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06 11:39:5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析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对其临床影响及推广价值。方法选择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每组30例,分为常规组与优质组,对应常规慢性精神分裂症护理、慢性精神分裂症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相关数据优劣性。结果在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末对两组患者应用ITAQ对其治疗依从性进行检测,优质组患者所得数据评价更具优越性(P<0.05);治疗后8周末对患者生活质量应用SF-36进行检测,提示优质组患者各项数据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提高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保障患者顺利回归社会生活,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精神分裂症;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

本文引用格式:金明姬.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4):347,351.

0引言

慢性精神分裂症具有迁延难愈的特点,患者无论生活自理能力、社会功能方面均有缺陷,日常生活状态相对懒散,因此难以保障生活质量[1-3]。本院近年来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效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笔者所在医院精神科2017年至2018年收治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随机从该群体抽取60例。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19~63岁,平均(36.7±5.4)岁;病程2~14年,平均为(7.3±2.4)年。数字编序后随机每组30例分为常规组与优质组,对组间数据分布情况应用统计学软件处理以了解是否满足作为对比研究数据条件,提示P>0.05,可做对比。

1.2干预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精神分裂症对症治疗,常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家属交流、药物监督等常规护理措施。优质组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健康宣教。为每一位患者发放心理治疗师、临床治疗师制定的慢性精神分裂症基础知识手册,为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每间隔一段时间便组织讲座告知患者诱发精神分裂症的原因、典型临床表现、治疗方案、诱发疾病再次发作原因、用药应该注意事项等,每次教育时间约为0.5h[4]。②音乐治疗。为患者进行药物或者其他针对性治疗前几分钟通过音乐手段使其身体和精神放松,指导语的刻意引导之下配合深呼吸、全身肌肉分段放松方式以达到松弛效果,然后可为患者进行音乐治疗,治疗时间约为0.5h,每周3次[5]。③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与音乐治疗采取相同方式进入放松状态,等患者全身进入放松状态后为其尽心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时间约为0.5h,每周2次。④支持性心理治疗。对于患者的诉求保持耐心、友善的态度倾听,对患者合理需求尽可能满足,在交流过程中通过语言达到鼓励、安慰效果,启发患者以积极心态面对疾病,合理疏导负面情绪。

\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以及接受治疗后8周末对两组患者应用ITAQ(自制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检测其治疗依从性,评分的等级在0~2分,共有11个项目,其中0分提示毫无自知力,1分提示存在部分自知力,2分提示自知力良好,总分为22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接受治疗的配合度越良好。

在治疗后8周末对患者生活质量应用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进行检测,包括自理功能、躯体症状、社会功能以及心理功能,所得分数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差。

1.4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使用SPSS20.0做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依从性


在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末对两组患者应用ITAQ(自制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对其治疗依从性进行检测,优质组患者所得数据评价更具优越性(P<0.05),详情请见下表1。


\

 

2.2生活质量

治疗后8周末对患者生活质量应用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进行检测,提示优质组患者各项数据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

3讨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单纯应用药物治疗效果相对低下,因此通过护理手段来使得患者社会功能恢复并提升生活质量有重要价值[6]。

优质护理模式是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护理理念,在本文研究当中可知相对于配合常规护理模式,给予优质护理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无论社会功能或者生活质量数据均有显著优越性。心理疏导交流过程中提升患者社交的自信心,让患者对社会活动产生兴趣,抑制各种不良行为,这也对于保障治疗、护理干预配合有重要价值,通过各项护理模式最终让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情况得到纠正,且优质护理干预能够让患者保持足够的精神活力,积极性得以调动,逐渐消除各种悲观情绪。

综上所述,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改善其治疗配合度,提高生活质量,保障患者顺利回归社会生活,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小林.Orem自护模式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7):948-949.
[2]王微.慢性精神分裂症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探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7):301.
[3]江明.日间照料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护理中应用效果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2):390-392.
[4]于喜蓉.整体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3):251-252.
[5]刘金秋.优质护理服务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和康复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115-116.
[6]姜建茂.强化式护理在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6):532-5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52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