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评价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青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青年脑卒中患者18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94例、对照组9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治疗原发病和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治疗依从性、心理状况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心理状况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有效地提高青年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得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知识有很高的掌握度。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青年脑卒中;护理;依从性
本文引用格式:刘英.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青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190-191.
0引言
青年脑卒中一般指年龄≤45岁的卒中[1],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情况的改变,国内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发生率逐渐增高,国内报道,青年脑卒中约占脑卒中患者的9.77%[2]。青年人一旦发生脑卒中,不仅影响工作和生活,还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医护一体化模式是指主治医生与责任护士共同参与对患者进行深入健康教育指导[3],本科将此方法应用于青年脑卒中患者,效果良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本科住院的青年脑卒中患者187例,其中男性128例,女性59例。年龄24-45(34.02±7.49)岁。学历:大专及以上99例,高中68例,初中及以下20例。卒中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并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制定的卒中诊断要点[4]。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94例,对照组93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年龄为45岁及以下[1];②意识清晰,有明确的诊断结果;③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在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①意识模糊,合并有精神障碍或是认知障碍的情况;②有抑郁病史、精神病史或是聋哑人;合并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障碍。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包括:责任护士为自己分管床位患者提供包括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专科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整体护理服务。与主管医生配合,负责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病情,根据护理级别及患者的个体性进行护理。观察组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具体如下:
1.2.1医护一体化管理小组的建立
管理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来担任,管理小组成员由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组成,将小组成立的意义讲明确,各个成员之间要互相协调工作,有明确的分工,以保证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科内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搜集有关青年卒中治疗及护理的最新知识,结合科室收治的患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内容。由组长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知识及技能考核,并记入到绩效中。
1.2.2医护一体化的实施
1.2.2.1医生护士共同查房
周一到周五有主管医生、责任护士以及上级医生、护士长共同查房,而周六、周日则安排值班的医生与责任护士一起进行查房。在查房的过程中应做好患者的交接工作,了解青年患者的疾病变化情况,经过治疗所取得的效果,了解到患者的遵医情况,掌握好患者的心理动态及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对于护理的难点与重点应有针对性地提出,并听取医生的建议。
1.2.2.2医生护士共同参与制定护理计划
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与主治医生共同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评估,检查身体,并提出有效的诊疗方案及护理计划。
1.2.2.3医生护士共同参与患者的宣教
医生负责患者的治疗工作,向患者介绍青年卒中的病因、高危因素、诱因、临床症状、体征、病程、治疗方法、药物的副反应、用药的注意事项、康复锻炼的步骤及方法等[5]。
心理问题原因源于角色的专变(健康人群转变成病人)和疾病致残[6]。在接触患者期间,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疏导,以免患者长时间在不良的情绪下而加重病情。
告知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应遵医嘱,让他们懂得有良好的遵医行为对于疾病的治疗与恢复是非常重要的。鼓励患者能够自己进行病情管理,能够做好自我护理,学会血压、血糖变化的观察方法,一旦发现异常后应及时就诊[7]。
1.3观察指标比较
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疾病知识掌握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的软件为SPSS16.0,产生的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并行t检验,而计数资料则使用(%)表示,并行2检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使用P<0.05表示。
2结果
2.1患者对治疗依从性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患者心理状态情况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出院时患者的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的降低幅度更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患者对脑卒中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对脑卒中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医护一体化模式是由医生和护士组成医护小组,共同分享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共同负责患者的诊护过程,做到协调沟通、决策实施和责任分担[8]。该模式相比以往的传统模式有更大的优势。目前,青年卒中疾病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治疗也成为医疗界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为了使青年卒中患者能够收到良好的康复效果,应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通过本研究表明,在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过程中,让青年卒中患者对其疾病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调动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减少不良心理障碍,增加其自信,帮助其面对现实,同时建立了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刘伟,冯军,王芳,等.连续心理护理干预在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4,6(5):625-627.
[2]张新红.青年脑卒中患者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1):139-140.
[3]李金学.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在胸心外科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31):12.
[4]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5]汪永娟.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6):129-130.
[6]马俊梅.个体化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J].包头医学,2016,40(1):45-46.
[7]严薇,仇一骏,杜娟.健康教育及综合干预对提高社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评价[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20):90-92.
[8]刘伟,陈海花,张岚,等.全程健康教育在首次住院青年脑卒中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9):661-66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