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1 09:49:3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诊治的90例慢阻肺患者均分纳入常规组和探究组各45例,前一组施予患者常规的护理,后一组施予完善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改善情况。结果探究组患者的氧疗依从率91.1%、服药依从率93.3%、饮食依从率95.6%、康复训练依从率97.8%均依次更优于常规组患者的73.3%、75.6%、66.7%、77.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氧疗、服药、饮食和康复训练依从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采纳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慢阻肺;治疗依从性

本文引用格式:杨阳.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2):357.

0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简称为慢阻肺(COPD),属于既常见又棘手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大多数患者病情容易反复,可形象描述为“屡犯屡治、屡治屡犯”,由于慢阻肺会对呼吸功能造成巨大的伤害,每发作一次都可对肺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发作严重可有通气障碍出现导致呼吸衰竭,最终可能危及患者生命[1]。慢阻肺常见病多发于老年群体,由于老年群体身体各项机能均有衰退并有基础性疾病,因此在治疗的同时护理的干预也同等重要。本文特此探究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并将取得研究结果进行整理、总结和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研究对象为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我院诊治的慢阻肺患者共90例,将其信息录入电脑后归入常规组(n=45)和探究组(n=45),同时已将严重精神疾病、研究依从性差、严重肝肾功能损伤者排除在外。其中常规组(男25、女20)患者年龄42-73岁,年龄中值(54.6±4.8)岁;探究组(男26,女19)患者年龄41-74岁,年龄中值(54.7±4.9)岁。研究细则告知组内患者和家属后均自愿签署同意书参加,二者基线资料比较,存在可比性(P>0.05)。本次研究已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慢阻肺相关病理诊断标准。

\

 
1.2护理方法

探究组患者均接受完善的护理干预:①入院宣教:告知患者慢阻肺相关的知识(慢阻肺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影响因素),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给患者详细耐心讲解,确保每位患者对病情做到心中有数,并在治疗阶段能有效避开影响治疗效果的不利因素,为后期的治疗护理顺利工作打好基础。②用药指导:告知患者服药的时间、剂量、注意要点(用显眼字迹进行标识,并为记忆力较差的患者设计用药小台历,服药后以√标记),叮嘱患者要严格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在服药期间出现任何不适要及时反映,并及时采取解决措施,让患者更安心[2]。③心理呵护:慢阻肺的病程较长,疾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困扰,心理难免有负面情绪出现,在护理中要注重患者的言语、神态,避免患者出现焦虑,从“四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出院)理念出发介入心理疏导,注意语言柔和、态度和善,使患者愿意交流,从而转移疾病本身的注意力。期间多举例院内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以更好的状态接受治疗。④饮食干预:了解患者的日常饮食习惯后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保证患者摄入充足的热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避免每日摄入过多的盐导致患者体内水分流失,同时多搭配鱼类、豆类、香蕉、油菜等食物给予患者补钙(维持骨骼、肌肉的结实性),保证每天摄入充足的水分(8-10杯水,含牛奶或饮料),提醒患者食用不要过饱,避免发生呼吸困难[3]。⑤康复训练:待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后,尽早引导患者进行肺部康复训练,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法(控制呼吸频率)、高声朗诵和歌唱等,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常规组患者接受治疗阶段需要的常规护理如:入院接待、安排病房、体征监测、病房卫生环境护理以及复查时间的告知。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①氧疗依从;②服药依从;③饮食依从;④康复训练依从等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展开借助SPSS 20.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并进行加强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s)、(%)进行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比较分别以t和2来检验,P<0.05为统计学意义构成。

2结果

探究组患者的氧疗、服药、饮食、康复训练的依从率分别为:91.1%(41/45)、93.3%(42/45)、95.6%(43/45)、97.8%(44/45),常规组患者的依次分别为:73.3%(33/45)、75.6%(34/45)、66.7%(30/45)、77.8%(35/45),组间对比探究组更佳,P<0.05。

3讨论

疾病的康复取决于治疗,治疗效果则取决于患者的依从性,患者的依从程度与护理密切相关。由于慢阻肺患者在遭受疾病长期折磨,对疾病的认知度较低,在就医治疗的方向感和自信心均不强,若不能有效的方式进行干预,患者很可能会出现破罐子破摔的治疗局面,既影响治疗效果也不利于预后。本研究分别从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心理呵护、饮食干预和康复训练等多维度对患者展开护理干预,加强患者疾病知晓度的基础上,以更专业、更科学、更专注的服务态度在患者的治疗阶段、心理困惑阶段、康复阶段进行合理的指导,并学会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沟通时引起患者共鸣,不断增加患者的信任感,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本研究数据显示:探究组患者的氧疗依从率91.1%、服药依从率93.3%、饮食依从率95.6%、康复训练依从率97.8%均依次更优于常规组患者的73.3%、75.6%、66.7%、77.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慢阻肺患者实施完善的护理干预,可以从患者的认知上扭转一些错误或有偏差的认知,以更正确的态度接受治疗,期间的心理呵护可以起到催化的作用,让患者感受真切的关怀,促进医患关系,更愿意听从医生的建议、配合护士的工作,保证愉悦的心情;在康复训练中肺功能得以不断改善,进而提高了生活质量。

\

 
综上所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氧疗、服药、饮食和康复训练依从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采纳推广。

参考文献

[1]丁文珍.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4):92.
[2]任红梅,赵旭明.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心理医生,2015,21(17):209-210.
[3]李岩.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2):175-17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23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