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护理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12 14:18:5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施以系统性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影响。方法择取的54例临床资料为本院2018年7月至2018年9月期间医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以其接受的护理方式将其均分为参照护治组27例患者和分析护治组27例患者。给予参照护治组患者行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给予分析护治组行传统的常规护理联合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分别通过视觉模拟(Vas)评分及调查问卷形式,对比分析护理实施前后,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对比分析相关指标,护理实施前,两组各观察指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护理实施后,分析护治组患者各项指标明显改善,优于参照护治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施以系统性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病症,有效地降低其疼痛程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该护理方式的有效运用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类风湿关节炎;护理效果;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陈琳琳.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5):226-227.

引言

类风湿关节炎在临床属于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症具有难以治愈、反复发作、致残率高等特点[1]。因此,在给予患者治疗的同时,辅以系统性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病症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探讨分析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施以系统性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影响。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择取的54例临床资料为本院2018年7月至2018年9月期间医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以其接受的护理方式将其均分为参照护治组27例患者和分析护治组27例患者。所选患者均无严重的肝、脑、肾、心等重要脏器疾病。如下表1所示,两组患者鉴谅档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


1.2护理方法

治疗方法[2]:两组患者均接受西药(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联合中药治疗。

参照护治组[3]:给予所有患者行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主要措施为常规护理及传统健康宣教。

分析护治组:给予所有患者行传统的常规护理联合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模式。主要措施为:一是给予患者宣讲相关疾病知识[4]。护理人员需耐心详细地解答患者疑问,所进行的讲解需充分考虑患者的文化水平,实施有针对性的讲解类风湿关节炎病症机理、发病原因、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并评估患者预后情况、掌握疾病相关知识程度等。二是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健康指导[5]。患者长期受关节疼痛的困扰,心理上产生的不良情绪极为严重,甚至导致其对生活失去信心,严重影响治疗的效果,这时给予患者以心理上的指导,对于缓解或消除患者心理压力,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三是饮食与日常生活指导[6]。一方面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营养饮食食谱,嘱咐患者控制好体质量,多食用并合理搭配含矿物元素、维生素及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防止体重增加而使关节负荷增大;另一方面指导患者养成早睡早起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指导患者每天起床后,通过热敷促进僵硬的关节血液循环,以提高生活质量。四是运动与锻炼指导[7]。促进患者康复的重点即是合理的功能锻炼,特别是对患者疼痛症状的有效减轻具有生要作用。分三个时期进行功能锻炼,即①急性期:这一时期切忌过度运动,以防加重病情。嘱咐患者务必免受潮湿与寒冷刺激,注意休息,可通过适量的热敷、热浴及推拿等理疗方法,促进关节肌肉松弛,从而使水肿和血肿快速被吸收。②亚急性期:这一时期可加强关节的活动度,指导患者进行关节操训练,以锻炼肌肉能力,维持和改善关节与肌肉功能。③慢性期:这一时期主要是指导并纠正患者错误的运动姿势,以避免给关节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并指导患者安排好工作,保证休息时间。五是出院指导。嘱咐患者适度活动病变关节,注意合理饮食,严禁烟酒及海鲜等,同时注意保持个人卫生。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估标准

(1)观察评估护理前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主要指标为:显效、有效、无效。(2)观察分析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通过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评估。主要指标为:SAS和SDS评分70分以上为重度;SAS和SDS评分60-69分为中度;SAS和SDS评分50-59分轻度。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计数资料及计量资料所涉及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P<0.05,表明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评估护理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从表2可见,接受护理干预后,分析治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96.30%)较参照护治组患者(77.78%)明显更好一些,且P<0.05,表明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有统计学意义。

\


2.2观察分析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

从表3可见,接受护理干预后,分析治护组患者心理状况改善情况较参照护治组患者明显更好一些,且P<0.05,表明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有统计学意义。


\


3讨论

从以上分析探究可见,类风湿关节炎在临床上属于一种长期慢性炎症,且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从目前国内外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方式看,已逐步由传统模式转向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模式。

本次分析探究发现,与传统的常规护理相比,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更利于患者预后康复,特别是对于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程度,提高患者临床治愈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施以系统性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病症,有效地降低其疼痛程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8]。该护理方式的有效运用,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丽伟.探究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02):192-193.
[2]努尔阿米那·艾尔肯,夏热皮古丽·艾尔肯.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效果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01):114.
[3]王颖颖.功能锻炼联合延续性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9):216-217.
[4]张婷.人性化特色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7):123.
[5]罗英,曾肃英.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心理分析及临床护理要点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9):144-145.
[6]杨坤琴.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7):250,256.
[7]白玉梅.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0):7844.
[8]谷月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3):2561-256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55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