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评估胆总管结合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技巧。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胆总管结石患者,研究例数一共2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均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收取时间在2017年1月2日至2018年6月10日,分为观察组一组(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对照组一组(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分别实施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治疗、t管引流。结果观察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9.00%(P<0.05);观察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住院时间(5.01±1.21)d、术后平均输液量(2745.12±230.11)ml、总有效率98.00%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能降低患者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胆总管结石患者早期康复。
关键词: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技巧;评估
本文引用格式:姚彬.胆总管结合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技巧与评估[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100-101.
0引言
近年来胆总管结石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数患者均进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多数患者均常规放置T型管引流,一般在术后10天-14天拔除,给患者生活带来影响[1]。因此,本次研究对胆总管结合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技巧与评估进行分析,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研究对象为胆总管结石患者,研究例数一共2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均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收取时间在2017年1月2日至2018年6月10日之间,分为观察组一组(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对照组一组(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排除标准:①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②心肝肺肾异常。纳入标准:①经过CT确诊为胆总管结石;②患者均伴有胆总管扩张情况[2]。观察组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年龄20-70岁,平均(45.01±1.15)岁,其中胆总管结石患者男性50例,女性50例。对照组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年龄21-70岁内,平均(45.12±1.17)岁,其中胆总管结石患者男性51例、女性49例。观察组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对照组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等资料相比,采用P>0.05代表,患者无显著差异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使用T管引流。
1.2.2观察组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使用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治疗。
1.2.3两组患者均采取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在手术后检查患者有无残留结石情况,确定患者无出血、残留等异常情况后,观察组采用6.0可吸收缝线对胆总管进行间断缝合,对照组患者则常规留置T管引流。
1.3观察指标。对比观察组胆总管结石患者以及对照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术后平均输液量、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的统计学数据使用SPSS 25.0软件,本次研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术后平均输液量、总有效率对比不同,可使用P<0.05表示,具有差异。
2结果
2.1对比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9.00%(P<0.05),见表1所示。
2.2对比住院时间、术后平均输液量。观察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住院时间(5.01±1.21)d、术后平均输液量(2745.12±230.11)mL与对照组患者具有差异(P<0.05),见表2所示。
2.3对比总有效率。观察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显效患者95例、有效患者3例、无效患者2例、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显效患者80例、有效患者5例、无效患者15例、总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胆总管结石患者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3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在临床常见外科疾病中,胆总管结石十分常见,其主要以黄疸、腹痛和发热作为临床表现,该疾病若治疗不及时,易导致其合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故此,早期诊断该疾病有利于后期治疗。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通常以手术方式治疗,其中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为临床常用术式,但由于该种手术方式切除后选择哪种引流方式为临床广泛讨论话题,其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即留置T管引流或一期缝合等。目前临床传统的观念认为,T管引流能够使人体胆道压力明显降低,防止胆道出现狭窄情况,利于患者疾病早期恢复。另外还利于术后处理胆道残石和经T管胆道造影,但留置T管引流易流失大量胆汁,进而引起消化功能异常和电解质异常。且T管还易导致患者机体出现迟发性排斥反应、拔管并发症。故此,应对于胆总管结石患者分别实施不同引流治疗,并探讨其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认为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相比具有以下优势:①能够使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留置T管引流后,术后一周才能进行拔管,而T管放置时间越长,其住院时间即越长,而一期缝合能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②一期缝合能够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其早期恢复胃肠道工作,同时能够促进患者机体早期康复。③不必要的T管留置易增加患者并发症风险,而一期缝合能够弥补T管引流的缺陷,能够使微创外科技术充分体现出来。通过应用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治疗后,取得显著优势,其具有并发症低导尿管特点,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安全可行,受到多数患者青睐,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3]。胆总管切开并一期缝合技巧:胆总管一期缝合技术的正确性能够与患者预后的好坏造成直接影响。总结如下:①操作者和助手应分别3次确认胆道镜情况,并确认其无结石残留情况。②对胆总管下段通畅情况进行确认,确认其胆道内无炎症改变情况。③不采用金属探条对胆总管下段进行探查,预防患者出现机械性损伤情况。④对胆管壁采用可吸收吻合线进行严密缝合。⑤从切开的胆总管两角开始缝合,中间还有0.5厘米距离时缝线不打结吊起,缝完后一起打结[4]。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9.00%(P<0.05);观察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住院时间(5.01±1.21)d、术后平均输液量(2745.12±230.11)mL与对照组患者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胆总管结石患者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通过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能降低患者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胆总管结石患者早期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1]何耀鹏,焦文萍,邓睿,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34(10):1502-1504.
[2]马晨阳,胡明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手术16例报告[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34(6):581-583.
[3]游涛建,张炳印,李方洪,等.胆总管结石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近期疗效对照研究[J].河北医学,2016,22(4):535-538.
[4]Virinder Kumar Bansal,Mahesh C Misra,Karthik Rajan,et al.Single-stage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and cholecystectomy versus two-stage endoscopic stone extraction followed by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for patients with concomitant gallbladder stones and common bile duct stone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Surgical Endoscopy,2014,28(3):875-88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