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恩必普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4 11:56:2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恩必普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门诊收治的80例非溶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40例接受恩必普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40例接受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治疗后1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必普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能够更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恩必普胶囊;氯吡格雷

本文引用格式:张炫.恩必普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9):168-169.

0引言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疾病特点主要包括发病率高、残疾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临床数据显示近些年脑卒中的发生率呈现出逐渐升高趋势[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现以及进展的病理基础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破裂引起血栓形成[2]。药物是临床治疗这类疾病的重要方法,因为研究的逐渐深入与广泛,可供选择的药物有多种,本研究具体分析恩必普胶囊、氯吡格雷在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以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门诊80例患者为对象,具体分析如下。

1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门诊收治的80例非溶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40例中有男20例以及女20例,年龄在34-78岁,平均(55.28±15.36)岁;对照组40例中有男18例以及女22例,年龄在32-78岁,平均(54.59±14.14)岁。全部患者均经临床及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符合2010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且均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肺肾系统疾病、精神障碍、合并意识障碍、脑出血等患者,排除对本研究药物过敏。2组年龄、性别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


\


 
1.2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积极控糖、控压等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另外应用氯吡格雷(国药准字H20123115,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每天服用一次,每次服用75 mg,持续治疗2周。观察组联合应用恩必普胶囊(国药准字H20050299,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氯吡格雷治疗,其中氯吡格雷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另外恩必普胶囊每天服用3次,每次服用0.2 g,持续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①神经功能:在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分别利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NFDS)表进行一次评价,内容包括言语、面瘫、上下肢肌力、手肌力、意识、水平凝视功能、步行能力,总分45分,得分越高,神经功能越低。②生活质量: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后1个月分别通过Barthel指数评定(BI)量表进行评价,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分析。用SPSS 22.0分析结果,(±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对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神经功能。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差异不大,P>0.05,治疗1周、治疗2周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均有下降,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评分结果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

 

2.2生活质量。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2周后、治疗后1个月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升高,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2周后、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

 

3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逐渐发展,脑卒中已经成为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死因。脑卒中疾病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80%[3]。临床药物治疗脑卒中中,主要以溶栓药、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以及其他脑保护药等。抗血小板药临床主要用于预防继发性卒中,较之溶栓药限制减少,但其药物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从病理生理角度看,脑卒中本质是局部血管闭塞、能量代谢障碍引发的一系列生理变化,最终导致脑组织出现不可逆性损害引发的神经功能缺损。就理论而言,最理想的治疗方法应该是在不同病理生理缓解采用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药物联合应用,以期增强其疗效。

本研究对照组应用的氯吡格雷属于一类受体拮抗剂,能够和血小板膜表面的噻吩并吡啶二磷酸腺苷受体选择性结合,阻碍其介导的GPⅡb/Ⅲa受体活化程度,影响血小板的聚集,抗血小板效果明显[4]。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恩必普胶囊治疗,其为新型抗脑缺血药物,对于脑卒中缺血引起的脑损伤不同病理环节都能发挥良好作用,可以对皮质神经细胞的钙离子超载形成抑制,起到良好的神经细胞保护效果,其能够提升抗氧化酶活性,使线粒体功能得到改善,降低细胞中钙离子水平,减低神经元受损程度[5]。另外研究显示该药物还能够对缺血后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形成抑制,使梗死灶出现的可能更低,能够使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更大程度恢复[6]。本研究观察组通过联合两种药物治疗,结果显示治疗1、2周后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治疗2周后、治疗后1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证实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能够较一种药物单一应用发挥更明显的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患者能够有更高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而生活质量能够获得更大程度提升。

综上所述,恩必普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能够更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马历历,张洪嘉,董阳.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07):171-172.
[2]刘汉,蓝菊松.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对比[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7):70-75.
[3]缪朝玉.脑卒中治疗靶点和药物研究[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6,30(12):1264-1272.
[4]苏观利,黎永仙,王华.阿加曲班、氯吡格雷与丁苯酞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临床急诊杂志,2017,18(10):775-779.
[5]陈东明.早期联合应用氯吡格雷与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32):172-174.
[6]朱吉秀.早期氯吡格雷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17,26(08):886-88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43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