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1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24 14:31: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肺部感染

本文引用格式:苏兵,曾闯,张恒珲,等.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1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6):301-302.

Acute Cerebral Infarct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one Case Report

SU-Bing,ZENG Chuang,ZHANG Heng-hui,ZHENG Gang,YU Zhong-xin,XU Nian-dong

(Chongqing Yunyang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Chongqing)

KEY WORDS: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Pulmonary infection

0引言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是指大脑的供血突然中断后引起的脑组织坏死。脑梗死后多方面的因素决定了患者的预后情况,其中预防感染的发生在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情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肺部感染是脑梗死患者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1]。我院收治了1例急性脑梗死后合并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由于其肺部感染的反复发生加重了基础疾病的症状,从而导致了该患者预后的不佳,现将报道整理如下,并结合国内外权威文献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

1.1临床症状


患者,男,86岁。2018年12月21日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10小时”入院。患者发病以来嗜睡,精神差,无法自主进食。平素身体健康状况一般,有高血压既往病史,无传染病及手术输血史。入院体格检查:T 36.2℃,P 124次/min,R 22次/min,BP 146/96mmHg;急性病容,嗜睡,言语不清,双眼向右侧凝视,双侧瞳孔不等大等圆,右侧瞳孔直径约为4.5mm,无对光反应,左侧瞳孔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正常,伸舌时左偏,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

\

 
1.2实验室检查

12月21日,血常规:WBC 8.8×109(-),NEUT 77.9%↑,RBC 5.25×1012↑,LY 14.0%(-)。12月21日,心肌标志物:cTnT 10.9(-),NT-proBNP 2019↑,D二聚体:1.21↑。12月24日,血常规:WBC 25.4×109↑,NEUT 89.0%↑,RBC4.01×1012(-),LY 3.7%↓;降钙素原:PCT 1.050 ng/mL↑,肝功能:TP 52.0g/L↓,ALB 35.2 g/L↓GLB 16.8 g/L↓,心肌酶谱:CK587.6U/L↑,CK-MB16.1 U/L(-)。12月27日,血常规:WBC 25.2×109↑,NEUT 91.6%↑,RBC 3.73×1012(-),LY 2.6%↓;心肌酶谱:CK455.4U/L↑,CK-MB14.2 U/L(-),C反应蛋白:CRP 204.3mg/L↑,降钙素原:PCT 2.320ng/mL↑。12月31日,血常规:WBC 11.9×109↑,NEUT 84.0%↑,RBC2.85×1012↓,LY 6.4%↓;肝功能:TP 45.3g/L↓,ALB 34.5g/L↓,GLB 10.8 g/L↓。1月3日,肝功能:TP 45.0g/L↓,ALB 31.1 g/L↓,GLB 13.9 g/L↓,降钙素原:PCT 0.280 ng/mL↑。1月3日,T淋巴细胞亚群:CD3 53.30%↓,CD4 32.10%(-),CD8 21.50%(-),TH/Ts 1.49。1月3日,血常规:WBC 17.1×109↑,NEUT 89.7%↑,RBC 3.17×1012↓,LY 4.1%↓。1月6日,血常规:WBC 12.6×109↑,NEUT 75.4%↑,↓,LY4.1%↓,TP 54.4g/L↓,ALB 27.1 g/L↓。

1.3细菌学检查

12月26日,收集患者的痰液进行细菌培养的药敏实验:药敏试验显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汀-达福普汀敏感。1月2日,再次收集患者的痰液进行细菌培养的药敏实验:药敏试验显示主要为洛菲不动杆菌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其中洛菲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四环素、米诺环素、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替加环素、甲氧苄啶、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多粘菌素敏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甲氧苄啶、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敏感。

1.4影像学检查

头部CT影像学检测见图1-1、图1-2(分别为12月21日、1月1日检查结果);胸部CT影像学检测见图2-1、图2-2(分别为12月21日、1月1日检查结果)。



\




1.5治疗方法和措施

根据最新的急性脑梗死诊疗指南进行治疗[2],12月22根据诊断结果及家属要求行去骨瓣减压术,次日复查CT示右侧去骨瓣减压术后改变、肺部感染、少量胸腔积液,经上级医师指示后给予脱水降低颅内压、控制感染等治疗。12月23日患者病情危重,心肺功能差,为避免颅内感染拔出颅内压检测管,并继续给予抗感染、脱水降压等治疗。12月24日经上级医师指示:患者病情危重,心肺功能差,血气分析提示呼吸衰竭,遂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并继续给予抗感染、脱水降压等治疗。12月24日经过会诊后,为进一步诊疗,转入感染科继续治疗。12月31日,患者肺部感染得到控制,上级医师指示:患者痰多,给予吸痰机辅助排痰,并积极预防并发症,继续呼吸机辅助呼吸,降低颅内压等治疗。1月3日,患者重复肺部感染,经家属同意后行气管切开术,引流痰液控制肺部感染。1月3日,停用甘露醇,改用呋塞米脱水治疗,并输注白蛋白20g以减轻脑水肿,患者试脱机呼吸2小时后心率加快,呼吸窘迫(35次/分),再次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1月4日,上级医师指示:患者现气道分泌物较多,黄白粘痰,肺部湿啰音明显,呛咳反射极弱,舒普深已经应用13天,感染控制不理想,PCT不高,必要时考虑更换对院内感染力度较强的抗生素。1月4日,改用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患者自主咳痰能力弱,加强痰液引流。1月6日,患者血象较前下降,肺部体征较好转,继续万古霉素治疗,痰培养为洛菲不动杆菌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考虑为定植,继续加强痰液引流,尝试脱呼吸机。1月9日,患者今晨呼吸窘迫明显,肺部较多湿啰音,血象有上升趋势,考虑肺部感染复发,继续抗感染、营养等对症治疗,并加强痰液引流。1月13日,患者血象得到控制,但血钠升高,给予降钠、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并向家属告知患者病情重,预后差。1月16日,反复尝试脱呼吸机,患者均脱机困难,目前肺部感染已改善仍脱机困难,考虑中枢及外周因素,向家属告知病情危重,预后差。肺部感染得到控制后,患者于感染科病房继续诊疗,并与1月23日转入普通病房治疗。

