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当前医疗水平与人们生活水平等的日渐提高,基于传染病的预防在公共卫生管理当中的比重也逐渐增强。同时,由于传染病是一种能够在人与人或者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并且造成广泛流行的疾病,因此在公共卫生管理当中,应当结合传染病的传播特点、易感人群等采用切实而有效的预防手段,从而体现公共卫生管理的重大作用。
关键词:传染病预防;公共卫生管理;定位;预防
本文引用格式:拉扎提·海拉提.浅析传染病预防中对公共卫生管理的定位与预防[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2):271.
0引言
通常每种传染病都会经由其特异的病原体而引起,并且具有传播性、流行性以及经感染之后所具有的免疫性,因此对于传染病的预防应当以切断传播途径之间的联系为主要原则,结合这项原则就可以制定相关公共卫生管理预防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与相关管理办法等[1]。本文将结合关于传染病预防中对公共卫生管理的定位与预防进行研究与分析,详情见于下文。
1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当中的重要地位
公共卫生管理其实是政府为履行公共管理职能,防治疾病以及保护人民的健康,帮助采取措施对流行传染疾病等进行预防和控制,以保障人民卫生服务事业与医疗保障等,通常会结合一系列卫生法规以及相关管理条例与办法,进行一系列管理措施。而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在人与动物等之间进行交互传播的疾病,通常会具有流行性、地方性与季节性等的特点,一般公共卫生管理部门等就会依据可能爆发或者出现的传染病进行有效预防采取相应的适当措施,因此,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当中具有重要地位[2]。
2公共卫生管理对于传染病预防的方法与手段
传染病的传播与流行一般会基于传染源、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传染源即是指体内已经有病原体生长繁殖患上传染病的病原体携带者;传播途径则是指由于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之后,在传染给下一个人时病原体所运行的环境,并且依据不同病原体具有不同的传播方式,一般有空气传染、飞沫传染、接触传染、血液传染、粪口传染等多种途径,并且通过这种途径,将病原体大面积的传播,造成流行性的传染;易感人群即是指对某一类传染性疾病抵抗力与免疫力较差,而容易被病原体通过各种传播途径而导致感染的人群。因此,公共卫生管理应当结合这三个环节对传染病进行控制与预防,切断其中的一个环节,就有可能防止其中该项疾病的出现与发生[3]。
2.1控制传染
控制传染源是有效预防疾病的最重要以及最有效的措施,传染源如果已被确定,应当立即采取高效的控制管理手段,以切断传染源继续将病原体传染。尤其对于人类之间相互传播可能引发的传染病,需要将病人等暂时与人群隔离,进行积极的治疗与护理,并且按照相关卫生管理与医疗卫生消毒等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采用物理或是化学方式消灭一切有可能停留在各种传播媒介物上面的病原体。但在一些传染源尚不明确的情况之下,相关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可以采用预防性消毒,例如医院等易感人群大面积聚集的区域与场所,一定要做好对传染源的防护,并且还可以采用消毒前后采样对比的方式对消毒结果进行检验,防止传染源的扩散[4]。
2.2切断传染途径
对于一些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以及寄生虫等的传染疾病,传播途径的有效切断是可以起到非常好的预防效果的重要手段。例如对于被病原体污染了的食物饮水等丢弃、消毒等,对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场所以及人体均进行消毒防护管理,尤其对于一些公共场所或者可能被病原体污染了的房间和餐具等的消毒处理,还有医院使用的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严格按照医疗垃圾进行焚烧或者采用无害化处理,对于使用的器械与仪器等也进行严格的消毒管理,同时要求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在工作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等。
2.3保护易感人群
在季节性或者流行性传染疾病较为多发的时期,一定要注意保护易感人群,防止易感人群接触到传染源,并且尽可能切断传播途径。同时还要针对新生儿、儿童等易感人群的各类疫苗接种,从而提高人体对于传染病的抵抗力与免疫力水平,还有对于从事传染病研究的科研人员、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及从事禽类养殖业的人员来说,接种疫苗以及有效的隔离防护等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相关卫生管理部门还应当加大对传染性疾病预防的宣传与教育,提高人们对于传染病有效预防的了解。
3结论
目前,我国的传染病卫生管理事业虽刚刚起步并且发挥了一定的效用,但部分传染病的高发病率仍旧不容小觑,尤其是传染病如果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引发大面积的公共卫生事件等,就可能会造成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受到严重威胁以及引发社会恐慌等不良影响。因此,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即结合本文中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以及保护易感人群等三个方面的具体举措等对传染疾病进行预防,这对于维护社会与人心稳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新蓉,张祎,张小洋.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作用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9):230-231.
[2]孙校金,王富珍,郑徽,等.2004-2015年中国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9,53(4):382-387.
[3]易春霞,张建.公共卫生监测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1764.
[4]杨配英.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定位与干预[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8):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