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晚期肝癌放射介入治疗及护理效果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8 17:16:3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晚期肝癌患者而言,分析其展开放射介入治疗后,其站有效护理所取得的效果。方法分析期间在2018年3月至2018年6月,均是我院展开放射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合计136例平均分成两组,每组中各含有68例患者两组均实施放射介入治疗,比较组中展开常规护理,研究组中展开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组间在治疗与护理前,sas及sds评分对比没有任何差异性,即P>0.05。实施治疗和护理后,两组数据评分都有所降低,且研究组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比较组,P<0.05具有临床不均衡性。结论患者在应用介入治疗后,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患者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其不但能够帮助患者提高其生存年限,也能够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

关键词:晚期肝癌;放射介入治疗;护理;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刘芳.晚期肝癌放射介入治疗及护理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285+287.

0引言

肝癌于临床上较为常见,一旦患病便会有较高的致死率,给患者的心理造成影响,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工作[1-2]。对于晚期肝癌患者而言,其常利用介入治疗来帮助患者延长生命,但是其也较为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为此需重视患者介入治疗后的护理工作,以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身体[3-4]。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分析期间在2018年3月至2018年6月,均是我院展开放射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合计136例平均分成两组,每组中各含有68例患者。研究组中男性病30例,女性38例,最低年龄为38岁,最高年龄为57岁,中间值为(47.3±3.8)岁,患者的肝功能评分区间在(5.02±1.1)分,肿瘤的大小则在(4.82±2.2)cm间。比较组中男性40例,女性28例,最低年龄为37岁,最高年龄为60岁,中间值为(50.8±4.1)岁,患者的肝功能评分区间在
(5.1±1.3)分,肿瘤的大小则在(50.07±2.1)cm间。所有患者均经过穿刺活检或超声、CT及MRI、化验等检查结果确诊,两组的数据展开比对之后,其P>0.05,不存在临床可比较意义。

1.2方法

1.2.1介入治疗方法:介入治疗是以Seldinger技术为标准的,实施股动脉穿刺,在把导管选择性的插入到肝动脉中实施造影,随后对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数目和供血情况等均实施仔细观察,分析门静脉在延迟期的情况。在将肿瘤供血动脉选择明确之后,则需确定靶血管后展开相应的介入治疗,使用微导管选择到正确的肿瘤供血动脉之中,并且利用氟尿嘧啶1000 mg左右,顺铂100 mg左右,吡柔比星50 mg左右配合展开化疗,同时以超液态碘化油进行栓塞治疗,而其中碘油的用量则是以肿瘤的大小与血供情况进行确定的,应用明胶海绵颗粒加强栓塞。在最后则把导管头端退至腹腔的干动脉,利用氟尿嘧啶1000 mg展开灌注工作,实施压力包扎之后一直到没有出血后为止。

1.2.2护理方法:给予比较组中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具体即给予患者有效的健康教育,并且在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给予研究组中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方案,其主要是进一步发挥“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即心理综合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展开了解,并且注意强化和患者的沟通,实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若是出现负面情绪,则需要展开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根据其具体心理特点及诉求,针对性实施护理,以缓解患者负性情绪。综合环境护理:医院属于较为复杂的场所,且病人又是多种多样的,为此需要进行病房的打扫,确保环境清洁,布置营造舒适、人性化的住院环境,以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同时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时面带微笑,让患者能够感受到足够的尊重,鼓励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最后,穿刺点的综合护理:患者在穿刺之后需取平卧位,局部用股动脉加压带压迫止血,一般压迫6-8小时,在患者术后的一天内需卧床休息,并观察患者穿刺点的变化情况,即是否出现渗血、足背动脉搏动的现象,若是发生肢体剧烈疼痛或者是皮肤苍白情况,则需要即刻告知医生,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另外若是患者有发热情况,低热情况则不需要处理;体温当高于38.3℃之后,则需要展开物理或者药物降温;时刻给予患者心电监护;若是疼痛则给予药物治疗;若是发生胃肠道反应则需根据医嘱应用止吐药,如果呕吐严重则需要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防止发生误吸情况,从而造成窒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除此之外,患者的饮食需要保持清淡,选择易消化的食物,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进食,告知患者大量饮水,对患者的尿量、颜色及透明度等进行观察[5-6]。

\

 
2结果

2.1组间介入治疗效果比较。136例患者均实施了随访工作,患者的肿瘤有所减小,82例患者的肿瘤缩小超过50%,有30例患者的肿瘤缩小到看25%至50%之间,缩小低于25%的患者有24例。同时患者的生存期超过5年的有100例,生存期超过3年的有20例,生存期超过2年的有12例,生存期不足一年的有4例。

2.2组间SAS及SDS评分分析。组间在治疗与护理前,SAS及SDS评分对比没有任何差异性,即P>0.05。实施治疗和护理后,两组数据评分都有所降低,且研究组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比较组,P<0.05具有临床不均衡性,见表1。


\

 

3讨论

对晚期肝癌患者实施肝动脉介入治疗后,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减少肝癌的复发率,以获得更长的生存期[7-8]。而成功的介入治疗能够显著的缩小肿瘤,减低疼痛感,且操作简易,安全可行,同时辅助应用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则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的治疗效果[9-10]。

参考文献

[1]王文珣,朱焕娣,黄海琴.开展临床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v.13(16):151-152.
[2]李高峰,章硕.介入联合放射治疗与介入治疗原发性大/巨大肝癌的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8,18(1):23-25.
[3]全小婷,岑卓英,朱其芬,等.姑息护理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心理弹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8,16(1):102-105.
[4]张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8,v.31;No.464(9):28-30.
[5]龚丽华,高欣,黄银峰,等.优质康复护理路径用于肝癌介入治疗术前后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8,v.8;No.179(11):98-100.
[6]张丽霞,张蒙.临床护理路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8,v.13;No.58(3):113-116.
[7]潘晓琳,于建华,陈丽艳.延续护理及营养支持在肝癌介入治疗后的应用[J].实用医药杂志,2018,35(2):172-173.
[8]鞠连合.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对肿瘤血管新生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A0):46+49.
[9]王楠楠.探讨晚期肝癌放射介入治疗及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07):189-190.
[10]黄绍丹,黄秋光.护理管理在肝癌患者介入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09):1257-125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07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