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品管圈在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实施了优质护理的精神科住院患者作为参与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在他们的护理中实施开展5个月的品管圈活动,活动结束后再与采用品管圈活动前的患者进行对比,比较两组在护理效果满意度、各环节的护理质量、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活动前后参与人员情况的差异。结果在优质护理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患者,在护理效果满意度、各环节的护理质量、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活动前后参与人员情况都存在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患者的优质护理中,增强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护理能力,又提升了患者康复质量和生活质量,具有极高的临床医用价值。
关键词:品管圈;精神科;优质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郭云霞,邵欢.品管圈在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5):31-32.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Psychiatric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GUO Yun-xia,SHAO Huan
(Urumqi Fourth People's Hospital,Urumqi,Xinjia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psychiatric quality nursing service.Methods Eighty of the psychiatric inpatients who underwent quality nursing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study,and five months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ir care.After the activity,the patien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he QCC activity.The differences of satisfaction degree of nursing effect,nursing quality in each link,indicators of patients'quality of life and the situation of participa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activi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nursing effect,the quality of nursing in each link,the indicators of patients'quality of life,and the situation of participa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in high-quality nursing(P<0.05).Conclusion In the high-quality nursing of psychiatric patients,the service consciousness and nursing ability of nurses were enhanced,and the quality of rehabilitation and life of patients were improved.It has very high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Psychiatry;Quality nursing
0引言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简称QCC)所指的是由同一工作场所或相关工作区域的成员自发成立的一个小型团体,成员彼此合作,推进和管理工作质量[1-3]。近几年国内外相关临床研究提出品管圈活动参与到医院患者的优质护理工作中,其护理质量显著提升,因此值得对此活动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以及成效进行进一步研究[4-6]。因此,本研究主要观察和探讨品管圈在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说明其成效,详细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对象
1.1.1患者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精神科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对象,护理中进行品管圈活动,男48例,女32例。另选取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的患者80例作为对比研究对象,男45例,女3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科临床诊断标准;均属于优质护理服务;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自愿参加。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诊断等基础资料均无统计性意(P>0.05)。
1.1.2护理人员资料
我院28名执业护士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组成品管圈小组。人员年龄23~37岁;其中,主管护师6名,护师8名,护士14名;本科护理人员7名,专科护理人员15名,中专护理人员6名。另选1名圈长,1名辅导员。
1.2具体方法
(1)首先进行对精神科的护士进行教育训练。要求精神科室的护士对品管圈的相关知识进行认真学习,明确护理品管圈的基本概念、工作程序、资料记录、图表的制作等各项内容。护理人员须了解该项活动的实施意义及正确做法,则对护理人员进行适当的教育训练必不可少。并由护理办公室主任担任辅导员,进行教育培训、指导活动实施、帮助解决困难等。
(2)组圈并进行职责划分。首先对28名护士进行层级划分,便于分工,明确职责。第一层为责任组长,主要负责并人力组织、护理查房、健康教育检查、技术指导、质量监测、制定和检查圈内各项制度一系列工作。第二层为责任护士,主要在组长的指导下负责患者的疾病观察、用药指导、健康教育以及护理情况记录一系列护理工作。第三层为护士助理,负责分管的辅助性护理工作。
(3)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7名成员。每个小组轮流排班。额外选定一名圈长,主要负责召开主持会议并对品管圈活动的进度和会议相关内容进行记录。定期开圈会每月2~3次,每次不少于40 min。
(4)本次活动的主体明确为将品管圈应用到精神科患者的优质护理服务并观察其成效,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切实提升护理质量和水平为目标。分组后的护理人员各自负责一定数量的病房患者,实行整体化、全面化、人性化、细节化的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和优化生活护理、病情护理、基础护理、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安全管理、康复保健在内的全面化、持续化的护理服务。
(5)在实施护理品管圈的过程中,定期进行检查,除了每月定期的圈会讨论,平时也会不定时进行患者访问与护理检查,及时发现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圈内组长们的讨论,分析出原因,以期解决问题,优化护理方案和流程。
(6)结束4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对参与护理品管圈的所有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病情、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同时对各护理环节的质量以及护理人员的参与情况做一个评估,统计各项指标。再与护理过程中未参与的患者进行各项指标的对比。
