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疗效分析(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09-20 15:37:4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目的 分析治疗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 将 28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的时间和出血量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的少,住院时间以及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快。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低。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治疗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更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 手术方式;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王勇.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疗效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0):67.

\


0引言

本研究将结合我院 28 例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析对比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 2016 年 3 月至 2018 年 2 月收治的 28 例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患者通过肠镜活检等方式确诊为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没有其他合并并发症,没有严重的心、肾、肝等脏器疾病, 没有精神疾病,没有凝血功能障碍等,患者年龄在 18 岁至80 岁之间 [1]。全部患者均满足纳入标准的情况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4 例,对照组有女 8 例, 男 6 例;年龄在 24-69 岁,平均(45.2±7.6)岁;病程在 2-18 个月,平均病程(9.3±3.7)个月。观察组患者有女 5 例,男 9 例;年龄在 19-65 岁,平均(39.7±6.9)岁;病程在 4-21 个月,平均(10.3±3.6)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上,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即选择膀胱截石位,在手术前对其气管进行全部麻醉,用常规的消毒巾确保手术的无菌屏障,确定患者的腹腔和结肠肿瘤的位置,根据患者的情况切除肿瘤 [2],然后对患者进行常规的灌肠以及吻合造瘘, 将切除的肿瘤进行病理检查,缝合伤口,手术结束。

1.2.2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手术时患者需要平卧于手术台,将两腿分开放置在两侧的固定架上,手术时需要对气管进行全部麻醉,用常规消毒铺巾覆盖在手术切口周围, 切口的位置在肚脐下,切开切口后将 10 mm 的 T 管置入使得形成C02 气腹,当气压大概稳定在 12 mmHg 上下的时候, 将观察镜从切口置入。通过观察镜查看患者腹腔病变的情况和具体位置,根据手术中的实际情况确定 T 管的中置入数量, 在确定肿瘤的位置后用手术机械切除肿瘤,然后进行常规的灌肠和吻合造瘘,插入腹腔引流管,缝合伤口 [3],将切除的肿瘤进行病理检查,手术结束。

1.3观察指标。比较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越短,则说明手术效果越好,同理可得,出血量和并发症越少,手术治疗效果越好。患者手术后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随访,可以通过电话等方式,了解患者进行手术后的恢复情况。

1.4统计学分析。采用 SPSS 17.0 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 ±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使用 χ 2 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接受手术的相关情况。手术时观察组患者的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要短、要少、要快,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2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有 1 例出现创口感染(7.1%)、0 例肠瘘、0 例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 7.1%。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出现 2 例创口感染(14.2%)、1 例肠瘘(7.1%)、0 例肺部感染,并发症发发生率为(21.3%)。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要不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腹腔镜手术已经普遍开始用于治疗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它避开了开腹手术的不足,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显著,通过研究我院 28 例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发现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的时间和出血量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的少,住院时间以及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快, 而且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低(P< 0.05),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治疗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更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国刚, 马亮亮. 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不同时期手术疗效分析 [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 ( 医学版 ),2012,14(6):842-843.
[2]张福林, 王斌 , 张冠勋, 等.60 例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13,20(7):36-36.
[3]李延平. 手术一期切除治疗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分析[J]. 吉林医学,2017,38(4):735-736.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疗效分析》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0920/20180920033834260.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8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