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非手术与手术治疗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3 14:08:5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非手术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我院接诊的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为38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i度损伤患者为非手术治疗效果较好,iii度、iV度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同程度的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效果,针对ii度患者应采用保守方法治疗,iii度、iV度患者应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均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都晋江.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非手术与手术治疗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68+70.

0引言

当下随着交通意外、高处坠落伤逐渐增多,导致踝关节骨折现象发生频率相对较高,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发展,约占全身性骨折的5%左右。针对踝关节损伤中,以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最为常见,发病率占50%左右,临床中主要采用外科手术以及保守治疗两种手段进行治疗[1]。因此,本文主要探究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非手术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骨外科收治的76例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本次实验研究时间应控制为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分组依据为奇偶分法,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各38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实验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9例,患者的年龄为18-60岁,平均(39.65±3.21)岁,其中,II度患者为14例,III度患者为12例,IV度患者为1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20例,患者的年龄为17-61岁,平均(40.11±3.25)岁,其中,II度患者为13例,III度患者为13例,IV度患者为1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存有明显外伤,经过影像学检查,全部患者均符合踝关节骨折诊断标准;②患者均知情本实验。排除标准:①排除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②排除凝血功能障碍患者;③排除骨折合并神经血管损伤患者。

\

 
1.2方法

1.2.1实验组患者采用手术方法治,针对II度损伤患者,手术切口选择为前侧纵行切口,使患者的腓骨以及外踝处能够充分暴露于医生视野中,并使用电凝刀进行,游离骨折组织,清创骨折面,并进行结扎止血处理,复位后使用钢板进行固定缝合完成手术。针对III度损伤患者,手术录入切口选择为后外侧,使外踝及踝骨折端可暴露于医生的视野中,通过造影检查后,复位满意,使用螺钉固定。IV损伤患者进行内固定术,切口选择于内踝前内侧切口长4厘米,并将骨折长段进行清理,使用石骨器进行复位并于骨折垂直方向将,将两枚克氏针钻入其中进行临时固定,透视满意情况下将一枚克氏针拔出,再拿出剩下克氏针,按照III度方法进行复位,手术结束后均使用石膏对踝关节进行固定,同时进行早期型功能的锻炼。

1.2.2对照组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患者均采用中医正骨法进行骨折复位,患者取侧健侧卧位,患侧保持屈髋、屈膝状态,使患者肌肉保持松弛状态中,并嘱助手对小腿近段进行固定,操作者握住患者足背和足跟上缘,拇指将患者的内踝顶住,同时使用两食指中指将外踝顶住,维持牵引动作2-3分钟。II度损伤患者内旋即可保持良好复位效果,III度损伤患者应先行外踝骨折复位,并保持相同牵引力,踝关节缓慢复位,复位完成后,应对脱骨部位进行纠正。均对IV度损伤患者采用牵引内固定进行治疗,先行内踝复位,当后踝部为达到满意效果后,使用u型吸膏进行固定,并进行塑形,同时嘱患者进行足趾功能训练,对患者康复起到促进作用。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效果。治疗效果:根据Mazur评分系统判断治疗效果,显效:Mazur评分在90分以上;有效为89-65分以上,无效:64分以下。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计算76例患者数据,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治疗效果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当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时,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对比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对比不同程度患者的治疗效果。II度损伤患者为非手术治疗效果较好,III度、IV度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3讨论

踝关节是患者机体中的重要关节,关系到人们的日常行走散步等活动能力,若患者踝关节骨折未得到有效治疗,则可使患者的预后受到影响,影响患者日后的活动能力,不仅会使患者生理上存在关节畸形等,还能够使患者的外形产生影响,最终导致患者出现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临床中选择何种治疗方式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重要意义[2]。
临床中,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主要通过非手术及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而非手术治疗方式针对II度骨折患者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该种治疗方式可通过中医复位术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并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中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而手术治疗II度骨折患者,同样具有手术创伤大的特点,并且使用钢板麻醉药物等,造成了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3]。外科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主要是使踝关节的完整性得以保证,并使踝关节的稳定性得以保证,当下临床中主要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该种手术方式具有一定创伤性,尤其针对III度、IV度骨折患者,主要是患者的患部位明显复位,并能够达到较为稳定的治疗效,III度、IV度骨折患者应用,保守治疗患者恢复程度明显较差,并且可影响患者预后[4]。

综上所述,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非手术与手术治疗均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方法治疗。

参考文献

[1]王涛,董建卓,赵海涛.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非手术与手术治疗效果对比分析[J].河北医药,2015,37(14):2141-2143.
[2]郭飞.保守疗法与手术疗法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5):58-60.
[3]卢立军.保守疗法与手术疗法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临床疗效比较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85(2)26-27.
[4]岳鹏举,刘宇,徐东阳.保守疗法与手术疗法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6,6(4):163-16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82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