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应用疗效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7 12:49: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在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急诊治疗中应用胺碘酮,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中抽取了7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实施患者分组。每组样本数量为35例,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将常规急诊治疗用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处理中,以此为基础,对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专人负责记录患者临床心律表现恢复至正常所需的时间,结合相关标准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并记录急诊救治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临床心律表现恢复至正常时间统计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观察组平均时间为(18.25±2.17)h,明显短于对照组(35.27±1.97)h,P<0.05。总有效率统计与组间比较显示出明显差异,观察组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常规急诊治疗基础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联合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关键词:快速型心律失常;急诊;胺碘酮;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席凯.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应用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151,156.

0引言

急诊科临床工作中,快速型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处理不及时极易导致患者的死亡。积极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时控制病情意义重大。胺碘酮有较好的抗颤功效,且静脉用药可快速起效,在心律失常患者的急诊救治中具备一定的应用价值。此次研究在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急诊治疗中应用胺碘酮,观察其临床疗效。

\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此次研究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中抽取了70例进行研究,入组患者均经临床检查,显示心功能分级情况≤Ⅲ级,且心室率≥每分钟120次,符合快速型心律失常诊断标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实施患者分组,每组样本数量均为35例,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20例和15例,最小年龄与最大年龄分别为42岁和73岁,平均年龄(57.35±2.03)岁;最短发病时间为1天,最长为9天,平均时间(3.24±0.12)天。观察组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18例和17例,最小年龄与最大年龄分别为41岁和74岁,平均年龄(56.78±1.69)岁;最短发病时间为1天,最长为8天,平均时间(3.12±0.11)天。组间对比两组平均发病时间等基本情况,均P>0.05。

1.2急诊治疗方法

将常规急诊治疗用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处理中,包括止痛处理和镇静治疗以及吸氧治疗和针对性控制病情等处理。以此为基础,对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患者实施胺碘酮静脉缓慢推注治疗,用药剂量为150mg,推注时间为10min左右。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分析其病情,并结合患者临床病情的改变情况,选择是否实施反复推注给药等操作。经治疗,患者病情逐渐保持稳定后,改用通过静脉滴注方式对患者实施胺碘酮治疗,每次用药剂量为150mg。静脉滴注的前6h,将滴速控制在每分钟1mg左右。之后,可将滴速调整为每分钟0.5mg。

1.3观察指标

专人负责记录患者临床心律表现恢复至正常所需的时间,计算出两组所用时间的平均值。结合相关标准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其中,治疗显效指的是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以及体征均得到显著改善,心室率水平等指标恢复正常;如果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以及体征、心室率水平等指标均得到一定的改善,视为治疗有效;患者在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表现及体征、心室率水平等指标水平均未出现改善情况,则评估为治疗无效[1]。另外,记录急诊救治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算出总发生率,并以百分比形式予以表示。

1.4统计学方法

将1.3中统计所得的数据导入到SPSS19.0软件中实施处理,两组临床心律表现恢复至正常时间计算所得平均值的组间比较实施t检验,治疗总有效率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实施卡方检验。组间比较差异明显的标准为P<0.05。

2结果

2.1临床心律表现恢复至正常时间统计与组间比较


临床心律表现恢复至正常时间统计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观察组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表1。

\

2.2临床治疗效果评估与总有效率统计比较

总有效率统计与组间比较显示出明显差异,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2。

\

 
2.3临床救治相关不反应发生情况

经观察在救治过程中两组均出现了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但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表3。

\

3讨论

快速型心律失常指的是人体心律起源部位发生异常情况,或者出现心搏频率异常等问题,属于急诊科常见疾病类型。快速型心律失常会给患者带来极高的死亡风险,需及时对其实施急诊救治。针对此类患者,常规急诊救治的措施大多为吸氧治疗和镇静治疗等,在改善患者症状,控制病情等方面效果十分有限。胺碘酮是一种高效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近年来在快速型心律失常急诊处理中应用较多。以往魏刚等学者对66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急诊治疗情况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2],并发现,对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加用胺碘酮治疗,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总有效率可以达到91.43%,且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显著减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

此次研究的结果如下:观察组临床心律表现恢复至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组间比较差异并不明显。上述结果可以综合证明,常规急诊治疗基础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联合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理想效果。胺碘酮在进入人体之后,可以快速的发挥出理想的电生理效应,有效延长复极时长,维持动作电位的良好对称状态[3]。同时,胺碘酮还是是一种高效的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类药物,用药后,可以阻断患者体内的心肌传导纤维钠离子内流,妥善保护心房[4]。因此,用药之后,也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窦房结自律性,并对传导速度予以控制,实现对患者多项临床症状的改善[5,6]。

综上,常规急诊治疗基础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联合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可以更好的促进患者临床心律表现的恢复,改善其临床症状等指标,效果较为理想[7,8]。

参考文献

[1]戢良银,吕文杰,刘洪武,等.应用胺碘酮干预急诊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4):126-127.
[2]魏刚,李扬.胺碘酮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7,37(z1):223-224.
[3]吴运莲,张元萍,李万敏,等.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16):13-15.
[4]张晓英,蒋建萍,李玉华,等.胺碘酮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及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10):314-315.
[5]刘德玉.胺碘酮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应用意义探究[J].医药前沿,2016,6(32):108-109.
[6]刘合相,李琳.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7(31):4296-4297.
[7]曾马徐.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6):105-106.
[8]米尔孜艾合买提·米热孜木,古丽巴哈尔·吾买尔.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9):138-13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92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