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床旁CRRT应用全程护理的效果。方法自本院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选择39例,CRRT护理模式采用全程护理,对其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患者的血清钾、血肌酐指标于治疗后2h下降,到4h基本正常,8h后维持正常水平。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床旁CRRT应用全程护理的效果已得到证实,细致严谨的监护,熟练的操作技术,正确的管道护理与液体管理是治疗成功的坚实基础。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床旁;CRRT;全程护理;效果观察
本文引用格式:肖梦瑶.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床旁CRRT应用全程护理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63,65.
0引言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诱发因素较为复杂,涵盖强体力、节奏快、时间长、风险高、压力大的工作、性格急躁、曾经糖尿病与高血压史、缺乏健康常识与体育锻炼等[1]。临床以肾脏实质损害、萎缩,代谢、排泄调节功能减退、肾组织硬化或纤维化等为主要病变特征,随着病情的发展会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导致微炎症反应的同时破坏整个机体的内环境,其病变呈进行性趋势,且具有不可逆转性,肾组织的高滤过与高代谢作用使得病情持续恶化[2]。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它是将血流流速或透析液流速放缓,经对流或者弥散方式予以溶质交换与水分清除的一种血液净化的方式[3,4]。本文对本院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床旁CRPT应用全程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自本院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选择39例,CRRT护理模式采用全程护理,以上患者均有如下症状:肾脏损害已超过90d,肾小球滤过率在60ml/(min·1.73m2),肾功能下降,因氨基酸、维生素、脂肪、蛋白质、钙磷镁钾钠以及糖类等代谢出现异常而导致体内蓄积或储存过量代谢废物,同时合并内分泌、胃肠道、心血管、酸中毒等多个系统症状。排除存在CRRT禁忌证,急性肾衰竭、需肾植患者。
患者年龄分布于33.3-69.2岁范围之内,平均(44.79±8.16)岁,男女比例24:15,慢性肾脏疾病分期,其中1期、2期、3期、4期、5期患者分别有2例、11例、13例、10例、3例。代偿期与失代偿期患者分别为18例、21例。血红蛋白指标为37.2-148.7g/L,中位值为(94.12±11.47)g/L。血清肌酐指标为170.4-1801.3µmol/L,中位值为(1247.83±16.56)µmol/L。
1.2方法
在患者行床旁CRRT时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具体实施:
1.2.1CRRT之前的准备
于合适的时机采用适当的心理疏导方法安慰患者,将其不良情绪消除在萌芽状态,对于说话困难或不能说话的患者可通过写字板、小卡片等形式有效沟通,在患者出现烦躁不安时,可采用镇静药物或是约束带等维持治疗。患者的出血倾向、凝血功能及血型等动态变化应当全面了解,将治疗器械、所需药品准备就绪,完成血管通路的建立,安装CRRT管道与滤器,注意在引血前应当对管路的连接情况进行检查,将各管路的接头一一关闭。然后采用肝素盐水预冲,之后密闭循环半小时。通过葡萄糖、碳酸盐、硫酸镁、氯化钙以及生理盐水等配制CRRT置换液,确保治疗过程中可现配现用,置换液的温度应通过取暖器、调节室内温度等予以控制,预防寒战现象发生。
1.2.2进行CRRT时的护理
患者的骨突部位应当通过减压贴进行保护,预防损伤局部皮肤。对于血液管路应当采用无菌纱布与宽胶布等进行妥善固定。尽量减少患者的体位活动或改变,特别注意吸痰或翻身时管路的保护,防止渗血或渗出,对于堵塞的导管与滤器及时更换。合理应用抗凝剂,同时用完的置换液也应及时更换,防止体外循环或空气进入血液中。对于穿刺处与其周围7cm的区域,禁止无关人员随意走动,病室的消毒工作应加强,进入病室的人员的口罩、无菌赗、鞋套等物品应当更换。在此期间,维持患者血压与血流的稳定,防止滤器凝血,并对患者的呼吸、尿素氮、血糖、心电图、尿量、意识、静脉压、血气指标、心率等体征指标,如发现血压偏低时应立即停止超滤,并快速泵入生理盐水150ml,将血液流速减慢,再适当使用鱼精蛋白预防出血。发生休克时进行静推地塞米松、右旋糖酐或肌注肾上腺素。观察液体出入情况,据此调节血泵流速、脱水量与速度、超滤量、电解质与碳酸氢钠的输入量等相关参数,进一步稳定机体内环境,防止休克、低血压、心力衰竭、血栓、肺水肿等情况的发生。
1.2.3CRRT后的护理
在治疗后即刻进行正压封管,通过凝血与电解质等指标的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并发症,防止导管污染,一旦发生及时拔管,同时进行抗生素治疗。对于血压偏低、水肿明显的患者可补充适当的血浆与脂肪乳。加强皮肤与口腔的护理,适当的饮食指导,选择高蛋白、高能量、高纤维、高脂肪以及低盐、低嘌呤的食物,多喝水。
1.3观察指标
对于患者治疗后2h、4h与8h等三个时间点的血清钾与血肌酐浓度变化进行检测并记录。
2结果
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血清钾与血肌酐浓度变化对于患者治疗后2h、4h与8h等三个时间点的血清钾与血肌酐浓度变化进行检测并记录,由表1数据可见,患者的血清钾、血肌酐指标于治疗后2h下降,到4h基本正常,8h后维持正常水平。
3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程进展受到感染、血压控制、饮食、肾功能残存情况、原发性疾病以及药物损害等多重影响,因此患者情绪波动程度较大同时身体各项机能虚弱,需长时间维持床旁CRRT,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而言可谓雪上加霜[5,6]。治疗期间,护理干预措施的恰当与否关系到患者的生理、心理、疾病疗效等多个方面。本研究采用的全程护理方式,基于满足患者文化、心理、环境等疾病康复影响因素,充分解决其心理、生理问题,给予患者营造无菌舒适的CRRT环境,进一步和谐与融洽护患关系,确保护理的动态性、完整性、实用性以及连续性,让患者身心放松接受治疗[7]。有针对性地控制患者体内的氮质水平,同时将机体内的代谢废物予以清除,做到酸碱平衡,提升CRRT的治疗效率以及血液净化结果,并且预防与控制感染的发生,患者的身体状况得以稳定[8]。
患者的血清钾、血肌酐指标于治疗后2h下降,到4h基本正常,8h后维持正常水平。综上所述,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床旁CRRT应用全程护理的效果已得到证实,细致严谨的监护,熟练的操作技术,正确的管道护理与液体管理是治疗成功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热孜宛古丽·艾买提,乔明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前后的护理对策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3):201-202.
[2]田姝.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8):165-166.
[3]李洪霞.全程陪护分娩与正常分娩护理的对比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3):191-192.
[4]黄静莉,盛芝仁,胡建利,等.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全程护理服务模式的建立与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8,30(04):131-132.
[5]张一洁,侯凯文.浅谈全程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肾衰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西南军医,2017,19(06):74-76.
[6]朱雪慧,李捷华,胡朋朋.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在顽固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0):31-33.
[7]吴莺,徐雪琴.全程多维度无盲点护理在EICU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1):1514.
[8]郭静娜,曾国卫,肖明.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0):13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