,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使得标本探究组不合格率情况好于标本对照组。此结果说明,只要医务人员增强责任心,各项配套制度落实到位,就可有效预防不良事件发生,从根本上降低标本不合格率,提高用血者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经对血液标本检测不合格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并加以实施,可有效提高血液标本的合格率,该方法在临床可进行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邵明玺.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3):287.
[2]陈红.无偿献血者TP-ELISA检测不合格标本分析[A].中国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医学参考报社、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第六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论文汇编[C].中国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医学参考报社、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国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2015:1.
[3]郝海军,雷磊.医院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8):2725-2726.
[4]杨洁.无偿献血人群抗-HCV血液检测结果分析[A].中国输血协会.中国输血协会第七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摘要篇)[C].中国输血协会:《中国输血杂志》编辑部,2014:1.
[5]王丽芳,续桂俊.基层医院检验科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及预防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4,16(5):606-607.
[6]游小(毛),晏萍华.血液检测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分析及其解决对策[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4):74-75.
[7]刘保林,屠燕钗,张小妹等.温州地区2007-2012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4,31(2):297-298.
[8]李维珍.检验科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9):94-9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30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