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人本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4 10:07:5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人本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人本护理干预,1个月护理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血糖相关指标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生活质量各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后血糖相关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人本护理,能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人本护理;应用效果;生活质量

本文引用格式:陈邱玲,袁舒烜.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人本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322-323.

0引言

对于老年糖尿病的年龄概念暂时上不统一,我国多采用联合国提出的6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为老年糖尿病[1]。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常有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症状,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随着糖尿病患者病程的延长,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因白内障或视网膜病变出现视力障碍导致失明[2]。人本护理秉持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中心,结合每一位患者情况为患者提供系统化护理,该护理模式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护理技能,从而实现控制患者血糖相关指标,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但该护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研究较少[3]。因此,本文以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对象开展研究,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人本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61-82)岁,平均(66.01±3.84)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为(5.06±0.72)年;观察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60-80)岁,平均(65.23±3.57)岁;病程3-8年,平均病程为(5.66±0.73)。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疾病的危害性、常见并发症等;告知患者即将进行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尽可能获得患者支持与配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本护理干预。①病情观察及基础护理。详细了解患者的情况,如患者的病史、过敏史、手术史等,嘱咐患者按医嘱用药,同时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加强患者生命体征观察、记录;护理人员在工作进行时应做到态度温和,语气和蔼,有耐心,尽可能的用普通语言表述回答患者的问题。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秉持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医院这一特定环境中,患者在医护人员面前常常表现出自卑,但无论其身份地位尊贵,职业贵贱,经济贫富,医护人员都应当一视同仁。此外,护理人员应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与沟通能力,二者之间保持良好关系可促进两者之间达成共识,在了解与满足患者的需求起重要作用。③生活干预。对患者给予相应的生活干预,指导患者正确进行血糖监测,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掌握水平。多鼓励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能力,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技能;督促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改善糖耐量,减少药物用量,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询问患者精神状态、食欲及睡眠情况,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1个月护理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

1.3观察指标。①生活质量。两组护理前、护理后1个月从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行动功能、及社会功能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每项均采用0-5分评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高;②血糖相关指标。对两组护理前、护理后1个月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hAIC)及餐后2 h血糖(2 hBG)三方面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生存质量比较。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行动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

 

2.2两组血糖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护理前FBG、HhAIC及2 hBG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FBG、HhAIC及2hBG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
 


3讨论

老年糖尿病是慢性代谢疾病的一种,属于终身性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目前,临床上对于患者护理方法大多是“以病为本”,无法满足患者需求[4]。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生活质量各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人本护理能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利于患者恢复。人本护理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作为整体护理核心,即以人为主体,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该护理结合每一位患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实现并发症预防,帮助患者生理、心理功能恢复。临床研究表明[5]:人本护理通过专业技能掌握患者情况,充分给予患者尊重和温馨,舒适的护理服务能提高患者不良情绪的承受能力,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形态接受治疗。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后血糖相关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人本护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对血糖的控制起到良好的作用。人本护理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能拉近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以及护理,根据每一位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及治疗。临床研究表明[6-7]:人本护理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减少医疗之间的纠纷,有助于提高对血糖的控制。

综上所述,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人本护理,能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解源源,刘学梅.延续性护理在社区老年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7,31(5):623-626.
[2]杨静毅,王朝霞,云英娟.2型糖尿病患者的延续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8):58.
[3]达婧,葛兆霞.基于夫妻为中心的心理干预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4):70-73.
[4]胥之梓,范秀华.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A02):154-155.
[5]于作芳,吴玉芳,张丽梅,等.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糖尿病护理小组的作用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1):49-50.
[6]王璐,朱晓萍,田梅梅,等.个案管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现状[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2):121-124.
[7]周艳丽.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8):27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86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