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献血者初筛检验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重要性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4 16:43:4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献血者初筛检验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于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无偿献血者2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血液初筛检测;对照组进行常规血液检测。比较两组献血者的血液标本报废率及血液检测的HBsAg水平和ALT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报废率为0.37%,显著低于对照组4.08%的报废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比较血液初筛检测与常规血液检测的HBsAg水平和ALT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血站中对献血者进行初筛检验可以有效降低血液标本报废率,保证血液质量,为临床用血的安全性提供了巨大保障。

关键词:血液质量;献血初筛检验;血液检测

本文引用格式:刘桃花.献血者初筛检验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重要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6):355,366.

0引言

临床用血的主要提供机构就是血站,而血站的血液来源则是无偿献血。因此,从源头严把血液质量大关是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性的第一步。随着医学的进步与发展,很多血站开始实行献血者初筛检验,为进一步明确了解血液初筛检验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重要性,本研究将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与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无偿献血者2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血液初筛检测;对照组进行常规血液检测。男女性别比为1.5:1,平均(36.8士5.2)岁;两组献血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进行常规血液检测,主要检测项目分别为目测脂血,ABO正定血型、硫酸铜法Hb以及金标法HBsAg。取献血者2至3 mL。

空腹末梢静脉血,用离心机持续离心10 m i n,转速为3600 r/min。取血清,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检测对照组的血红蛋自、梅毒抗体等是否符合标准。检出异常者标本报废。

\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血液检测基础上行初筛检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取献血者4 mL空腹末梢静脉血,平均分成2份,采用ALT初筛检验及使用ELISA法测定HBsAg。以3600 r/min转速离心处理。10 min后,进行ALT水平测定。观察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50 U/L,则结果为阳性,表示献血者的血液标本不能直接用于临床用血,标本报废;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50 U/L,则证明献血者的血液标本可用于临床输血。

1.3观察指标

比较献血者的血液标本报废率以及初筛检验与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差异。

1.4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使用(%)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献血者初筛结果分析


观察组经初筛检验报废数为6例,对照组的标本废弃例数为2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比较分析初筛检验与实验室检验结果

初筛检验:ALT阳性、LT阴性、HBsAg阳性、HBsAg阴性分别为(51.42士3.67)U/L,(21.79士3.71)U/L,(0.24士0.02)ng/mL、(0.17士0.01)ng/mL;实验室检验:ALT阳性、LT阴性、HBsAg阳性、HBsAg阴性分别为(49.28士3.42}u/L,(19.35士2.83)U/L,(0.19士0.034)ng/mL,(0.24士0.13)ng/mL,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t=0.67、0.34、0.43、0.54,P>0.05)。

3讨论

经调查,世界上平均一分钟就要发生将近8起事故;伴随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医院产科接收的高领产妇也是与日俱增;随着经济发展,国人的饮食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但在这种状况下,带来的身体危害也是逐渐增大,各种疾病高发。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医院需血量逐步增大,供血短缺状况每况愈下[1],而临床用血的主要来源就是血站,因此不仅对血站的供血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也对血站供血的质量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血站血液标本的主要来源是全国各地的无偿献血者,因此保证血液的质量安全性至关重要[2]。

血站作为医院临床用血的主要渠道,而其血源来自于无偿献血者,献血者的年龄层次、平时的饮食习惯、身体健康状况等等均是不可控因素,由于政府对无偿献血义务行为的大力弘扬,献血者数量逐渐增多,增大了血站工作的难度,有时候一些血站会工作到晚上,就意味着献血者中出现酗酒者、疲劳工作者,因此在供给医院临床用血之前应在血站进行血液初筛检验,保证临床用血的质量,提高临床用血的安全系数,减小患者医治风险,减少医患矛盾[3]。

血站检测的一般操作为常规血液检测,随着医学的进步与发展,对献血者进行初筛检验,已经成为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性必不可少的一步。初筛检验的主要内容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监测以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等,有利于防止血液标本的浪费,血站污染以及血液制品污染。在以往的常规检测工作中,不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的检测,往往是将血液标本在常规检测后直接送往检验站之后再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的检测,此时若发现血液标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超标,则直接将血液标本舍弃,而此时其实已经完成了血液采集工作,这样就会造成血液标本的浪费,以及人力、物力的浪费,在此项实验中,将血液标本随机拆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分别行常规血液检测、初筛检验,实验结果如下:观察组报废例数为6例,占比5.45%,对照组报废例数为23例,占比20.91%,各项数据与实验室检测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此结果的原因在于检测项目中是否包含了ALT筛查。该筛查不包含在对照组血液检测项目中,在结束献血采集工作后,在检验处将血液检验样本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测定,如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在实验室检测中不合格,就会造成已采集血液的报废,这是对采血作业资源的极大浪费,还可能影响或者污染血站内的其它血液制品,造成无法预测的严重后果。解决这一问题有效简单具有实际意义的方法就是在初筛过程中就进行ALT筛查,准确性较高的初筛检验可以有效规避上述问题,充分证明了其实际价值,血站的日常血液采集中可以进行推广。

并且通过实验数据也可以证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对测定阴性与阳性结果来讲,速率法ALT筛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影响几乎可以忽略,有令人信服的准确率。综上所述,对于保障血液的质量和避免血液的浪费,在献血者做初筛检验时进行速率法ALT筛查的话,是可以起到明显的积极作用的。

本文的结论是,包括低危献血者在内的献血者在进行初筛检验的过程中,血常规项目检测也是必不可少的检测项目,不应省略速率法ALT筛查。因为此方法对于提高血液质量,提升血液安全,确保血液的可靠性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Faecal Occuh Blood Testing for Colorectal Cancex Screening:Lhe Pasl or Lhe FuLure[J].Currenl gaslroenl erology reports,2015,17(1):1-9.
[2]刘鹏.献血者初筛检验在血站血液检测中重要性的分析[J].心理医生,2017,23(36):315-316.
[3]丁左红,蔡莉.成分献血者体检、初筛不合格原因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5,17(5):461-462.
[4]Zeng P,Liu J,Wang J,el al.Parallel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screening for human immunod efficiency virus among blood donors in five Chinese blood centre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J].Transfusion medicine,2015,25(4):259-264.
[5]左涛,罗昭玲,刘维卓,等.攀枝花市自愿无偿与亲属互助机采献血者初筛结果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6,18(4):323-32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18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