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心理护理对口腔颌面外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03 16:03: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对口腔颌面外科恶性肿瘤患者开展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口腔颌面外科恶性肿瘤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常规组(n=30)。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同时接受强化心理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口腔颌面外科恶性肿瘤患者开展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关键词:恶性肿瘤;口腔颌面;心理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阳琼,童国勇.心理护理对口腔颌面外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8):302-303.

0引言

口腔颌面外科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其不仅会造成外观畸,还会影响其功能,患者会因此遭受巨大心理压力,并出现严重生活质量降低[1]。因此,针对口腔颌面外科恶性肿瘤患者不仅要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更应当开展科学护理,以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升生活质量[2]。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外科恶性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部分患者开展强化心理护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口腔颌面外科恶性肿瘤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常规组(n=30)。纳入标准:满足口腔颌面外科恶性肿瘤临床诊断标准;19-70周岁;知情并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存在其他恶性肿瘤;合并其他严重基础性疾病;存在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常规组包括女8例、男22例;年龄20-70岁,平均(44.8±11.7)岁;其中大学学历10例,中学学历16例,小学学历4例。实验组包括女7例、男23例;年龄21-70岁,平均(44.9±11.5)岁;其中大学学历11例,中学学历16例,小学学历3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

 
1.2方法。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同时接受强化心理护理,主要内容包括:①强化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强化和患者沟通,以诚恳、和蔼、亲切的态度对待患者。交流过程中应准确把握患者心理,对其存在心理问题及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依据患者家庭背景、性格等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为其提供宣泄情绪的机会。为患者介绍成功治疗案例,帮助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有效配合。②构建良好的治疗环境:护理人员应定期为病房通风换气,并将病室温度、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依据情况为病房配置绿色植物,并张贴风景优美的画作。另外还应对病区人员流动进行控制,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的治疗环境,使其能够获得充足的休息。③引导家属积极配合:患者心理会受到家属言行的影响,其良好情绪具有安慰和支持患者的作用,护理人员应向家属开展保护性医疗宣教,让其认识到患者心理状况会受到自身情绪的影响,并在患者治疗过程中保持沉着、冷静的情绪。同时引导患者家属在情感、生活、经济等方面多多支持患者,使其感受到周围的关爱。④强化宣传教育:患者心理状态与对疾病的认知、态度息息相关,护理人员应通过一对一宣教、播放视频、发放健康手册等方式进行健康宣教,使其对其中形成全面认识,避免产生不必要疑虑,保持积极乐观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引发负性情绪。

1.3观察指标。应用SAS、SDS量表评估两组焦虑、抑郁情绪,分值越高则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应用QLQ-C30量表评估两组生活质量,主要对患者角色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等进行评估,分值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数据见表1。

\
 
2.2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实验组患者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数据见表2。


\

 
3讨论

颌面恶性肿瘤临床发病率较高,主要采取手术方法治疗。口腔颌面部各器官毗邻紧密,解剖结构复杂,所以该区域恶性肿瘤累及范围较广,会对外观和生理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并引起心理、进食等障碍,最终造成生活质量严重降低。因此,临床中针对口腔颌面外科恶性肿瘤患者不仅要开展有效治疗,更应当进行科学护理,以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3]。相关研究认为,针对口腔颌面外科恶性肿瘤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可提升患者心理应激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4]。

心理护理中,护理人员能够依据患者存在心理问题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使其负性情绪得到有效纾解,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和治疗。同时还能够强化患者对疾病的认识,避免其产生不必要疑虑[5]。另外还能够引导患者家属在情感、经济、生活等方面多多支持患者,让其感受到来自周围的关爱,形成正确的自我价值认同[6]。最后,护理人员还通过构建良好的治疗环境,帮助患者获得充分的休息和放松身心,进而在治疗中积极配合[7]。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可见,针对口腔颌面外科恶性肿瘤患者开展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蕾.探讨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护理措施[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1(8):102-103,106.
[2]张志秀,王新兰.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09(12):78-80.
[3]潘丽珍,郑晓燕,赵芳榕.心理护理对口腔颌面外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2):171-173.
[4]谢文娟.康复外科在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2(16):92-94.
[5]顾云.口腔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J].健康必读,2018,11(27):124.
[6]喻磊,邱敏.口腔颌面外科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6,12(9):342-343.
[7]王海霞,石志坚.26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体会[J].农垦医学,2016,38(3):258-26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32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