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优质护理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①观察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15.2±0.6)h、排气时间(16.2±0.8)h、下床活动时间(18.9±2.6)h、住院时间(5.1±0.6)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②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0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1.5±2.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优质护理的应用有助于促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康复,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优质护理;康复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高欣.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优质护理对患者康复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5):361-362.
0引言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一类良性肿瘤,因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致病,部分纤维结缔组织以支持组织存在,手术切除肌瘤病灶是其主要治疗方案[1]。随着临床微创外科理论及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逐渐替代了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2]。但腹腔镜手术也存在手术应激反应、术后感染等情况,需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来加速术后康复[3]。我院推行优质护理模式后,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年龄31~56岁,平均(41.8±0.2)岁;肌瘤直径1.5~9.5 cm,平均(5.2±0.6)cm;单发肌瘤71例、多发肌瘤29例;肌瘤类型包括38例浆膜下肌瘤、4 2例肌壁间肌瘤、其他类型肌瘤20例。观察组:年龄28~59岁,平均(42.1±0.5)岁;肌瘤直径1.5~8.8 cm,平均(5.6±0.4)cm;单发肌瘤70例、多发肌瘤30例;肌瘤类型包括32例浆膜下肌瘤、45例肌壁间肌瘤、其他类型肌瘤23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200例子宫肌瘤患者都选择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出院指导等。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①术前护理:考虑患者对剔除术会存在紧张、焦虑的负面情绪,会降低手术治疗依从性和睡眠质量,不利于手术开展和术后康复。护理人员要积极与其沟通和交流,告知腹腔镜手术的优势、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争取能主动配合做好术前各项准备,以最佳的身心状态去接受手术治疗。②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为其介绍手术室环境,让患者放松心情。协助摆放手术体位,建立静脉通路。在整个手术全程严密监视生命体征。③术后护理:a体位干预,患者推回病房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让患者保持平卧位休息,每4 h更换体位1次。b心理干预,在患者恢复意识后与其主动交流,告知手术成功,无需担忧。了解患者心理感受,做好情绪安抚工作。c引流护理,严密关注盆腔引流、导尿情况,牢靠固定导管,记录引流量、引流液颜色及性质,警惕出现引流管堵塞、扭转情况。若短时间内引流管内为血性引流液则要警惕发生活动性出血。叮嘱患者在活动时注意保护引流管及导尿管,及时更换引流袋、尿袋。以碘伏清洁会阴2次/d。先进行膀胱功能锻炼再拔除导管,拔管后排空导管,以免发生尿潴留。d疼痛护理,及时更换切口敷料和处理渗液渗血,保持切口处皮肤干净卫生。疼痛较轻者可通过听音乐、深呼吸等方式缓解疼痛,疼痛较重者可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e饮食干预,术后进食12 h,逐渐由流质食物过渡至半流质食物,进食的食物要有营养、易消化,多喝水,禁食生冷辛辣刺激类,戒烟酒。f生活干预,保持床铺整洁、干净、松软,叮嘱患者保持个人卫生、勤换衣物。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尿路感染、切口感染、血肿形成等)、护理满意度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在P<0.05时差异显著。
2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15.2±0.6)h、排气时间(16.2±0.8)h、下床活动时间(18.9±2.6)h、住院时间(5.1±0.6)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②观察组出现尿路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血肿形成1例,对照组出现尿路感染5例、切口感染3例、血肿形成4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0 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1.5±2.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3讨论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在我国患病率逐年上升,多发于30~50岁,主要临床表现为白带增多、月经不调、经期延长、子宫增大、腹部包块等,还有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也逐渐升高[4]。临床上传统治疗方式为开腹切除肌瘤手术,严重者需切除子宫[5]。
近些年,随着临床治疗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微创理念逐步形成,腹腔镜的应用直接改变了传统妇科疾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方向,以其微创、切口美观、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而被广泛接受[6]。同时,更多的晚婚晚育女性,他们更关注子宫生理功能、身体完整性等,在这种发展趋势下LM(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日益增加[7-8]。
我院在子宫肌瘤患者住院期间实行优质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优质护理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还能让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职责、操作规范、服务质量目标等都有明确的认知,有助于及时纠正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漏洞或潜在隐患,提前采取预防措施,让工作效率更上一个台阶[9-10]。两组对比结果表明观察组术后康复效果、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所以说,对于子宫肌瘤患者来说,腹腔下肌瘤剔除术是首选术式,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的应用则可进一步促进术后康复,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婷.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临床护理要点及对患者的护理心得分析与研究[J].医药前沿,2017,7(17):264-265.
[2]刘美荆,黄媛彦,李海英,等.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8):1689-1691.
[3]陈静.优质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中的护理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4,21(12):106-107.
[4]杨帆,林英,罗秀珍,等.舒适护理模式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西部医学,2013,25(8):1266-1267.
[5]夏玲华.优质护理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5):816-817.
[6]王朝松,赵变歌.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6):142-143.
[7]冯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68例护理[J].医学信息,2016,29(33):159-160.
[8]石启彩,刘凤侠,季文,等.延续护理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性生活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4):18-20.
[9]赵忠芸,刘晓红.高能聚焦超声刀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J].华夏医学,2014,27(6):139-141.
[10]仇红玉,宋继成,朱艳,等.心理护理对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5(11):3196-319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