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中药塌渍配合针刺治疗腰椎转移癌疼痛的机理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9 16:49:3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脊柱转移癌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给肿瘤患者的躯体和心理带来巨大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祖国传统疗法在治疗癌性疼痛方面具有减少毒副作用、风险性小、不产生依赖和没有戒断反应的特点。本文将围绕中药塌渍和针灸治疗腰椎转移癌疼痛的机理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中药塌渍;针刺;疼痛;机理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丁庆刚,张文龙,旋菲,等.中药塌渍配合针刺治疗腰椎转移癌疼痛的机理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2):230.

0引言

恶性肿瘤常转移至脊柱部位,其中腰椎转移癌多发。腰椎转移癌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给肿瘤患者的躯体和心理带来巨大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世界卫生组织在癌症综合控制规划当中把治疗癌性疼痛作为重点项目之一,并且逐步提升对其的重视程度。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运用祖国传统疗法对于缓解癌性疼痛产生较好疗效,其在癌性疼痛的治疗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有减少毒副作用、风险性小、不产生依赖和没有戒断反应的特点,现将相关论述如下。

1中西医学对腰椎转移癌疼痛的认识

1.1中医学对腰椎转移癌疼痛的认识


疼痛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其作为一个复杂的疾病或症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也不乏心理因素。传统医学界认为,疼痛是气血运行的异常状态—“气血不通”和“气血不荣”被神感知后形成的。癌痛的发生机制是因为经络气血在机体某部位因为癌瘤或瘤块的侵犯而闭塞阻滞,致使“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成为癌痛两种主要的病机关键。局部经络气血的运行被癌瘤或瘤块所阻滞而发生障碍,闭塞不通,机体产生疼痛的感觉则为“不通则痛”;机体的气血因为癌肿的存在被大量消耗损伤,导致机体的正常组织,如器官、经络等得不到正常的气血供应而产生疼痛称为“不荣则痛”。癌痛既包括与癌症相关的疼痛,还包括与精神、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的疼痛。

\

 
1.2西医学对腰椎转移癌疼痛的认识

现代医学认为,疼痛的发生机制为在意识阶段,感觉中枢感知到被内外环境刺激后的组织释放出的致痛物质激活的疼痛感受器传导的痛觉信息。其中致痛物质包括缓激肽、组胺、5-HT与前列腺素等,在受到各种刺激时能兴奋伤害感受器或使其致敏。与癌痛的发生有关的因素有两种,一是癌细胞浸润机体的组织器官,如脏腑、神经、血管、淋巴、肌肉等产生的机械刺激;二是癌细胞释放的代谢产物,如肿瘤坏死因子等产生的化学刺激。

2中药塌渍治疗腰椎转移癌疼痛机理的认识

中药塌渍属于穴位中医药外治疗法,利用皮肤作为药物输入体循环的门户,隶属经络穴位经皮给药系统,具有经穴效应及药物效应的双重治疗特性,其疏通经脉,调和气血,平衡阴阳,通络止痛的作用为癌性疼痛患者带来福音。董洪涛等认为中药塌渍缓解疼痛的机理主要与以下3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激发经穴的外敏性;二是放大中药的生物活性与经穴的效应;三是改变局部皮肤的超微结构[2]。

陆怡等的研究表明活血化瘀类中药可以提高机体对疼痛感受的痛阈,减低机体对不良刺激的反应程度,还可以改变精神内环境,以此来延缓及减轻疼痛的发生[3]。

3针灸治疗腰椎转移癌疼痛机理的认识

传统医学认为神对于气血发生异常状态的感知是疼痛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纠正气血的异常状态和治神是延缓及减轻疼痛的关键所在。《灵枢·刺节真邪》指出,“用针之类,在于调气”;《灵枢·本神》提出,“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由此可以看出针刺的治疗作用为调节气血和治神,以此来缓解疼痛。

现代医学主要从以下3种途径认识针刺镇痛的机理:一是针刺可刺激脑细胞产生内啡肽物质,这种物质具有镇痛作用,以此延缓疼痛;二是通过在主管疼痛的感觉中枢内中和针刺的刺激与原有疼痛的刺激,以此干扰颅内的疼痛中枢,降低其对于疼痛刺激的敏感性;三是针刺可提高周围神经末梢对疼痛感受的痛阈。

\

 
4讨论

癌性疼痛具有复杂性,并非单一因素导致,一方面表现为病因病机的复杂,另一方面受到社会及心理等因素的影响。采用祖国传统医学方法,利用中药外治法配合针灸疗法可在镇痛的同时兼顾解决精神、心理因素对疼痛的影响,从而改善患者的主观症状,提升其生命质量。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对中医外治疗法和针刺镇痛的原理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但由于中医、中药治疗的多靶点性,给其机制的研究带来一些困难,从各家研究机制的报道来看,许多研究尚停留在浅层次、低水平的镇痛实验,缺乏系统、深入的实验研究及机理探讨。在现有的基础实验研究方面,各研究结果由于在选择疗效评价标准方面差异较大,导致相互之间难以比较,给以后的研究者在镇痛疗效的综合评价和学术交流方面造成一定的困难。另外,中医学治疗癌性疼痛的优势是辨证治疗,应该将辨证施治原则严格应用在中药外治法和针灸治疗癌痛的过程中,以期提高对癌痛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刘宝军,裴斐,李继华,等.PVP术治疗胸腰椎转移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3):499-501.
[2]董洪涛,李静.经络穴位经皮给药系统的机理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1998,13(4):37-38.
[3]陆怡,朱元章,朱国福,等.中药镇痛机理研究概述[J].世界中医药,2015,10(4):629-632,63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18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