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抑郁症团体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24 17:10:5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法将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医院门诊收治的68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分组实验,对照组34例抑郁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34例抑郁患者接受团体心理治疗,对比两组抑郁症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抑郁症患者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3周、6周、12周后的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临床总疗效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88.24%)(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心理治疗可有效改善其抑郁症状,效果确切,可在临床上推荐应用。

关键词:抑郁症;心理治疗;常规药物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李彩芳,刘元华,张立武.抑郁症团体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8):135,146.

0引言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的精神障碍,临床表现以持久性的心情、情感低落为主,并伴有认知改变与行为改变[1]。该病症的病因尚未明确,多数专家认为该病症的发生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遗传因素及神经生化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2]。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社会竞争力日趋激烈,导致抑郁症新增病例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对人体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3]。因此,重视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对患者、家庭、社会而言均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资料显示,大部分抑郁症患者均有心理缺陷,仅靠药物治疗是无法获得显著疗效的,需配合心理治疗才能促进其身心健康恢复[4]。本研究以68例抑郁症患者为重点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心理治疗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应用随机分组法将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医院门诊收治的68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分组实验,对照组34例抑郁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有19例男、15例女;年龄18~58岁,平均(38.45±2.15)岁。研究组34例抑郁患者接受团体心理治疗,有18例男、16例女;年龄18~58岁,平均(38.47±2.24)岁。两组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68例抑郁症患者均口服帕罗西汀片(厂家: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 10950043;规格:2 0 m g×1 4片)治疗,初始剂量控制为每日10 mg,14 d后根据患者具体的临床反应,酌情加量,控制为每日40~60 mg。研究组在以上药物治疗基础配合团体心理治疗,具体如下:(1)第一阶段:让患者相互认识,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让其能够互帮互助。向患者介绍团体治疗流程,让患者进一步了解抑郁症,逐渐接纳自己。(2)第二阶段:患者互相倾诉心中疑惑,引导患者找出抑郁的原因,通过音乐疗法、放松训练等方式疏导患者抑郁情绪。(3)终止阶段:让每一位患者谈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改变、自我学习管理情况、处理抑郁情绪的能力,指导患者规划新生活,远离抑郁情绪。同时,让患者家属协助治疗,积极参加健康教育活动,多陪伴在患者身边,体贴患者,维持温馨的家庭氛围。每周治疗1次,每次30~60 min,治疗前后均进行HAMD评估,疗程为12周。

1.3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抑郁症患者治疗前、治疗3周后、治疗6周后、治疗12周后的抑郁症状。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depression scale,HAMD),共17个条目,每次评定时间约15~20 min,<8分(正常)、8~20分(可能患有抑郁症)、20~35分(肯定患有抑郁症)、>35分(严重抑郁症)。疗效判定[5]:治愈为患者的HAMD量表减分率超过75%以上;显著进步为患者的HAMD量表减分率为50%~70%;进步为患者的HAMD量表减分率为25%~49%;无效为患者的HAMD量表减分率低于25%。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数据均纳入SPSS 21.0软件分析,t和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抑郁症患者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3周、6周、12周后的HAMD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

 

2.2疗效对比

研究组的临床总疗效率(9 7.0 6%)明显高于对照组(88.24%)(P<0.05),见表2。

\

 
3讨论

抑郁症即抑郁障碍,是一种以持续性心境低落为临床表现的精神性疾病。多数抑郁症患者会因情绪消沉、悲痛欲绝、悲观厌世,产生过激行为,甚至自杀行为。因此,临床上需关注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国外学者提倡将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结合,药物以舍曲林、阿米替林、帕罗西汀及氟西汀等抗抑郁药物为主,这些药物孕妇可服用,其药物不会进入乳汁内,不会对哺乳造成影响。其中帕罗西汀作为一种高选择性5-HT的再摄取抑制剂,可对患者的中枢神经产生较强的控制作用,进而减轻抑郁症状,从而达到缓解抑郁症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一种抗抑郁症药物。但实践证明,仅用药物治疗抑郁症是无法达到理想疗效的,需加强心理干预,才能纠正患者的心理问题,疏导其心理障碍,显著增强其临床疗效。

团体心理治疗已成为当前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目前,国内仍有部分医院未设立精神科,仅由神经内科医师或护士开展普通的心理干预工作,其临床疗效不够显著。大部分抑郁症患者多有认知缺陷,多存在过度想象、任意揣测现象,其识别认知错误的难度较大,若不帮助患者及时纠正错误的认知模式,会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团体心理治疗是当前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效性。该治疗方式能够促进患者与患者、患者与其他成员之间进行有效互动,可实现经验分享、相互倾诉、相互关爱,有益于患者在团体活动中正确认识自己,逐渐培养积极的心态,接纳自己,学会自我学习管理、处理情绪等技能,纠正自身的错误认知,增强配合治疗的信心。本研究表明,研究组治疗3周、6周、12周后的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临床总疗效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88.24%),提示对抑郁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心理治疗的效果确切,既可改善其抑郁症状,又可提高临床疗效,可作为治疗抑郁症的首选方案。

综上所述,对抑郁症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心理治疗可有效改善其抑郁症状,效果确切,可在临床上推荐应用。

参考文献

[1]魏明,薛刘军,陈冰,等.药物与心理疗法治疗血管性抑郁症40例临床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12):2404-2405.
[2]任巧玲,李遵清,吴虹,等.希望理论在抑郁症患者临床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33):4239.
[3]Riemann D.Does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Sleep Disorders Reduce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the Risk of Depression?[J].Drugs,2009,69(2):43-64.
[4]张慧芳,郭振宇,栾琴,等.精神动力性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22(3):98-100.
[5]Ghanbarpanah I,Khoshknab MF,Shahbalaghi FM.Effects of 8 weeks(8 sessions)group reminiscence on mild cognitive impaired elders'depress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sciences,2014,5(4):11-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84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