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 92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加入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在 CNIHSS、ADL 方面,观察组的数据也优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采用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显著,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药物。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陈娜 . 阿托伐他汀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0):125.
0引言
急性脑卒中可以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其中常见的为缺血性脑卒中。因此有效的治疗方式是保障患者健康的关键[1], 为了研究阿托伐他汀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特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患者例数为 92 例,入院治疗时间为 2016 年 5 月至 2017 年 5 月,其中男 44 例,女 48例,年龄 31-89 岁,平均(51.5±2.5)岁,发病时间为 5-71 h,平均时间(31.2±1.8)h; 平均分为两组, 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 46 例患者,因此分析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基础治疗,例如低脂饮食干预、控制血压、聚集抗血小板以及维持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 阿托伐他汀 30 mg/ 次,每天 1 次。治疗 15d[2]。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C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
1.4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 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 χ 2 检验,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P< 0.05),见表 1。
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NIHSS、ADL 情况(P< 0.05), 见表 2。
3讨论
脑卒中又称为脑中风,属于突发性脑血液循环障碍疾病,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中常用的药物类型,但是有些患者在使用他汀类药物后,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3]。而阿托伐他汀属于常见药物,该药物属于一种 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属于他汀类调脂最好的药物,同时还能有效的抑制肝脏HMG-CoA 还原酶,提高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同时还能增加肝细胞 LDL 受体,降低血胆固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达到抗炎、抗氧化的功能。但是在用药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无力、全身发热以及肌肉疼痛情况,应考虑肌酸磷酸激酶升高, 所以应进行相应处理,并且使用剂量不能超量。
通过此次研究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在 CNIHSS、ADL 方面,观察组的数据也优于对照组,P< 0.05。进一步说明,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中,采用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显著,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同时能保护患者的脑细胞,具有起效快、安全的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药物。
参考文献:
[1]张峰.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0):9862,9864.
[2]郭刚.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8):108-111.
[3]张羚. 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3):73-74.
《阿托伐他汀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0926/20180926020005386.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