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20例临床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18 14:00: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20例,对这12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症状表现为:103例(85.83%)表现为咳嗽;99例(82.50%)表现为发热;肺部体征表现为:49例患儿(40.83%)双肺呼吸音增粗或者是减低,28例患儿(23.33%)湿性肺啰音,9例患儿(7.50%)喘息,34例患儿(28.33%)无阳性体征;120例患儿中有79例患儿(65.83%)出现肺外症状,46例患儿(38.33%)心血管系统受累,33例患儿(27.50%)消化系统受累;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120例患儿中52例患儿(43.33%)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43例患儿(35.83%)crP升高,117例(97.50%)患儿血清学MP-igM检测呈阳性;胸片检查表现复杂,阳性率高,ct检查阳性率100%;120例患儿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接受2周治疗后109例(90.83%)治愈。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表现十分复杂,肺外系统非常容易被累及,及时诊断治疗预后良好。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

本文引用格式:蔚变霞.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20例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0):130+132.

0引言

肺炎支原体不同于普通的细菌和病毒,它是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肺炎支原体感染全年均可发病,以秋冬季节多见,多见于婴幼儿及青少年。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因,故临床上应予以重视。它由急性期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经空气飞沫传播,引起呼吸道感染,可表现为咽炎、气管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肺炎。诱发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就是肺炎支原体[1]。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常发人群为学龄期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肺部会出现严重的病变,同时还能对肺外多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据报道称,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临床特点发生了一些改变,所以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成为临床医学研究的重点[2]。本文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20例,对这12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20例患儿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1-3岁,平均(2.01±8.34)岁。发病时间以冬春季为主。
1.2方法。在本次研究中12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均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其中有3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腹痛的不良反应,立即改用静滴红霉素治疗,红霉素浓度为0.9 mg/mL,25-35 mg·kg-1·d-1,持续治疗2周;118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持续接受阿奇霉素治疗,5-15 mg·kg-1·d-1,1周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同时接受退热、消炎以及补液等对症处理[3]。

1.3评价指标。痊愈:患者接受2周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各种辅助检查均恢复正常。

1.4统计学数据处理。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经P值进行判定。

2结果

2.1临床表现。120例患儿中有103例(85.83%)表现为咳嗽;有99例(82.50%)表现为发热;99例发热患儿中有31例(31.31%)表现为高热,32例(32.32%)表现为中度发热,36例(36.36%)表现为低热;肺部体征表现为:49例患儿(40.83%)双肺呼吸音增粗或者是减低,28例患儿(23.33%)湿性肺啰音,9例患儿(7.50%)喘息,34例患儿(28.33%)无阳性体征。

2.2肺外体征以及表现。120例患儿中共有79例患儿(65.83%)出现肺外症状,其中有46例患儿(38.33%)心血管系统受累,主要表现为心电图异常以及胸闷等;33例患儿(27.50%)消化系统受累,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以及肝功能异常等。其他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头痛以及意识障碍等。

2.3实验室检查。120例患儿中52例患儿(43.33%)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43例患儿(35.83%)CRP升高,117例(97.50%)患儿血清学MP-IgM检测呈阳性;胸片检查表现复杂,阳性率高,CT检查阳性率100%,详见表1。


\

 


2.4治疗效果。本组120例患儿接受1周治疗后117例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体温恢复正常,其余3例患儿在治疗期间反复发热,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120例患儿接受2周治疗后109例(90.83%)治愈,剩余11例患儿X线胸片肺部阴影仍然存在。

3讨论

据报道称,目前肺炎支原体肺炎已经成为导致儿童肺炎的第2大常见致病菌,严重危害儿童健康[4]。肺支原体是一种原核微生物,不具备细胞壁,结构非常简单,肺支原体从宿主身体中获取营养物质。肺支原体能够黏附在人体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上,破化支气管黏膜从而减弱支气管微绒毛运动[5]。

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中较常见的病原体。它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微生物,含DNA和RNA,无细胞壁,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肺炎支原体进入呼吸道后,通过其表面的P1蛋白黏附于呼吸道上皮细胞,分泌过氧化氢等有害物质,破坏黏膜上皮细胞;肺炎支原体抗原与人体的脑、心、肝、肾、皮肤、肌肉等存在共同抗原,从而使机体产生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免疫损伤;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致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NO等分泌异常,引起免疫紊乱,多系统器官受损。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本次研究显示,肺炎支原体肺炎表现主要以咳嗽,和发热为主,103例(85.83%)表现为咳嗽;99例(82.50%)表现为发热,其中有31例(31.31%)表现为高热,32例(32.32%)表现为中度发热,36例(36.36%)表现为低热,部分患儿伴有耳痛、胸痛等症状。肺支原体肺炎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多系统受累,本次研究中120例患儿中有79例患儿(65.83%)出现肺外症状,46例患儿(38.33%)心血管系统受累,33例患儿(27.50%)消化系统受累。临床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外系统受累的主要机制为机体与肺炎支原体存在交叉抗原,由此导致机体免疫失调。

目前,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中主要采用IgM检测和PCR检测两种检测方法,诊断准确率较高[6]。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表现十分复杂,肺外系统非常容易被累及,及时诊断治疗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冉庆国,雷琅嬛,丁洁,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20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03):389-390+405.
[2]刘新荣,郭祥,朱永生,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341例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08):1185-1187.
[3]徐慧香,张慧燕,车大钿,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0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01):51-52.
[4]罗征秀,符洲,刘恩梅,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95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05,(08):1208-1209.
[5]蒋健飞,赵德育.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及肺外并发症特点(附199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药,2010,14(11):1320-1321.
[6]赵军,文红,李艳秋,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612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01):56-5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38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