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放射介入治疗原发性胃癌的临床疗效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2-05 17:08:4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分析原发性胃癌采用放射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6 年 3 月至 2018 年 2 月诊治的62 例原发性胃癌患者,全部患者均实施放射介入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进行随访记录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   治疗后,62 例患者中完全缓解4 例,部分缓解41 例,总有效率为72.58%;发生并发症的概率6.45%(4/62);随访 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的生存率为 88.71%、79.03%、61.29%。结论 放射介入对原发性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生存期较长。

关键词: 原发性胃癌;放射介入;疗效;临床症状;生存期

本文引用格式:孙沛达, 陈丽琴, 张坚. 探讨放射介入治疗原发性胃癌的临床疗效[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5):65+90.

\

0引言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居我国消化道肿瘤首位 [1]。而原发性胃癌指的是胃内的癌肿为原发性,一旦患者被确诊后,大约有超过 25% 的患者不能进行手术,虽然其中20%-25% 的患者可以进行手术,但术中未能切除肿瘤,实施根治术后,5 年生存率较低 [2]。以往患者常进行全身化疗, 但疗效不甚理想,毒副反应大,患者耐受度差。有研究表明 [3], 对患者进行放射介入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本文旨在探究原发性胃癌患者进行放射介入治疗的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 2016 年 3 月至 2018 年 2 月我院接收的原发性胃癌患者 62 例,纳入标准:均进行胃镜检查、病理检查证实是原发性胃癌,患者于知情下签订同意书,已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其中男 37 例,女 25 例;年龄36-78 岁,平均(49.86±9.53)岁,病程 1-23 个月,平均(10.54±3.26)个月。

1.2方法。全部患者均行放射介入治疗,穿刺点选择股动脉位置,针对肥胖患者,穿刺点可轻微向上,穿刺时选择脉搏较强的一侧,尽可能防止反复穿刺同一位置,依照病变位置选择性插管,若病变为胃窦部,则选取胃网膜和胃右动脉, 若病变为胃体小弯侧,选择胃右动脉与胃左动脉,若病变为贲门则选择胃左动脉,于 X 线机辅助下在腹腔干胃左动脉内插入引导导管,实施血管造影,对肿瘤的血供情况进行查看, 沿着导管注入 5- 氟尿嘧啶 750-1000mg、阿霉素 40-60 mg 与丝裂霉素 10-20 mg,针对贲门部病变者,还需应用 40% 超液态碘油与丝裂霉素 10-20mg 制作成混悬乳剂,将乳化后的混悬液与明胶碎屑实施动脉栓塞治疗。完成化疗、栓塞后,再对胃左动脉或腹腔干内注入地塞米松 10-20 mg、胃复安 10-20 mg,术后 15 d 进行钡餐或胃镜检查,一个疗程为 3-4 周,持续实施 3 个疗程,然后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跟踪记录。

1.3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疗效评定标准: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主要病灶减少 50% 以上为完全缓解;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病灶减少 28%-50% 为部分缓解;治疗后症状与 CT 表现无显著改善为稳定;病灶增大≥ 20% 为进展,总有效率 = 完全缓解率 + 部分缓解率;同时记录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与随访 3、6、12 个月的生存情况。

2结果

2.1近期疗效情况。62 例患者有 4 例为完全缓解(6.45%),41 例为部分缓解(66.13%),8 例为稳定(12.90%),9 例为进展(14.52%),治疗有效率为 72.58%(45/62)。

2.2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治疗后, 出现上腹部疼痛有39 例(62.90%),发热 23 例(37.10%),体温最高可达38.8℃,以上疼痛、发热症状经过对症处理后均已缓解。全 部患者均发生程度不一的胃肠道不适,但未发生胃穿孔或坏死,经过处理后均可自行缓解。

2.3 远期疗效情况。治疗后,对患者进行 3、6 及 12 个月的随访跟踪,生存率分别为 88.71%(55/62)、79.03%(49/62)、61.29%(38/62)。

\

3讨论

由于胃癌早期临床症状较为隐匿,患者常常忽视,致使其病情不断恶化,大部分患者被确诊时已为癌症中晚期,错失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机,此时的临床治疗难度大,预后效果差, 患者的存活率较低。临床以往常给予静脉化疗治疗,但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未能很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多, 患者难以坚持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放射介入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且已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72.58%,出现的并发症主要为胃肠道不适、发热与上腹部疼痛,但予以对症治疗后均自行缓解,患者 3、6、12 个月的生存率为 88.71%、79.03% 与 61.29%,表明原发性胃癌患者治疗时实施放射介入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对其存在的临床症状进行有效改善,且并发症少、生存率高。动脉灌注栓塞与化疗是选择性地将导管插入肿瘤的供血动脉,肿瘤内灌注适量的化疗药物,以提升肿瘤位置抗癌药物的浓度,有效提升药物杀死肿瘤细胞的效果,缩小肿瘤体积。放射介入治疗的优势体现为:①有效提升肿瘤内化疗药物的通过浓度,对肿瘤细胞进行有效抑制或杀灭;②高浓度的栓塞剂与化疗药物能够缓慢释放化疗药物于肿瘤内,有效延长药物发挥药效的时间,可形成血管闭塞与小血管炎,进而促使肿瘤细胞出现缺血而坏死;③药物只集中在肿瘤区域内,肿瘤外正常组织中的药物浓度较低,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④栓塞治疗后肿瘤周边发生水肿现象,可减轻浸润程度,使得瘤体缩小,可为下次手术提供良好基础;⑤栓塞治疗可对肿瘤的血供进行有效阻滞,使得肿瘤细胞坏死更为彻底,疗效更确切。该治疗方式的适用证有:①进展期胃癌切除术后的介入治疗, 包括预防或降低术后远处转移与局部复发的治疗;②进展期胃癌切除术前介入治疗,包括不可根治与可根治胃癌的术前治疗;③不可根治的胃癌介入治疗,包含行影像学检查可以进行手术切除但拒绝手术、存在手术禁忌证与晚期胃癌而未能进行手术的治疗。动脉栓塞术损伤胃的部位主要为黏膜下层与黏膜层浆膜层,基层基本无损伤,少量的碘油漏入胃组织后亦能被吞噬细胞快速吞噬,同时由于胃的血供较为丰富, 有较多的侧支吻合与多支血管供血,即使胃组织发生损伤后也可快速恢复。因此,本次研究未出现胃穿孔或胃坏死现象。受时间、样本量等因素限制,关于放射介入治疗对原发性胃癌患者的满意度、依从性等方面的影响,需要临床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放射介入应用于原发性胃癌患者中的疗效显著,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且生存期较长,临床可行性较高。

参考文献:

[1]周婷婷, 张俊丽, 杨小莉. 早期胃癌经动脉介入治疗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术后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J]. 四川医学,2018,39(6):627-630.
[2]焦勤书. 替吉奥胶囊联合介入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 47 例 [J]. 北方药学,2018,15(3):75.
[3]章俊 , 谢亚敏 , 武翠玲, 等. 动脉介入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淋巴管转移的抑制作用及疗效 [J]. 实用癌症杂志,2018,33(2):294-297.

《探讨放射介入治疗原发性胃癌的临床疗效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205/20181205050926803.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2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