1.3判断指标
将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80~100分,护理后无不良反应,患者情况显著改善;满意60~79分,护理后有较少的不良反应,患者情况有所改善;不满意60分以下,护理后患者情况无任何改善甚至出现恶化。
再对各环节的护理质量从基础护理、安全管理、健康教育的合格率,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从生理、家庭、社会、情感、功能、附加关注的分值以及活动前后参与人员情况的各项分值进行对比,指数越高,说明护理质量和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进行计算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调查研究,采用品管圈前后,精神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见表1。
采用品管圈后,各环节的护理服务质量有所提升,如表2。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见表3。
经调查显示,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参与人员情况的各项分值优于实施前,见表4。
3讨论
品管圈由日本东京大学石川馨博士于1950年首次提出,是一项运用群体智慧、发挥群体力量、发扬团队精神的质量管理方式[7-8]。而护理品管圈是医院的一个或多个科室内自发建立的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活动的小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比较灵活的管理活动[9]。护理品管圈作已经成为一种已经拥有众多成功案例的临床护理质量管理模式,有效地维护和改善了医院的护理工作[10-13]。
随着医疗事业的进步和完善,同时基于精神科患者的特殊性(患者以精神疾病为主,且多伴随有生活或行为障碍等),需要有效地优化基础护理的各项环节,以及优化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方案,从而提升精神科护理服务质量[14-15]。为了更好地实施品管圈医院需要努力做到:品管圈与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相结合;与护士的内在需求及能力相结合;与护理专业发展相结合[16-18],旨在形成一项以品管圈为载体的优质护理服务系统,从而达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成效[19-20]。
本次的研究中,采用品管圈后的优质护理服务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度、各环节的护理质量、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活动前后参与人员情况各项指标均优于实施品管圈前的患者,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由此说明,在精神科患者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采用品管圈模式,成效显著。
综上所述,护理品管圈对于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时,精神科患者的优质护理服务是一项长远的工作,仍可继续探索和开发精神科优质护理的其他新型方式。
参考文献
[1]代真利.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现状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0):135,137.
[2]张娟.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9):194-196.
[3]尚辉,陈绍荣.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7):15-16.
[4]Mira JJ,Carrillo I,Pérez-Pérez P,et al.Level of knowledge of Quality Commitment Campaign(QCC)and of"do not do"recommendations amongst GPs,pediatricians and nurses Primary Care[J].Anales del sistema sanitario de Navarra,2018,41(1):47-55.
[5]Nuchjarin Intalar,Chawalit Jeenanunta,Nattharika Rittippant,et al.The role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s o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Thailand[J].Quality Management Journal,2018,25(3):129-141.
[6]Freeborn DK.Satisfaction,commitment,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ong HMO physicians[J].Western Journal of Medicine,2012,174(1):13-18.
[7]吴细凤,林毅辉.品管圈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2):163-166.
[8]余军玲,姚宏燕,杨敏,等.护理部品管圈推进小组在开展“品管圈”活动中的作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4):184-185,198.
[9]吴侯淑,袁茜.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研究领域中的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9,5(4):188,198.
[10]王玉玲,皮红英.品管圈助力护理质量管理水平提升[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7,24(4):6-8.
[11]尹国华,陶英歌,陈磊.品管圈与戴明环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2):352-354.
[12]刘晖.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应用品管圈的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18,13(8):109.
[13]安慧娟.品管圈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21):3250-3252.
[14]黄琳琳.品管圈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校医,2018,32(4):308-310.
[15]李春梅.浅谈品管圈管理法在提高神经外科护理质量中的作用[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3):175-176.
[16]赵爱红,李云萍.品管圈护理管理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7):135-137.
[17]安慧娟.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应用品管圈的效果评价[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4):541-542.
[18]徐丽婷,马琳,张盼,等.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3):8430.
[19]于建娜.细节化护理管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5):95,98.
[20]李名轩,蒲琳琳.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现状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19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