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肺癌患者应用子午流注法与穴位贴敷联合治疗咳嗽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肺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中药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子午流注法与穴位贴敷联合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应用子午流注法与穴位贴敷联合治疗可有效止咳,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子午流注法;穴位贴敷;咳嗽;肺癌
本文引用格式:唐娉.肺癌患者使用穴位贴敷配合子午流注法治疗咳嗽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1):174.
0引言
咳嗽是肺癌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剧烈的咳嗽会导致患者肺部功能受损加剧,且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1]。经临床研究发现,如对该疾病患者应用中枢性镇咳药止咳,长期用药会诱发便秘、心率异常、呼吸不规则或减慢等不良反应,且患者以产生成瘾性和耐药性[2]。目前,临床多应用中药口服治疗缓解咳嗽,但起效较慢,现为探究将子午流注法与穴位贴敷配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特选取了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做临床平行对比试验,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肺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患者17例,女患者13例,年龄在48岁至85岁之间,平均(69.88±7.92)岁。中医辨证分型:脾虚痰湿型13例,肺郁痰瘀型17例;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患者17例,女患者13例,年龄在48岁至86岁之间,平均(70.84±7.77)岁。中医辨证分型:脾虚痰湿型12例,肺郁痰瘀型18例。所有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年龄以及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分析。
中医诊断标准[3]:脾虚痰湿证:脉儒缓,苔白腻,舌质淡胖,边有齿印。大便溏,腹胀,短气,神疲乏力,纳呆,胸闷,咳嗽痰多;肺郁痰瘀证:脉弦,苔黄或白腻,舌质暗红,有疲斑。大便秘结,痰中带血,胸助背痛或胸闷气急,咳痰不爽,咳嗽不畅。
纳入标准[4]:(1)预计生存期在3个月以上;(2)IIB期及以上;(3)有可观测的病灶;(4)中医辨证属脾虚痰湿型、肺郁痰瘀型;(5)符合该疾病西医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5]:(1)合并有严重造血系统、肾、肝、脑血管及心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2)骨髓功能明显异常者;(3)有症状的脑转移者;(4)活动性感染者。
1.2方法
两组肺郁痰瘀证每日给予化疲散结、清肺除痰的加减華莲汤一剂,主要成分包括甘草、陈皮各6g,桔梗、桃仁以及法半夏各10g,北杏仁12g,瓜蒌、浙贝母、冬瓜仁以及華莲各15g,茯苓25g,鱼腥草、仙鹤草各30g。煎煮至200mL后,饭后用药。脾虚痰湿证每日给予化痰散结、补肺健脾的加减六君子汤一剂,主要成分包括甘草、陈皮各6g,胆南星、法半夏各10g,白术15g,猪苓、山药以及茯冬各20g,党参30g。煎煮至200mL后,饭后用药。
观察组再给予每日一次穴位贴敷。贴敷药物为将甘遂、细辛以及白芥子各10g,将药物烘干后磨成末,将饴糖调和赋型,制成药饼(1cm×1cm)。取膏肓穴、中府以及穴肺俞,将药物贴上,敷料选用3M透气材质,连续治疗一周。再给予子午流注法配合治疗,即贴敷时间为每日1点至5点,持续四小时。
1.3观察指标[6]
根据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变;有效:痰量减少、咳嗽缓解;显效:咳嗽连续半个月未发作。总有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计量数据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样本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3讨论
中医认为,肺癌属于“咳嗽”、“肺积”等范畴。该疾病的早期临床症状为刺激性干咳。而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故温补脾肾之阳是治痰根本。传统的口服中药汤剂治疗,根据患者的不同辩证,给予针对性的汤剂口服,起到化疲散结、清肺除痰或化痰散结、补肺健脾。但单纯给药起效较慢[7-8]。现为探究配合子午流注法与穴位贴敷治疗的效果,特做此研究。
本研究表明,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贴敷的药物的主要作用为化痰散结为一体、活血化疲、益气健脾、集温肾补阳以及辛温走串。选取的膈俞、脾俞、肺俞三穴同奏益气化痰、止咳平喘、理气宽胸的功效。穴位与温药相互配合,利用温热之力和穴位功效使药性通过体表透入经络、血脉,从而达到气血运行、阴阳协调、温补肾、脾的作用,且脾肾阳气强盛,痰饮自化。再配合子午流注法治疗,利用了在寅时(03:00-05:00)肺经处于极为旺盛的时候,卫阳宣发有赖于肺。经临床研究发现,该时刻的气血运行流经肺经,是肺经气血最盛的时候,与穴位贴敷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9]。本研究与何燕燕于《光明中医》上发表的《穴位贴敷配合子午流注法用于肺癌咳嗽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一文中的观点一致,具有一定的可靠性[10]。
综上所述,给予肺癌患者行子午流注法与穴位贴敷联合治疗效果显著,且治疗过程无痛苦,操作简便,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魏玉林,王淑美.中医治疗肺癌咳嗽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1):186-188.
[2]宋素艳,杜敬华,刘建春,等.穴位埋线联合孟鲁司特钠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7,57(13):80-82.
[3]李磊,宋德胤,徐丽华,等.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对策[J].中国针灸,2012,32(2):162.
[4]许莉萍,龚妹,陆爱玉.穴位贴敷治疗肿瘤患者腹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光明中医,2016,31(10):1477-1479.
[5]赵凡.可待因致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14,23(21):117-119.
[6]甘小燕,施永瑛,区细芬,等.子午流注时辰护理预防癌症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4,21(6):64-66.
[7]纪芸.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8):155+157.
[8]郭聆君,李巧香.中药内服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05):59-60.
[9]薛明,达春水,刘佳淳子,等.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J].世界中医药,2018,13(1):166-169.
[10]陈爱美,高晓燕,薛红丽,等.强化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效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2):89-9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