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胃肠超声造影诊断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价值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3 11:23:0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胃肠超声造影在胃十二指肠疾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从本院2018年6至12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中随机抽选150例分别进行胃镜和病理活检检查和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后显示,胃肠超声造影检查相较于胃镜和病理活检检查能够清晰的对患者的病变位置等情况进行表示,在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上的诊断符合率两种检查方法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肠道超声检查与胃镜病理活检检查在诊断的准确率上差异较小,且胃肠超声检查具有安全、便捷、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在胃十二指肠等疾病的临床检查和诊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胃肠超声造影;胃十二指肠;诊断

本文引用格式:彭艳.胃肠超声造影诊断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212+214.

0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加快,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目前临床上对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诊断多数是依靠胃镜检查以及病理活检来进行的。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超声造影检查技术在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诊断上获得了良好的应用[1]。为了对胃肠超声造影在胃十二指肠疾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进行探讨,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本院2018年6月至12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中随机抽选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3例,女性77例,年龄32-71岁,平均(53.64±3.83)岁,病程1-7年,平均(2.45±1.91)年,其中十二指肠溃疡17例,十二指肠炎22例,浅表性胃炎72例,胃溃疡23例,恶性淋巴瘤12例,胃癌4例。

1.2方法。胃肠超声检查:①进行检查前要嘱患者在禁食、禁水8 h,并排除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穿孔等禁忌症。②进行超声检查前15 min,嘱患者服用造影剂500 mL。③嘱患者取平卧位,使用超声检查仪器探头扫查患者的食道下段断面和贲门,确定造影剂的通过情况。④使用探头扫查患者左肋缘下,扫查方式为横切和纵切扫查。对患者的胃壁厚度、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以及内部回声情况等进行观察。⑤嘱患者取左侧卧位,使用探头对患者剑突下进行扫查,扫查方式为横切和纵切扫查。⑥嘱患者取右侧卧位,使用探头对患者右侧肋缘及上腹部进行扫查,扫查时需注意保持一定的移动倾斜度。⑦整个检查过程要根据人体生理结构,从上到下依次对患者的食道下段、胃底部、胃大小弯、胃角、幽门、十二指肠球部、降部、水平部进行检查,并对患者胃十二指肠各部位的生理结构、黏膜完整性、周围组织变化、回声以及病灶的大小、位置、范围等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观察患者胃十二指肠淋巴结是否有肿大或者包块。胃镜检查:胃镜检查需在患者完成胃肠超声检查后的1-3 d内进行,检查过程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步骤和操作程序,如发现患者存在疑似恶性病变则需进行病理活检。

1.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资料均通过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结果

对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后显示,胃肠超声造影检查相较于胃镜和病理活检检查能够清晰的对患者的病变位置等情况进行表示,在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上的诊断,两种检查方法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
 


3讨论

胃十二指肠疾病是消化系统内科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在各个年龄段均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在临床上多表现为食欲不振、恶性、呕吐、疼痛等多种症状。在胃十二指肠的疾病的临床治疗上,提早诊断对于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该病的传统临床诊断上,胃镜检查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胃十二指肠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不过在胃镜检查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局限性[2]。例如由于胃镜检查属于一类创伤性检查,因此部分患者难以接受;年老体弱或者小儿、孕妇及患有部分肠胃疾病的患者不宜进行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对于病灶的浸润度以及周围淋巴结、脏器的病灶转移情况往往无法很好的进行检查。因此临床工作者一直在探索一种简便、安全、无创伤、无痛苦的检查方法来对胃十二指肠疾病进行筛查。由于人体消化系统的特殊生理构造,传统的超声检查很容易受到脏器内的气体或者其他内容物的干扰,难以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超声检查在胃十二指肠检查的应用上并没有得到推广。随着现代医疗影像技术的发展,超声影像剂的应用使得超声检查的应用范围大大增加。在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检查中,通过让患者服用含有纤维素的混悬液造影剂能够有效的降低各种因素对检查结果的干扰:造影剂在人体消化道内能够形成一致性较高的回声图像,且更容易发生潴留,同时造影剂较高的表面张力使得消化道壁和官腔内的气体得到有效的清除,提高观察效果。同时对于患者造成为危害较小,操作方便,患者容易接受,在针对各个年龄段的患者的诊断上均能获得较好的效果[3]。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比胃肠超声检查与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的检查结果,发现两种检查方法在对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的检查符合率上的差异较小,诊断符合率较高(P>0.05)。通过对超声检查中误诊的几例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包括:病灶浅小,直径<5 mm;存在着胃窦部溃疡导致造影剂停留时间较短;良恶性溃疡交叉出现;红斑、出血点等胃粘膜小病变不易检出;不能进行病理活检等[4-5]。

综上所述,胃肠超声检查是临床胃肠十二指肠疾病的诊断的一种较好的辅助检查手段,更加的安全、便捷,容易被患者接受[6-8]。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与胃镜检查、病理活检进行联合应用,从而有效的提高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效果,改善患者预后[9-12]。

参考文献

[1]庞书科,王广鹏,牛振利.胃肠超声造影诊断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价值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1):39-41.
[2]翟真真.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J].北方药学,2012,09(1):70-71.
[3]张蕊红,梁永康,杜日昌.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在胃十二指肠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5,16(3):212-214.
[4]许春英.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5,34(32):194-195.
[5]周皓,毛迎亮,刘映霞.胃肠超声造影在胃十二指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优势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6,25(4):720-722.
[6]张晓静,王军.胃肠充盈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诊断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13(10):1114-1114.
[7]李亚玉,柳鹏翔.胃肠超声造影在胃十二指肠疾病诊断中的研究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3(24):73-74.
[8]郭心璋.胃十二指肠口服超声造影的异常声像分析方法[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2014:2.
[9]陈世杰,陈勇志.X线造影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医药前沿,2016,6(13):133-134.
[10]罗建梅,达婷,崔煜,等.胃肠超声造影在胃十二指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6,25(6).
[11]陈英,李静.胃肠道超声造影应用于普查中的可行性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5,47(1):29-30.
[12]周皓,毛迎亮,刘映霞.胃肠超声造影在胃十二指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优势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6,25(4):720-7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80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