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对眩晕急诊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急诊的100例眩晕患者进行中医辨证疗法的治疗效果研究,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取中医辩证疗法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眩晕症状的改善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等。结果治疗结果显示,采取中医辨证疗法进行治疗的实验组患者,眩晕症状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西医疗法,中医辨证疗法对于眩晕急诊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辨证;不良反应;急诊;眩晕;西医疗法
本文引用格式:张智真.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在急诊眩晕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5):160.
0引言
急诊眩晕是近些年来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而且呈现出了年轻化的趋势。急诊眩晕患者通常会伴有恶心、出汗、呕吐等症状,影响到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临床上以往经常采取西医疗法对急诊眩晕患者进行治疗,但通常会产生一系列药物不良反应[1],且患者病情容易反复发作。随着中医水平的不断发展,中医辨证疗法逐渐应用到了急诊眩晕的治疗过程中,而且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对我院自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00例急诊眩晕患者分别采取中医和西医疗法进行治疗,以研究中医辨证疗法对急诊眩晕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急诊的100例眩晕患者进行中医辨证疗法的治疗效果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眩晕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实验组50例眩晕患者中,男25例,女25例。两组眩晕患者资料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2组眩晕病人入院后,应当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包括避免患者接受刺激、进行卧床休息等[2]。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药物进行治疗,口服倍他司汀(河南中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41023380)进行治疗,4-8 mg/次,3次/天,以4周为1个疗程。实验组急诊眩晕患者则在采取中医辩证疗法进行治疗,依据中医辨证方案对患者类型进行分型,并制定具体的中医辩证治疗方案[3]。
1.3疗效判定标准。对急诊眩晕患者进行治疗后,应对患者眩晕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治疗有效率的判定标准为显效:患者的眩晕症状基本消失,可以进行正常生活和工作;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眩晕、头昏等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无效: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并未得到太大改善,甚至有加重趋势。
1.4统计学分析。数据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并进行t与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眩晕患者经过治疗,眩晕、头昏等症状均有一定改善,但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要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详情见表1。
3讨论
眩晕并不是疾病,而是某些疾病的综合症状,引起眩晕的疾病涉及耳鼻喉科、骨科、内科及眼科等多个临床科室。绝大多数在一生中都会经历眩晕,眩晕可分为假性眩晕和真性眩晕[4]。一般来说,眩晕的发作并没有先兆,而且有些诱因并不明确,所以在发病初期并没有良好的干预手段。
以往临床中多采取西医药物对眩晕患者进行治疗,其中以维生素、镇静药物较为多见,虽然西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而且西药往往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副作用,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近些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辨证疗法在改善眩晕症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采取辨症疗法对患者进行诊治,效果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此外急诊眩晕患者应当在饮食和工作方面做好劳逸结合,保持心态平和,平日多加锻炼。
本研究对眩晕患者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根据不同类型制定针对性药物治疗策略,可以显著改善眩晕的干预,促使症状改善,并有利于患者恢复正常生活[5]。本次实验的研究结果也表明,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其眩晕症状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P<0.05。本研究证明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对眩晕患者效果明显,还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少等多种优点,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蒋娟,赵树琴,封爱婷.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中医药,2014,27(3):122-124.
[2]丁秀梅.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光明中医,2016,31(16):2409-2410.
[3]陈达祥,梁庆华.颈椎手法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3,8(05):549-551.
[4]彭天托,李秀兰.中医辨证治疗急诊眩晕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16):159-160.
[5]魏凤琴.探讨急诊眩晕病的中医辨证治疗[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22):220-2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