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血站ALT初筛方法不同对血液检测合格率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7 09:05:5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血站ALT初筛方法不同对血液检测合格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站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录的700份血液标本,严格遵循平均、双盲的原则,将700份血液标本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0份,对照组予以干式生化法展开ALT初筛检测,观察组予以速率法展开ALT初筛检测,比较两组检测后血液标本合格率以及ALT各项数据结果比较:不抗凝全血、血清、ACD抗凝血辫血浆以及EDTA-K2。结果经检测数据所得,观察组血液标本合格率高达98.286%,明显优于对照组91.429%,P<0.05;并且观察组血液标本在ALT中不抗凝全血、血清、ACD抗凝血辫血浆以及EDTA-K2等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观察组采用速率法展开ALT初筛检测对于血液检测合格具有现实意义,能够有效增加血液检测的合格率,减少血液浪费,增加资源利用率。

关键词:血站ALT初筛;检测合格率;干式生化法;速率法

本文引用格式:黄玉伟.血站ALT初筛方法不同对血液检测合格率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9):135,137.

0引言

在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相对患病几率与意外几率更高,需要血液存量也更多,在无偿献血公益发展完善的过程,面临许多问题和困扰,尤其是ALT检验过程中由于传统的方式造成血液标本的浪费。根据我国卫生部下发《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的要求,献血前必须对献血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以及其他血液进行初筛检测。

ALT医学名称为谷氨酸氨基转移酶(传统名为谷丙转氨酶),此种酶类是肝功能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大量存在于肝细胞内,是血液中的数十倍到数百倍,一般检测中出现谷丙转氨酶暂时性轻微升高多见于饮酒、服用药物、感冒、熬夜或过度疲劳等引起,如果肝细胞出现破裂时则会大量释放到血液当中,引起这个指标的急剧升高,是肝功能是否正常运作的显著标识,也是血液检测中必须进行的检测项目[1]。为了加强了解血站ALT初筛方法不同对血液标本检测合格率,为了在稳定且不污染血液标本的质量前提下,能够有效增加献血血液的合格率,从而开展了此次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详细分析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站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录的700份血液标本,严格遵循平均、双盲的原则,将700份血液标本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0份,对照组予以干式生化法展开ALT初筛检测,观察组予以速率法展开ALT初筛检测,对照组350例中男182例,女168例,年龄18~52周岁,平均(29.13±10.27)周岁;观察组350例中男177例,女173例,年龄18~49周岁,平均(30.84±9.68)周岁。

排除标准:①性病、麻风病和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②肝炎病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丙型肝炎抗体阳性者;③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④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1.2方法

1.2.1设备与试剂


对照组采用强生VITROS 350干式生化分析系统进行检测试剂选用同公司同型号的ALT测试纸;观察组采用ALT-Germany Photometer4040测试仪,采用北京瑞尔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LT检测试剂盒。

1.2.2仪器保护

检测前,经由医护人员对仪器进行深度清洁消毒,增加对于仪器使用的熟练度。检测后,医护人员应当再次进行清洁消毒,保养仪器,增加仪器使用寿命。

1.2.3采血方式

对照组抽取血样毛细血管处35μL血液,将血液放置于试剂中进行检验;观察组患者抽取血样5 mL血液,充分分离血清后,采用仪器进行检验[2]。

1.3效果判定

血液采集后按规定进行储存和检测,观察两组血液标本利用不同方式进行检测后,血液标本的合格率以及ALT中不抗凝全血、血清、ACD抗凝血辫血浆以及EDTA-K2,进行数据收集、分析[3]。

1.4统计学方式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来对比两组血液标本检测的合格率以及ALT中不抗凝全血、血清ACD抗凝血辫血浆以及EDTA-K2四项数据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s)表示,t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2进行检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血液标本检测后ALT四项数据结果比较


通过两组血液标本采用不同方式进行ALT初筛后,观察组患者不抗凝血、血清、ACD抗凝血辫血浆以及EDTA-K2数据指示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

2.2对比两组血液标本检测后合格率

通过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的合格率(98.28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91.42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

 
3讨论

ALT是现代医学中进行检测肝功能的切实指标,一般ALT的正常值为0~40 U/L,它的升高与肝类疾病有关。在血站抽取血样检测的过程中以往容易造成ALT检测结果不合格,从而造成血液样本的浪费。在血样初筛的重要意义在于后期临床使用的安全保障,以及献血人员和用血人员的共同身体健康保障。然而在初筛过程中,有各种不同的方式,方式选择的不同容易对血液样本造成不同影响。传统ALT初筛中常使用的方式为半自动生化分析,但由于现代医学的进步,此类仪器已经由于检测时长、设备庞大等问题所淘汰[4]。

当前血站中常见的血液ALT初筛方法有速率法、干式生化法等。干式生化法采用的方法为抽取部分血样与试剂自行接触产生化学反应,随之在试剂上标识明确最终检测数据。

而速率法初筛一般使用仪器检测,数据检测更为精准,减少血样不合格率发生,避免血样浪费。速率法的好处在于以下三点:①检测数据准确性高,能够对血清进行更加细化的检测;②设备使用有效且长效稳定,避免更新换代过快导致仪器淘汰浪费;③检测血样量少,减少血样浪费[5-8]。

综上所述,采用速率法作为初筛方法操作过程简洁方便、合格率高数据结果准确,能够有效用于血站初筛,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天官.血站ALT初筛方法不同对血液检测合格率的影响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7,8(5):133-135.
[2]杨素英,李景旭.血站ALT初筛方法不同对血液检测合格率的影响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4(Z1):45.
[3]杨素英.血站ALT初筛方法不同对血液检测合格率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2(5):98-101.
[4]庄永华.无偿献血者血液初筛ALT检测情况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8,32(6):5.
[5]殷琳.献血者初筛检验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重要性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7,8(26):17-19.
[6]张柳明,陕柏峰,冯泽,等.ALT初筛对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率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4,4(31):244-248.
[7]Zorzi M,Fedeli U,Schievano E,et al.Impact on Colorectal Cancer Mortality of Screening Programmes Based on Immunochemical Fecal Occult Blood Test in the Veneto Region(Italy)[J].Digestive&Liver Disease,2014,46(2):140.
[8]Yong-Jia Z,Li H,Yun-Zheng X.Evaluation of different inspection methods for ALT screening in blood donation[J].Journal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2012,8(5):56-5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418.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