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临床观察医用臭氧关节腔注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疼痛的疗效。方法 通过随机分组方法将 80 例分为A、B 两组,每组 40 例。A 组用医用臭氧 10mL(浓度为 30ug/mL)行关节腔注射,1 次 / 周,连用 3 周;B 组用曲安奈德 2mL 关节腔注射,1 次 / 周,连用 3 周。治疗前后使用 VAS 及关节超声评估疗效。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VAS 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 1、4 周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患者分别与本组治疗前后关节超声滑膜内血流信号评级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超声滑膜内血流信号评级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医用臭氧关节腔注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病变近期临床疗效良好,副作用小,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医用臭氧;关节腔注射;类风湿关节炎
0引言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以关节肿胀、疼痛,及进行性破坏为主要临床表现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基本 病理改变为滑膜炎、血管翳形成,并逐渐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 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膝关节滑膜是人体关节中最大的滑 膜,RA 患者常常累及膝关节病变,由于血药浓度达到膝关节相对 较少,故临床上 RA 累及膝关节病变者常常迁延难治及反复发作。近年来研究显示,医用臭氧具有强大的抗炎、止痛功能,并且副作 用低,已经广泛运用于膝骨关节炎疼痛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因 此本文探讨医用臭氧关节腔注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疼 痛的疗效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 2017年3 月至 2018年3 月我科收治的 RA 患者 80 例。纳入标准:(1)符合 1987 年美国医学(ACR)分类标准或 2010年美国医学会 / 欧洲抗风湿病联盟(ACR/EULAR)分类标准;(2)膝关节压痛;(3)病情处于轻中度范围,即 2.6
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关节腔注射
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位,屈膝 90°,取外侧膝眼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取 1% 利多卡因皮下麻醉后穿刺,至针尖有落空感说明进入关节腔,然后取药物进行灌注,若有关节腔积液予抽出。A 组取医用三氧 20mL,浓度为 30ug/mL 注入,医用臭氧使用德国赫尔曼臭氧治疗仪采用纯氧下生产,现取现用;B 组取曲安奈德 2mL注入,规格 5mL:50mg。均为 1 次 / 周,连续 3 周,均由同一个医生完成操作。本实验进行双盲研究,受试者及研究者均不知道采用 哪种药物进行关节腔注射,只有关节腔操作者知晓受试者所采用 的药物进行关节腔注射。
1.2.2关节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GE MEDICAL SYSTEMS;规格: VENUE50,应用高频线阵探头,频率为 8-12MHz。关节超声操作 [1]:受检者取卧位,腿部伸直,充分暴露膝关节,超声探头置于 内、外侧髁平行于膝关节长轴,股骨下端与胫骨上端之间,观测滑膜内血流情况。滑膜内血流信号分级 [2]:0 级:滑膜内无血流 信号;I 级:增生的滑膜内见点状彩色血流信号;Ⅱ级:增生的滑膜内见条状彩色血流信号,充盈面积不到滑膜面积一半;Ⅲ级:增生的滑膜内见条状丰富彩色血流信号,充盈面积为滑膜面积一半以上甚至被彩色血流信号充填。均由同一名超声科医生完成操作并记录。
1.3观察指标
1.3.1随访并记录治疗前、治疗后第 1、4 周患膝关节疼痛 VAS 评分;
1.3.2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第 4 周膝关节超声检查滑膜内血流信号分级。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 标准差( ±s)表示,采用 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 VAS 评分对比氧可改善关节滑膜炎症。
曲安奈德属于长效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临床上A 组、B 组治疗后第 1 周、第 4 周分别与本组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与 B 组治疗后第 1 周、第 4 周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 1)
2.2两组滑膜血流内信号分级的对比
A 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与 B 组治疗后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 2)
