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系统护理对于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出我院在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采用常规护理的33例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将其作为A组,另选出在此基础之上采用系统护理的33例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将其作为B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结果。结果B组患者在护理后其护理效果优于A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而言,在运用系统护理后,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其护理最终的质量与效果得到提升,可推广。
关键词:胺碘酮;室性心律失常;系统护理;效果;心力衰竭;影响因素
本文引用格式:刘爱琴,沈燕.系统护理对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应用效果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8):278+280.
0引言
心力衰竭指的就是因为各类因素而引发的心脏损伤或是功能减退,从而阻碍到射血、心室充盈等的综合征,其已变成了十分关键的公众卫生问题。而胺碘酮能够十分良好地控制并防范室性心律失常,然而,其较易引发许多不良反应,所以,对患者开展高效的护理也十分关键[1]。本文主要就对比与分析了系统护理与常规护理对于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作用与效果,并将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出我院在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采用常规护理的33例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将其作为A组,另选出在此基础之上采用系统护理的33例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将其作为B组。A组中男25例,女8例;其年龄在44-80岁,平均(62±12.93)岁。B组中男26例,女7例;其年龄在45-81岁,平均(63±13.85)岁。对比两组各项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P>0.05),可深入研究。
1.2方式
1.2.1A组:对患者施予常规的护理:注重监测心率、呼吸、血压等相关情况;告诉患者科学服用药品的相关方法、所需注重的各事项等。
1.2.2B组:对患者施予系统护理:
(1)病房方面的干预:每天医护人员要对病房实施打扫与消毒等,并注重定时开窗进行换气,进而给患者构建干燥且干净的病房条件与环境。同时,为了保障病房中的宁静,医护人员应减少说话、关窗、走路等所产生的噪声。对于探访的总数与时间等给予确定的规定,以保证患者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
(2)心理方面的干预:医护人员要与患者间构建十分平稳的护患关系,并给患者解释心力衰竭伴发室性心律失常有关的知识、治疗方法、所需注重的各事项等,辅助患者准确地应对病症,减退身心负担。对患者多给予抚慰与激励,让其能够感受到注重与尊重,进而与医护人员间更为良好地进行协作。
(3)服药方面的干预:医护人员在辅助患者服药以前,细致核实其相关信息,比如,药物名称、用量、姓名等。在核实准确后,增强对穿刺部位中的皮肤色泽、温度等进行监测,以方便能够在产生异常后,立即开展处理。
(4)进食方面的干预:依据患者进食、病情等相关情况,为其制订出个性化的进食规划,嘱咐患者应少油、少盐,并多吃各类瓜果蔬菜。
(5)出院方面的干预:依据患者的康复程度以分配其出院,并告诉患者定时回院进行复治。
1.3指标观察。估计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护理效果:显效:各临床表现与症状等都完全消退,病情得到极大地改善;有效:各临床表现与症状等都有所减缓;无效:各临床表现与症状等都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是有所加重;总有效率即为显效率与有效率相加之和。
1.4统计学分析。将本研究所收集的数据录入到SPSS 19.0统计软件中,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代表。P<0.05,表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B组在护理后其总有效率即为96.97%,高于A组即为84.85%(P<0.05),见表1。
3讨论
心力衰竭指的就是临床中十分普遍的高危病症,患者较易伴发其余病症,比如,室性心律失常等,预后不够理想,且较易产生死亡。所以,医护人员应对这类患者开展高效且科学的治疗[2]。现阶段,对于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而言,临床中大多对其运用抗心律失常药品,以促进心肌供血得到最大限度地改善,而在这其中,胺碘酮指的就是运用十分普遍的抗心律失常药品,其能够延展心肌组织中所具有的动作电位与其有效的不应期,以辅助心肌供血得到改善,最终,得到十分良好的治疗质量与效果。同时,对患者实施高效的护理干预,对于保障治疗的质量与效果来说也十分关键[3]。现阶段,系统护理在临床中逐步得到了大量地运用,其指的就是一种新兴的护理方法,这一护理注重从服药方面的干预、心理方面的干预、进食方面的干预等各个方面对患者实施护理,加之医护人员自己的各类经验,并联合患者各项身体情况,在给患者给予适宜住院条件与环境的同时,对患者给予激励与抚慰,不但能够更为良好地减缓患者所具有的身心负担,还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各类并发症的产生,其护理最终的质量与效果对比常规的护理而言都更为良好。
本研究的结果提示了以下的结论,B组患者在运用系统护理后,其护理效果,优于运用常规护理的A组患者
(P<0.05)。
总之,对于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而言,在运用系统护理后,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其护理最终的质量与效果得到提升,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永红.基于医院整体护理延伸服务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况、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34):94-98.
[2]郝春颖,黄园园.胺碘酮、普罗帕酮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变异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6):1328-1330.
[3]高峰.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配合[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7):152-15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