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血清胱抑素C、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1 11:43: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t-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经影像学证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为脑梗死组,同期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Cyst-C,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s-CRP水平。组间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对脑梗死患者随访3个月,比较死亡和存活病例血清Cyst-C、hs-CRP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清Cyst-C为(1.24±0.27)mmol/L,hs-CRP为(6.42±0.56)ug/mL;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0.83±0.12)mmol/L、(1.03±0.08)m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58,42.648,P<0.0001)。随访3个月,死亡23例,死亡者Cyst-C、hs-CRP水平显著高于存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7,18.678,P<0.01)。结论血清Cyst-C和hs-CRP水平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及评估预后。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胱抑素C;超敏C-反应蛋白;诊断;预后

本文引用格式:栾慧敏,王玮琳,李合华.血清胱抑素C、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6):192,195.

0引言

急性脑梗死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的特点[1],因此对于其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一直是临床研究重点。胱抑素C(Cyst-C)又称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具有抑制内源性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的功能。目前认为Cyst-C可能为脑梗死独立的危险因素,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密切相关。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参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进而间接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形成。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Cyst-C、hs-CRP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影像学证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为脑梗死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2-78岁,平均(63.52±2.04)岁;NIHSS评分≤15者29例,反之11例;脑梗死面积≤4 cm2者25例,反之15例。同期经我院体检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40-76岁,平均(63.79±1.87)岁。

1.2纳入标准

(1)首次确诊,且病程<24h;(2)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标准;(3)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知情同意。

1.3排除标准

(1)4周内服用免疫抑制剂、抗癫痫药物或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2)肝肾功能异常;(3)其他部位或全身炎症状态;(4)合并精神或认知功能障碍;(5)4周内有外科手术和创伤史。

1.4方法1.4.1检测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空腹状态下抽取肘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Cyst-C,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s-CRP水平。对照组同法检测上述指标。

\

 
1.4.2观察指标

(1)比较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血清Cyst-C和hs-CRP水平差异。

(2)随访3个月,记录死亡和存活患者例数;比较死亡和存活患者血清Cyst-C和hs-CRP水平差异。

2结果

2.1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血清Cyst-C和hs-CRP比较


脑梗死组血清Cyst-C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表1。

2.2死亡与存活患者血清Cyst-C和hs-CRP比较

随访3个月,死亡23例,死亡者Cyst-C、hs-CRP水平显著高于存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

 

讨论

目前对于通过炎症因子或其他细胞因子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的研究较多,如神经肽Y、心肌酶谱及白介素等[3,4],上述指标在协助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急性脑梗死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而常规影像学检查难以评估预后,且学界对于借助血液学指标评估脑梗死预后的研究较少,故该研究方向具有重要价值。

近年来研究发现[5],Cyst-C与动脉粥样斑块的消退及其稳定性有关,进而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在本研究中,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yst-C水平显著升高,而在死亡患者中,其发病早期血清Cyst-C水平高于存活患者。上述结果表明通过检测血清Cyst-C水平可协助诊断急性脑梗死,并通过其水平高低评估患者预后。
hs-CRP是反映机体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目前认为,hs-CRP与脑梗死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hs-CRP水平升高者发生急性脑卒中的几率明显升高[6],是心血管事件危险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本研究中,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s-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在死亡病例中其水平增加更为明显。具体原因可能为hs-CRP可调节血管内血栓形成,促进病情发展;hs-CRP还可促进大量炎症因子的合成和释放,损伤血管内皮细胞[7]。

本研究认为,通过检测血清Cyst-C、hs-CRP水平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并评估预后。但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并未对患者年龄、脑梗死面积、部位等进行分层分析,所获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倚,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An XL,Li CL.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J].Cell Biochem Biophys,2015,71(2):673-677.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张玉淼,刘敏,曹慧芳,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神经肽Y和皮质醇水平动态变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9):2387-2389.
[4]吕磊,苏瑞雪.心肌酶谱检测在诊断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151.
[5]Lee M,Saver JL,Huang WH,et al.Impact of elevated cystatin c level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in predominantly high cardiovascular risk population:ameta-analysis[J].Circ Cardiovasc Qual Outcomes,2010,3(6):675-683.
[6]邵明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与患者脑卒中关系的临床意义[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10):83-84.
[7]Piao JM,Wu W,Yang Z X,et al.MicroRNA-381 Favors Repair of Nerve Injury Through Regulation of the SDF-1/CXCR4 Signaling Pathway via LRRC4 in Acute Cerebral Ischemia after Cerebral Lymphatic Blockage[J].Cell Physiol Biochem,2018,46(3):890-90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12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