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分析老年人结肠癌手术治疗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本院老年人结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选择随机的方式对本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 - 采取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 - 实施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每组患者各 40 例。结果 观察组老年人结肠癌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50%,并发症发生率 2.50%,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老年人结肠癌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研究。
关键词: 老年人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安全性;可行性
本文引用格式:张洪. 老年人结肠癌手术治疗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67):53.
0引言
结肠癌为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对于该疾病常采取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为治疗该疾病的常用手术,具有显著疗效,且并发症较少,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1]。因此,本文对 2014 至 2017 年收取的老年人结肠癌患者进行客观的研究,并选择一项合理的治疗方法,详情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老年人结肠癌患者,收取例数(80) 收取时间为 2014 年 5 月至 2017 年 6 月,将 80 例患者进行分组,即观察组、对照组这 2 组,每组分别 40 例。观察组患者年龄在(69.54±1.35)岁,年龄在 62-77 岁;男女性比例各占 28/12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70.35±1.54)岁,年龄在63-77 岁;男女性比例各占 29/11 例。将两组老年人结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各项临床资料)实施对比,对比结果发现两者之间未发生明显差异,可实施对比,采用 P> 0.05 表示。
1.2方法。对照组:本组老年人结肠癌患者实施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治疗,主要内容:完善术前准备,并对患者实施麻醉, 待麻醉生效后取患者平卧位,并进行常规铺巾消毒操作。于患者皮肤及皮下组织部位进行逐层切开,结肠边缘与肿瘤的间距>10 厘米,直肠远切端与肿瘤的间距 >2 厘米,将区域淋巴结以及原发灶进行切除,应避免对大网膜造成损伤。将动静脉进行分离操作后,于患者腹膜部位做一道切口,后做好结扎工作。此外,还需对患者左半结肠进行分离并切除,后对腹腔进行清洗,最后进行逐层关腹。观察组:老年人结肠癌患者采取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具体措施:术前准备措施和麻醉方式同上。首先将患者血管与两侧结肠系膜进行分离操作,将血管周围的脂肪组织和根部的淋巴结进行彻底清除;然后将肠系膜下血管进行夹闭并切断;最后根据患者病情具体情况实施对症手术治疗,其中包括断端吻合术及结肠切除术等。
1.3观察指标。分析 2 组老年人结肠癌患者治疗效果。分析2组老年人结肠癌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与处理。选用 SPSS 20.0 软件作为评价本次研究结果的方法,对其进行核对与分析后,其中计数资料采用“%”来表示两组老年人结肠癌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本院研究的 2 组老年人结肠癌患者各项指标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则采用 P< 0.05 来表示。
2结果
2.1
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老年人结肠癌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如表 1。
2.2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几率。观察组老年人结肠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2.50%, 明显低于对照组,2 组间相比较, P< 0.05,如表 2。
3讨论
手术作为治疗结肠癌的首选方式,其目的是为了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同时提高患者生存率 [2-3]。传统结肠癌根治术为临床上治疗该疾病的常用手段,但治疗效果不佳, 因此不被应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主要是对融合平面进行钝性分离,能够将系膜进行完整的切除,同时能够将淋巴结进行彻底清除,且不会损伤周围血管,进而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如吻合口瘘、出血等 [4-5]。通过本次研究,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2.50%,明显低于对照组,2 组间相比较,P< 0.05。
综上所述,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老年人结肠癌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