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细节护理模式对提高心内科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历单双号分成常规组和细节组,各44例,常规组予常规护理模式,细节组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予细节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细节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比常规组更低,(P<0.05);细节组护理满意度95.45%高于常规组的79.55%,(P<0.05)。结论采用细节护理模式对心内科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帮助心内科患者构建良好心理状态,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关键词:常规护理;细节护理;心内科;满意度
本文引用格式:胡珊.细节护理模式对提高心内科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9):349-350.
0引言
心内科疾病种类复杂多样,通常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起病急、病情进展快、迁延不愈等特点[1]。在积极、有效的救治基础上,还必须要辅以良好的护理干预,这样才能真正促进疾病的治疗和转归。本文就细节护理模式对提高心内科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临床工作者更好地护理心内科患者提供借鉴,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历单双号分成常规组和细节组,各44例。常规组:男30例,女14例;年龄29-82岁,平均(58.52±5.71)岁;冠心病9例,高血压10例,冠心病伴高血压6例,心肌梗死9例,心绞痛10例;细节组:男29例,女15例;年龄28-83岁,平均(58.49±5.68)岁;冠心病9例,高血压9例,冠心病伴高血压7例,心肌梗死10例,心绞痛9例。组间基本信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规组予常规护理模式,包括病情监测、各项对症护理以及遵医嘱用药等。细节组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予细节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①入院护理当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一定要热情接待患者,而非等到患者过来询问时再过来指导患者。在接待患者过程中要主动做自我介绍,并主动带领患者及其家属熟悉病区、病室环境,如告知患者热水间、热饭处、盥洗处等具体位置,教会患者使用病房中的各种设施等。同时要引导新入院的患者与病房内的患者相互认识,向患者介绍主治医生和责任护士等,以便帮助患者消除陌生感和紧张感,并在沟通过程中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②环境护理环境舒适与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心情和精神状态,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除了保持病房内干净、整洁、温湿度适宜外,护理人员还要通过控制病区、病房内人流量,设置“禁止大声喧哗”、“请小声开门、关门”等醒目标语来防止病房和病区内噪声过大而影响患者休息,另外还可以通过对病房和病区进行适当的装饰来使患者感到温馨,通过设置导向和指示标语、标牌等方便患者寻找治疗室、医生办公室等具体位置;③常规对症护理中的细节护理护士在对患者进行常规对症护理操作时,首先一定要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宣教,并在操作过程中通过询问患者感受或像朋友一样进行交流来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拉近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另外在操作时动作要尽量轻柔,手法要熟练,如在撕拉胶布时就要轻柔,否则容易因胶带的牵引力而造成患者疼痛,引发患者不满。在操作完毕后还要告知患者各种注意事项,对于记性较差或依从性差的患者,可在其床头贴上提醒标语,如对于用药患者就可在其床头贴上药物的用法用量等信息,并且要加强对这些患者监督;④生活护理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患者,护士要主动为其提供相应的帮助,且在帮助患者的过程中,要多鼓励患者,使患者感到被尊重。以往我们在指导患者饮食和运动时,都比较笼统,患者听完后仍不清楚到底如何饮食和运动,所以我们还可以尽可能的根据患者的喜好、病情等实际情况为每一位患者制定一份个性化的饮食和运动方案,从而保证患者合理饮食;⑤心理护理由于病情的影响,很多患者都会产生各种负性情绪,一些患者会直接表现出来,一些患者则会藏在心里,因此护士要学会察言观色,从患者的表情以及各种行为细节中捕捉患者情绪变化,并加以疏导。另外还可采用引导式交流法来引导患者说出内心感受,从而更好的帮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绪。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总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焦虑、抑郁越严重;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统计,分为很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很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理状态比较。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细节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比常规组更低(P<0.05),见表1。
2.2满意度比较。细节组护理满意度95.45%高于常规组的79.55%(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逐渐得到加强,这也使得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再仅仅满足于单纯的治病,而是逐渐转向保健需求和护理需求[2]。心内科作为临床重要的科室之一,其收治的患者病情复杂多样、进展快,涉及到多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稍有差错,就可能带来严重的护理纠纷[3]。因此,加强对心内科患者的护理十分重要。
细节护理是一种强调通过做好每一件细小的事情来提升护理质量,避免护理缺陷、差错和事故的护理干预模式。研究表明[4],将细节护理模式应用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可以提升心内科护理质量,利于改善心内科患者负性心理,提高患者满意度。而本文通过研究也发现,护理后细节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比常规组更低,且细节组护理满意度95.45%高于常规组的79.55%,(P<0.05)。考虑是因为细节护理模式是常规护理模式的强化,可以从平常不被我们注意或重视的细节上对患者实施护理,从而使护理更完整、更具有针对性。如在本研究细节组护理中,我们在患者入院时就以一个热情的态度来接待患者,并详细向患者介绍了病房和病区内的环境和设施,从而更好的帮助患者消除了陌生感和紧张感,并在沟通过程中与患者建立了信任关系;在患者入院后,我们还从环境护理、常规护理、生活护理、以及心理护理方面进行了细化,充分考虑到了患者的各种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使患者能够以一个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来接受治疗,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细节护理模式对提高心内科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苏维芳,刘亚丽,许晓伟,等.细节护理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6,27(6):1025-1026,1027.
[2]管艺.细节思维管理理论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5):100-101.
[3]李金兰.细节管理在心内科病房护理的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8(9):34-34,35.
[4]张军燕.细节思维管理理论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10):173-173,17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