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乳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行一般护理,研究组行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疼痛改善效果优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肿瘤患者在术后护理中行疼痛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乳腺肿瘤;术后疼痛;护理干预
本文引用格式:郭江艳.探讨乳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2):359-360.
0引言
乳腺肿瘤是常见的乳腺系统疾病,多为良性肿瘤[1],临床中主要采用手术方式展开治疗;但因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因而在术后往往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若不能及时对其进行干预,则会影响创口愈合,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因此在患者术后展开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消除疼痛、改善预后十分重要。在本次的研究中,则根据乳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乳腺肿瘤患者,均经细胞学检查与术后病理确诊;常规组患者年龄28~63岁,平均(45.5±17.5)岁,其中乳腺增生结节18例、脂肪肉瘤15例、纤维肉瘤11例、乳腺分叶状囊肉瘤6例,行一般护理。研究组患者年龄29~64岁,平均(46.5±17.5)岁,其中乳腺增生结节19例、脂肪肉瘤15例、纤维肉瘤10例、乳腺分叶状囊肉瘤6例,行疼痛护理。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组间一般资料相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行一般护理,包括术前健康教育、病情监测等,在患者主诉疼痛后,遵医使用镇痛药物。研究组行疼痛护理:①基础护理:在对患者行手术治疗前向其说明术后可能会产生疼痛症状,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并提高其承受疼痛的能力;术后医务人员向患者讲解并亲自演示深呼吸方式,以缓解疼痛程度[2]。同时明确患者疼痛部位、程度、性质等,进而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②心理干预:在患者清醒后,告知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让患者放心;并加强与患者的双向沟通和交流,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引导患者主诉;并给予安慰与鼓励,提高患者心理承受能力,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采用播放轻音乐、聊天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提高其疼痛阈值[3]。③体位与病房环境护理:术后干预根据切口部位与恢复情况对患者体位进行调整,避免对术口的牵拉,降低创口疼痛度;并嘱咐患者在咳嗽时,需将切口两侧按压住,以免牵拉疼痛[4]。同时保持病房的安静,让患者得到良好的休息,并及时更换床单与消毒,确保室内清洁,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使其在生理上感到舒适。④药物镇痛:对于疼痛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则根据患者具体病况给予药物止痛,但尽量减少药物使用情况,避免患者产生药物依赖性或不良反应;同时应用红外线照射方式促进其创口组织的快速愈合,提升切口周围神经肌肉兴奋性[5],有效减轻疼痛症状。
1.3判定标准
①观察两组间患者在经护理干预前后疼痛症状改善情况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总分值为10分,其中0分表示无疼痛,分值越高则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6]。②患者护理满意度:由我院自拟护理满意度评分表,包括护理服务态度、护理干预内容、护理干预效果等方面,以100分为准;若总分值在85分及以上,则为十分满意;若总分值在60~85分,则为满意;若总分值在60分以下,则为不满意;总满意度=十分满意度+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观察数据纳入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行2检验,计量资料数据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间患者在经护理干预前后的疼痛情况
观察两组间研究数据,组间患者在护理干预前VAS评分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护理干预后均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改善效果更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调查情况
经两组观察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总满意度为94.0%,常规组为80.0%,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于常规组,组间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乳腺肿瘤发病率不断增高,而导致这一病症的发生则主要与内分泌失调、遗传、饮食、病毒、乳腺发育等多种因素相关[7],对于女性的身心健康与其日常生活质量均造成了严重威胁。肿瘤切除术作为常用的外科手术方式,在术中对患者胸肌筋膜有一定损伤,且需要对腋下淋巴结进行清扫,由于机体组织受损,会促使炎性介质因子释放,从而激活伤害感受器,因而患者术后多伴随疼痛症状。在疼痛感的影响下,不仅会对患者生理上带来不适,也会引发诸多不良情绪,从而影响患者术后身体康复。疼痛护理干预作为一项针对性的护理方式,它以患者需求出发,在术前通过健康教育方式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干预,并提高其疼痛承受力。术后则通过心理护理、体位与病房环境护理、药物镇痛的方式从心理、生理上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对疼痛感的耐受力。在本次观察中,研究组患者在经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干预后,疼痛程度相比较护理前有明显减轻,疼痛VAS评分大大降低;且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较之常规组更高。在孔祥琴[8]的研究中,通过对67例乳腺肿瘤患者术后行疼痛护理后,其术后3 d疼痛评分降低,且护理满意度分值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其研究结果与本次研究一致。由此可得,疼痛护理在乳腺肿瘤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乳腺肿瘤患者在术后护理中行疼痛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提高其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卓,何立,由德辉,等.乳腺肿瘤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3(15):102-103.
[2]吴丽平.探讨疼痛护理在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0):200-201.
[3]王文婷.乳腺肿瘤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1(3):124-125.
[4]杜妍华,滕英.乳腺肿瘤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对策及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6):179-180.
[5]杨晓玲.乳腺肿瘤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对策及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6):261-262.
[6]Sussman J,Bainbridge D,Whelan TJ,et al.Evaluation of a specialized oncology nursing supportive care intervention in newly diagnosed breast and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following surgery:a cluster randomized trial[J].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2018,26(5):1533-1541.
[7]Wu PH,Chen SW,Huang WT,et al.Effects of a Psycho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Undergoing Chemotherapy[J].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Jnr,2018,26(4):1.
[8]孔祥琴.护理干预在乳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3):96-9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