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所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20例采用健康教育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例采用健康教育后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在饮食知识、咳痰知识、氧疗知识、用药知识、生活知识以及健康知识总分中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教育;护理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汪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3):333,335.
0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疾病,该病主要是气流阻塞为主要病理特征。该病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随着病情的发展很容易出现肺心病与慢性呼吸衰竭的症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1]。在该病的临床治疗中,通常需要辅以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促使患者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本次研究了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析了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为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患者。其中,对照组20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8例,患者的年龄在61~82岁;平均(62.64±8.58)岁;研究组20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7例,患者的年龄在63~80岁;平均(63.59±7.61)岁;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资料中可以进行对比。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
(1)一般项目:首先需要对患者饮食进行详细指导,让患者多食低碳水化合物,避免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导致酸中毒的情况;其次,还需要注意尽量使用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但要避免食用导致痰液变稠、影响排痰的奶制品;同时,还需要让患者了解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重要性。对患者进行积极的运动宣教工作,鼓励患者多进行适度的运动;(2)咳痰指导:告知患者正确的咳痰体位,让患者注意保持屈膝高枕右侧卧位,随后将患者床头抬高30°,将软垫垫在患者的右肩背下,左手自然放在胸前。咳嗽时首先需要进行深呼吸运动,于吸气末张口并收紧腹部将舌头伸出性浅咳嗽数次,以此来将痰液排至咽部;随后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进行拍背,促进痰液的快速排出;(3)氧疗指导: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告知患者氧疗的重要,尤其是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让患者主动配合氧疗。此外,必须要严格遵循医嘱设置氧流量,在患者氧疗期间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与症状变化情况;(4)用药指导:采用一对一口述、发放宣传手册、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详细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以及遵医服药的重要性。其次,护理人员需要制作有趣的小视频,帮助患者普及用药的方法、注意事项,并告知患者用药的剂量,对于年级较大的患者,可以将用药方法写在纸上并贴在药品上;(5)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需要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避免在空气质量较差的环境中长时间停留,并提醒患者戒烟、戒酒、注意保暖、加强自身的锻炼,以此来避免疾病的复发。
1.3评定标准
采用自拟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其中主要包含了饮食、咳痰、氧疗、用药以及生活知识,每项总分均为20分,得分越高,则表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越好[2]。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s)和(%)进行观察指标的计量和计数,通过t值和2检验资料,结果满足P<0.05,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在饮食知识、咳痰知识、氧疗知识、用药知识、生活知识以及健康知识总分中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随着慢阻肺患者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肺功能在受到损伤的同时运动耐受量也会逐步降低,不但使得患者劳动能力减弱,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均造成了严重的威胁[3]。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不但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还需要患者注重自身的生活习惯,做好疾病的防护工作。因此,现阶段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被广泛应用于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与传统护理方式不同,这种护理方式将护理的中心由医嘱转变为患者,注重于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通过健康宣教,能够让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与注意事项,促使患者注重自身的行为规范,采用正确的饮食方式,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与自护能力;通过咳痰指导、氧疗指导以及用药指导,能够让患者充分了解咳痰的方式方法,进而有效帮助患者进行咳痰[4]。同时,也能够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用药方式,了解各项药物的作用与功能,通过将药物剂量写在药品上,也能够有效避免年龄较大的患者出现忘记服药或忘记药物剂量的情况,确保患者用药的正确性;而通过出院指导,则能够告知患者出院后在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促使患者在生活中依旧能够注重自身的行为,以此来避免疾病的复发,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5]。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在饮食知识、咳痰知识、氧疗知识、用药知识、生活知识以及健康知识总分中显著高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P<0.05);由此也能够表明,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于疾病与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而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
综上所述,相比于常规护理干预,建立教育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了解程度,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葛引观,张慧,徐黛玉.吸入剂方言视频在基层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15(16):58-60.
[2]孙娟,王佳,纪秉文.基于创新扩散理论框架的系统健康教育在稳定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4(08):135-137.
[3]丁芸,沈春萍,夏萍.视频结合回馈教学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锻炼[J].护理学杂志,2017,9(15):57-58.
[4]韩春燕.有氧运动联合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2018,19(06):63-64.
[5]谭春苗,周向东,伊焕英.出院计划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8,33(07):99-10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