1.6治疗结果

患者为急性脑梗死后合并肺部感染,病情危重,呼吸困难,并有肺功能衰竭的趋势,且心肺功能差。经过我科及感染科的积极治疗,患者脑梗死后的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对急性脑梗死的对症治疗仍在继续进行,但患者的预后明显较单纯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差。

2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近年来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临床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因此对急性脑梗死进行及时积极的治疗在患者的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3]。急性脑梗死后的并发症早就有明确的文献报道,并且急性脑梗死并发症的轻重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4]。因此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经过早期的诊治后,后期更需要针对急性脑梗死的各种并发症进行有效的对症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

急性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情况,研究表明急性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预后情况明显较单纯的脑梗死患者更差[5]。本例患者在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出现了肺部感染伴少量胸腔积液的情况,遂进行了抗感染的治疗,由于患者年龄较高,继发了心肺功能差及呼吸衰竭的情况,通过呼吸机辅助呼吸后,患者心肺功能得到缓解。不幸的是患者肺部感染加重,血象升高明显,病情危重,转感染科诊治后,患者有反复肺部感染的情况发生。经过药敏实验筛选患者感染的菌种主要为洛菲不动杆菌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洛菲不动杆菌为是一类不发酵糖类的革兰阴性杆菌,是条件致病菌,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和病情轻重不一,可引起呼吸道感染,创口感染、败血症等[6-7],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窄食单胞菌属中的成员,是重要的医源性感染菌,在免疫功能低下,外伤,插管,手术,移植,使用呼吸机等情况下容易引起感染,且该菌主要是引起呼吸道感染[8-9]。因此选择了对其敏感的抗生素(万古霉素)进行抗感染治疗,经过感染科的积极救治,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并逐渐平稳,于1月23日转入普通病房治疗。虽然患者最后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其急性脑梗死的预后情况很差,仍需要随时预防和注意反复感染的可能。我们从患者的整个诊疗过程进行分析,可以清晰的发现肺部感染在患者的整个诊治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阻碍作用。患者反复的肺部感染,直接引起了患者心肺功能的降低,则进一步加重了脑梗死病灶的损伤,并引起了各种基础疾病的加重,从而为患者的诊治过程带来了很大的阻碍。而在Schut ES及Hori YS等的研究中表明,急性脑梗死后并发的感染在一定程度上对脑梗死的治疗具有很大的不良影响[10-11]。而在最新的中国中西医结合脑梗死诊疗指南中亦指出控制呼吸道感染在脑梗死患者诊治过程中的重要性[12]。本例急性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诊治过程切实的反应了肺部感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的不良影响。因此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的预后最大化,从而提高患者诊疗后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的诊疗是一个多种因素混杂并且需要综合治疗的过程,急性脑梗死后的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的治疗及诊治后的预后情况带来了负面作用。本例患者由于急性脑梗死后的肺部感染对其诊疗和预后产生了很大的阻碍,最后虽然在针对脑梗死的治疗过程中控制了肺部感染,但患者的预后情况明显较单纯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差。在此,将本例患者的情况进行整理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和讨论,旨在给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疗和并发症的控制方面提供补充和建议。

参考文献

[1]Su X,Chen HL.Chlamydia pneumoniae infection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risk:a meta-analysis[J].Int J Stroke,2014,9(3):356-364.
[2]Alonso de Leciñana M,Egido JA,Casado I,et al.Guidel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schaemic stroke[J].Neurologia,2014,29(2):102-122.
[3]Chen X,Bi H,Zhang M,et al.Research of Sleep Disorder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J].J Stroke Cerebrovasc Dis,2015,24(11):2508-2513.
[4]Sussman ES,Connolly ES Jr.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a review of the rate of hemorrhage in the major clinical trials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J].Front Neurol,2013,10(4):69-73.
[5]杜长芬,谭越.分析急性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J].中外医疗,2017,36(13):54-55+61.
[6]Bogomolova NS,Bol'shakov LV,Kuznetsova SM.Problem of treatment for pyo-inflammatory complications caused by Acinetobacter[J].Anesteziol Reanimatol,2014,(1):26-32.
[7]Różańska A,Chmielarczyk A,Romaniszyn D,et al.Antimicrobial effect of copper alloys on Acinetobacter species isolated from infections and hospital environment[J].Antimicrob Resist Infect Control,2018,22(7):10-15.
[8]Peters DL,Dennis JJ.Complete Genome Sequence of Temperate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Bacteriophage DLP5[J].Genome Announc,2018,6(9):1-8.
[9]Vattanaviboon P,Dulyayangkul P,Mongkolsuk S,et al.Overexpression of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 protein MfsA increases resistance to fluoroquinolone antibiotics[J].J Antimicrob Chemother,2018,14.
[10]Schut ES,Lucas MJ,Brouwer MC,et al.Cerebral infarction in adults with bacterial meningitis[J].Neurocrit Care,2012,16(3):421-427.
[11]Hori YS,Kodera S,Sato Y,et al.Eosinopenia as a Predictive Factor of the Short-Term Risk of Mortality and Infection after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J].J Stroke Cerebrovasc Dis,2016,25(6):1307-1312.
[1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38(2):136-14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83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