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7 10:12:5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61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相应的临床手术治疗。结果临床治疗结果显示,61例患者均成功切除甲状腺肿瘤,所有患者最终治愈,临床治疗疗效理想。其中有2例患者出现一侧喉返神经损伤,给予相应护理后,1~3个月后完全康复。所有患者术后要随访,观察其术后复发情况。结论在临床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能够有效治疗患者的疾病,并有较低的复发率,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十分积极的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

本文引用格式:曹礼根,吴丽然,费贤明.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8):111,114.

0引言

甲状腺肿瘤是目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头颈部肿瘤疾病,其性质可分为:良性、恶性、炎症性结节,甲状腺结节恶变率较低,其中以良性肿瘤较为常见,主要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囊肿等类型[1],临床中患者多以颈前甲状腺内出现异常肿块等为主要症状,且随着肿瘤体积增大将导致患者气管以及食管等部位受到压迫,使得患者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情况,并存在一定恶化风险,不仅威胁患者身体健康,也对其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而目前在临床中主要采用外科手术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本文就对临床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的手术切除效果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1]。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来我院普外科收治的61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9例(31.15%),女42例(68.85%),年龄22~76岁,平均(48.6±11.3)岁,瘤体直径8~106 mm,平均(35.16±3.08)mm,病程2个月至9年,平均(3.17±1.42)年,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4例,甲状腺腺瘤2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桥本氏病1例。

1.2方法

患者术前首先需要进行甲状腺功能化验、甲状腺B超检查、颈胸部CT、声带检查等常规检查,其中5例患者术前采取针吸涂片细胞学检查,综合判断气管受压的程度和呼吸道梗阻的可能性,掌握患者基本情况及病症程度、特点,制定对应手术治疗方案,所有患者麻醉方式均为全麻,术中常规送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手术方式均采用颈部入路的开放方式行手术治疗,61例患者中行单纯结节(或囊肿)切除13例,腺叶部分切除术15例,一侧腺叶次全切术9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6例,单侧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另一侧仅行单纯甲状腺结节切除术18例,其中1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后复发,再次手术行单纯结节切除。具体选择手术方式如下:(1)对于单侧甲状腺较小结节(<3.0 cm),边界清楚,无明显粘连,术前针吸涂片细胞学检查考虑为良性病变,术中送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确定为良性病变,仅行甲状腺结节单纯切除;(2)对于单侧甲状腺结节,边界不清,周围明显粘连,或者结节>4.0 cm,术中送冰冻病理检查,不能完全除外甲状腺癌者,行一侧大部切除或者一侧腺叶次全切除术[2],并常规精细解剖喉返神经,待石蜡病理结果进一步处理;(3)对于甲状腺双侧结节,无癌变临床影像学证据,术中送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为良性病变者,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或者单侧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另一侧仅行单纯甲状腺结节切除术。

1.3观察指标

记录临床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指标,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肿瘤完全切除,且未见甲状旁腺损伤及永久性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情况视为手术切除成功。同时对患者进行6~8个月随访调查,观察其术后复发情况。

2结果

2.1治疗及康复情况


本次研究共选取6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过临床手术治疗后61例患者均成功切除甲状腺肿瘤,所有患者最终均治愈,治愈率高达100%(61/61)。临床中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见表1)。术后观察显示,2例患者术后出现了声音嘶哑情况,在及时给予患者术后护理干预,术后1~3个月,患者均发音正常,经后喉镜检查示声带活动情况良好,并且没有出现伤口出血、感染以及呼吸困难等术后并发症,康复情况良好。



\

 
2.2复发情况分析

在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6~8个月随访调查工作,并统计和分析随访结果发现,本组61例患者,有3例(4.92%)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复发结节,1例(1.64%)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桥本氏病患者复发,共4例患者出现复发,其中1例患者复发结节较大,行手术切除结节,临床效果良好,痊愈出院,其余3例患者复发因复发结节较小,不足1 cm,未行手术切除,需进一步随诊观察。同时,本组61例患者中,4例(6.56%)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情况,给予口服药物(优甲乐)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康复情况良好。1例(1.64%)患者存在甲亢情况,但在对该5例(8.20%)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随访中未发现其发生复发情况,康复情况良好。

3讨论

甲状腺肿瘤是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多发于女性。根据肿瘤的类型可以分为甲状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3],患者在临床中主要以滤泡性、乳头状肿瘤和不典型肿瘤为主要的临床病理变化,并且多为单个,具有表面光滑和边界清晰的特点,随患者吞咽动作上下移动。随着工作、社会压力增加,加之不良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影响,甲状腺肿瘤的发病率呈逐渐增加趋势[4]。

甲状腺肿瘤治疗多以手术方式为主,但根据患者肿瘤类型、病症程度不同,在其临床治疗中所选手术方式也存在一定差异[5]。例如在临床中,针对肿瘤与周围组织边界较为清晰的情况,若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为良性肿瘤者,一般主张可单纯切除肿瘤或者行一侧腺叶次全切除;而针对边界不清且肿瘤较大,又存在粘连或者无完整包膜的患者,临床中应当采用侧叶切除的手术方式进行,同时在手术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侧叶情况[6]。就针对良性甲状腺肿瘤而言,手术切除的范围,不宜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应保留足够的正常甲状腺组织以维持患者术后正常甲状腺功能,所以对于甲状腺双侧结节的良性病变者,可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或者单侧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另一侧仅行单纯甲状腺结节切除术。手术过程中,要在保护好神经、甲状旁腺及周围重要结构前提下,尽量保留背侧腺体及背部包膜,保证甲状旁腺血运,选择性显露喉返神经,术中常规送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明确肿瘤性质,决定具体手术方式,术中缝合包埋甲状腺残端,以防止术后甲状腺残端出血,术后酌情切口内放置引流管,预防切口积血引起窒息。参与研究的61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均痊愈,但是随访调查中发现4例患者出现了甲状腺结节复发情况,复发患者均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对于复发结节较大者,二次手术选择的时机最好在3个月后再行手术切除结节效果更为理想,且出现手术并发症的概率下降,再次随访6个月未再出现复发情况[7];对于结节较小的复发患者,主张动态观察,每3~6个月复查甲状腺超声,观察结节变化情况,若结节<1.0 cm,且无癌变临床影像学证据,无临床症状,无需再次手术处理。

综上所述,在临床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能够有效治疗患者的疾病,并且具有较低的复发率,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十分积极的效果,值得推广[8]。

参考文献

[1]刘国良,张尚文.临床路径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医技杂志,2017,24(5):569-571.
[2]臧书源.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不同年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J].临床外科杂志,2016,24(12):931-933.
[3]马驰,彭程,牛军.经胸乳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良性甲状腺肿瘤短期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6,19(6):446-450.
[4]毕诗胜,许南敢,张拓,等.甲状腺良性肿瘤微波消融和手术切除的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9):1-4.
[5]于平.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护理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0):146,152.
[6]侯学忠,王勤勇,于洋,等.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8):83-84.
[7]傅鸿亮,陈春明,伊秋莲.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18):13-14.
[8]李霖源,麦建全,叶绍光.全腔镜下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32):39-4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59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