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雷贝拉唑对比艾司奥美拉唑用于预防择期手术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疗效对比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7 15:01:0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雷贝拉唑对比艾司奥美拉唑用于预防择期手术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接收的140例需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观察组患者使用注射用雷贝拉唑钠,比较两组患者的胃内容物体积、胃液pH值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4.29%(3/70),两组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对于艾司奥美拉唑而言,雷贝拉唑在择期手术中预防吸入性肺炎发生的效果更为显著。

关键词:雷贝拉唑;艾司奥美拉唑;吸入性肺炎;预防

本文引用格式:钱涛.雷贝拉唑对比艾司奥美拉唑用于预防择期手术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疗效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8):143-144.

0引言

吸入性肺炎是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若情况严重则有引起呼吸衰竭的潜在风险,并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近几年来患者在全麻手术后出现吸入性肺炎的概率逐年增长,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避免或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对于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及治疗效果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用于预防吸入性肺炎的药物主要为质子泵抑制剂,如雷贝拉唑和艾司奥美拉唑,两种药物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但关于两种药物之间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次研究将对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接收的140例需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将研究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接收的140例需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70),男37例,女33例,年龄21~75岁,平均(51.12±5.13)岁,体重44~79 kg,平均(65.30±7.19)kg;对照组(n=70),男34例,女36例,年龄22~76岁,平均(52.33±6.12)岁,体重45~80 kg,平均(65.27±7.24)kg。研究经医院伦理会批准,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统计学软件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使用雷贝拉唑(奥加明,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H20140124)术前1 d静脉滴注,20 mg/次,2次/d;手术当天根据患者的情况于麻醉前2~3 h再次静脉滴注20 mg。对照组患者使用艾司奥美拉唑(耐信,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H20093314)术前1 d静脉滴注,40 mg/次,2次/d;手术当天根据患者的情况于麻醉前2~3 h再次静脉滴注40 mg。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患者胃内容物体积>25 m L或胃液pH值<2.5,满足其中任意一项条件可认定患者有麻醉后有发生潜在的吸入性肺炎风险。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吸入性肺炎潜在风险比较: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未见患者出现胃内容物体积>25 mL或胃液pH值<2.5,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胃内容物体积>25 mL,1例胃液pH值<2.5,观察组患者潜在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发生率为4.29%(3/70),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2=4.3840,P=0.0362),详见表1。


\

 
3讨论

吸入性肺炎是指食物、鼻腔或者口腔的分泌物、胃内容等吸入了呼吸道所导致的一种肺部的炎症[2-3]。吸入性肺炎因为吸入的因素所引起的肺炎在社区中占比在5%~15%,医院占20%~30%。因为肺炎住院的患者中有30%的患者为吸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的病死率也可高达40%~60%。择期手术患者由于免疫功能受到影响,加上手术本身引起的创伤疼痛及炎性反应,患者机体功能将进一步受到影响,因而手术后出现吸入性肺炎的概率相对较高,且老年患者的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严重者还有出现呼吸衰竭的潜在风险,进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在临床预防方面,须做好口腔清洁工作,研究显示:口咽部分泌物中的细菌误吸入是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吸入性肺炎的独立风险因素,做好口腔清洁及分泌物清除,可有效预防吸入性肺炎;其次,手术后将患者的体位进行合理调整,尤其是进食时可将床头抬高,以避免口咽分泌物及食物呛入气管,减少胃内容物向食管和咽喉部反流的风险;术前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深呼吸运动和咳嗽锻炼;再者,麻醉期间合理使用抑酸药物对于预防择期手术患者出现吸入性肺炎同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注射用雷贝拉唑钠属于抑酸类药物,对基础胃酸和因为刺激所引起的胃酸分泌物都有抑制的作用[4]。雷贝拉唑抑酸效果强,起效时间以及作用持续的时间等各个方面相比其他质子泵抑制剂有较大的优势,临床也经常使用它来预防手术患者因麻醉导致的吸入性肺炎。艾司奥美拉唑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溃疡出血,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症。此次对我院拟行全身麻醉手术的140例患者,术前分别使用两种药物预防酸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研究结果发现,两种药物均有预防作用,雷贝拉唑的效果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雷贝拉唑作为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独特的非酶代谢途径使得其在不同个体间的抑酸效果更一致,有效提高胃内pH值,降低胃液酸度。手术患者麻醉前用药可有效预防误吸胃内容物引起的肺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儒军.奥美拉唑、艾司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对比观察[J].医学信息,2016,11(7):116-117.
[2]刘娜.雷贝拉唑与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2(9):56-57.
[3]蒋德强.雷贝拉唑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1(20):45-46.
[4]张林,李游,田伟盟.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80例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6,8(5):44-45.
[5]贾立伟,李欣,孙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口服雷贝拉唑与艾司奥美拉唑预防消化道出血效果分析[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6,37(2):105-10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64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