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偏头痛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评价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4 12:26:0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4例偏头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心理及疗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2.5±4.3)分、(45.3±4.8)分;对照组分别为(49.7±4.7)分、(50.5±4.2)分;P<0.05。观察组头痛发作时间、头痛发作次数分别为(1.1±0.5)h、(1.2±0.6)次/月;对照组分别为(3.5±1.2)h、(3.4±0.8)次/月;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改善不良心理,减轻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偏头痛;护理干预;评价

本文引用格式:王亚丽,周洋.偏头痛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350+352.

0引言

偏头痛为神经内科常见疾病,患者表现为单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1],部分患者伴有呕吐等症状,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生活不规律、吸烟饮酒等因素,导致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患者长期受疼痛折磨,加上治疗效果不佳,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2],而不良心理又可导致治疗依从性差,从而出现恶性循环,导致效果不佳。在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对偏头痛的护理非常重要。良好的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不良心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对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及康复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偏头痛的诊断标准,对本试验知情,自愿参加。近期未接受其他治疗。排除癫痫、外伤等导致的头痛、精神疾病患者。观察组男10例,女17例;年龄18-56岁,平均(32.6±2.9)岁;病程1个月至3年,平均(1.3±0.7)年;对照组男11例,女16例;年龄19-55岁,平均(32.4±2.8)岁;病程1个月至7年,平均(1.5±0.8)年;两组相似度高,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临床研究对比。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心理护理:由于偏头痛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患者长期受疾病困扰,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主动和患者沟通,为患者做好疾病解释,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仔细倾听患者的诉说,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告知患者治疗该病不易过急,不断通过药物调理及改善生活习惯、心态等方可治愈,教会患者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鼓励患者培养兴趣爱好来缓解不良情绪。必要时邀请偏头痛治愈患者对疾病和治疗过程进行讲解,增加患者的信心。嘱家属多给予理解和关爱,为患者营造出温馨的氛围,有利于改善不良心态,促进治疗效果。

1.2.2健康教育:偏头痛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不足,短期治疗效果不显著,部分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部分患者甚至抵触治疗。护理人员应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为患者讲解偏头痛的发病因素、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加强患者对偏头痛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进行预防,减少不必要的刺激,从而减少发作次数。

1.2.3生活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扫、消毒,保持良好卫生。房间内应通风良好,有柔和的光线,调节舒适的温湿度。使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接受治疗。减少外来人员的探望次数,限制房间内人数,使患者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睡眠;在头痛发作时,可根据患者喜好播放舒缓音乐,或做自己喜欢的娱乐活动,分散注意力,从而减轻疼痛。嘱患者在饮食上多以清淡为主,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减少生冷、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1.2.4药物护理: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偏头痛治疗时间较为漫长,嘱患者在生活中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不可擅自增减药量[3],停服或漏服情况,提高治疗依从性。告知患者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嘱患者在偏头痛发作时,记录周围环境、发作时间等,有利于找到引起偏头痛的诱因,有利于疾病控制。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偏头痛改善情况。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个表中分别包含20个题目,50分作为分界值,50-59为轻度,60-69为中度,70以上为重度。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P<0.05代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焦虑、抑郁对比。两组在干预前SAS、SD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详情见表1。

\


2.2两组偏头痛疗效对比。干预前,两组头痛发作时间、发作次数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头痛发作时间、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2。


\

 

3 讨论

偏头痛为神经内科临床上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研究认为,该病为三叉神经血管系统被激活,导致神经源性炎症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胸闷等症状,随着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加,生活不规律,吸烟、饮酒等均可导致偏头痛发生,并有明显上升趋势[4],对正常生活、学习、工作等带来严重影响。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满足于疾病对症护理,同时加强生理、心理、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护理[5],才能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才能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中对偏头痛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药物护理、生活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了解偏头痛的相关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预防疾病,改善不良心态,积极面对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使患者身心达到最佳状态,心理、神经、免疫达到平衡状态,缓解压力,减轻症状。本结果显示,两组在干预前SAS、SD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头痛发作时间、发作次数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相比对照组更低,头痛发作时间、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表明了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中护理效果显著,促进治疗效果,减少疼痛时间和次数,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丹,晏毅杰.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5):265-266.
[2]刘亚萍,陈佩立,薛恭,等.心理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0):50-51.
[3]宋建铭,李寒梅,王妮,等.偏头痛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09):164+166.
[4]任永霞,李云英,徐崇美.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04):219.
[5]王云.护理干预措施在偏头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4):191+19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88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