3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特征是滑膜炎症及异常增殖,滑膜细胞及滑膜组织中浸润的单核 / 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产生的大量促炎细胞因子,如 IL-1、IL-6、IL-17、TNF-α 等,并在关节腔低氧条件下,诱导滑膜细胞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形成血管翳并侵入软骨和骨,导致关节损伤,关节损伤又进一步引起炎症 加重,临床表现为关节肿胀、压痛,常用 VAS 评分进行疼痛评估。2010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 / 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已在新的 RA 分类标准中明确提出滑膜炎的诊断需以超声波或磁共振成像为检查依据。研究认为 [3]:高频肌肉骨骼超声能更早、更敏感地评估病情,其敏感程度类似于磁共振。RA 滑膜炎性改变使增生滑膜内新生血管形成,形成绒毛样结构,即血管翳,是超声检测增厚滑膜内血流信号的病理基础 [4]。本研究采用 VAS 评分及超声检测来观察医用臭氧关节腔注射治疗 RA 累及膝关节疼痛的疗效。
医用臭氧由医用臭氧仪采用纯氧制成,浓度可控,是纯氧和臭 氧的混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医用臭氧现已广泛运用于临床,显 示其具有良好的消炎止痛作用。目前国内外研究认为其主要机制为 [5-9]:(1)臭氧可调节多信号转导途径,如可抑制 IL-1、IL-6、 IL-17、TNF-α 等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局部炎症反应, 缓解关节肿胀、压痛;(2)臭氧半衰期为半小时,半小时后转化成氧气,改善关节低氧状态,增加组织供氧,抑制 VEGF 释放;(3)医用臭氧的强氧化特性,可与不饱和脂肪酸及液体产生过氧化氢、脂 质臭氧化物,并由此刺激机体产生过氧化酶,清除自由基,灭活神 经末梢释放的炎性化学物质(如 P 物质、磷酸酶 A2 等),从而起到镇痛作用。本研究结果提示,使用医用臭氧关节腔注射治疗 3 周后关节疼痛 VAS 评分较前下降,与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学意义, 说明医用臭氧可改善 RA 患者膝关节疼痛症状,并且超声检查治疗前后关节滑膜血流分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说明医用臭氧可改善关节滑膜炎症。
曲安奈德属于长效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临床上医用臭氧由医用臭氧仪采用纯氧制成,浓度可控,是纯氧和臭 氧的混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医用臭氧现已广泛运用于临床,显 示其具有良好的消炎止痛作用。目前国内外研究认为其主要机制为 [5-9]:(1)臭氧可调节多信号转导途径,如可抑制 IL-1、IL-6、 IL-17、TNF-α 等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局部炎症反应, 缓解关节肿胀、压痛;(2)臭氧半衰期为半小时,半小时后转化成氧气,改善关节低氧状态,增加组织供氧,抑制 VEGF 释放;(3)医用臭氧的强氧化特性,可与不饱和脂肪酸及液体产生过氧化氢、脂 质臭氧化物,并由此刺激机体产生过氧化酶,清除自由基,灭活神 经末梢释放的炎性化学物质(如 P 物质、磷酸酶 A2 等),从而起到镇痛作用。本研究结果提示,使用医用臭氧关节腔注射治疗 3 周后关节疼痛 VAS 评分较前下降,与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学意义, 说明医用臭氧可改善 RA 患者膝关节疼痛症状,并且超声检查治疗前后关节滑膜血流分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说明医用臭常用于关节腔注射减轻关节滑膜炎症,缓解关节肿痛,但由于其副作用,与软骨细胞内的受体结合后,能对细胞内结构产生影响,有可能导致软骨细胞同缩、坏死等不可逆性损伤;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还可诱发软骨基质合成严重不足,从而导致软骨结构性破坏,因此临床上糖皮质激素关节腔注射不能超过 3 次 / 年。本次研究显示,医用臭氧组与糖皮质激素组治疗 3 周后,患者关节疼痛 VAS 评分明显降低,两组 VAS 评分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超声检测滑膜血流分级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医用臭氧关节腔注射治疗 RA 累及膝关节疼痛的疗效与曲安奈德相当。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减少研究设计、实施上的偏倚,增加研究的科学性、 准确性,更能真实的反应医用臭氧与曲安奈德关节腔注射治疗的疗效分析。有研究认为,医用臭氧高浓度(50~70g/mL)时可导致组织结构破坏,中等浓度(20~30g/mL)时主要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低浓度(<20g/mL)时主要发挥增加氧供的作用 [10]。本实验使用医用臭氧控制在 30ug/mL 范围,经治疗的患者无不良反应, 说明医用臭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由于生产医用臭氧浓度在可控范围,因此关节腔注射没有次数的限定,这为临床上广泛使用带来便利。
国内外有较多的研究认为医用臭氧对于软组织疼痛、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具有良好的抗炎止痛作用,本实验提示医用 臭氧组治疗 RA 累及膝关节病变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并且可以减轻关节滑膜炎症,但是关节腔注射医用臭氧是否可抑制类风湿 关节炎关节滑膜细胞及血管翳的生长,进而可以防治关节破坏仍 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卓莉. 风湿性疾病的肌肉骨骼超声标准化操作及应用[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3.
[2]Hartung W,Kellner H, Strunk J, et al.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novel ultrasound score for large joint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one year of experience in daily clinical practice[J]. Arthritis care & research, 2012,64(5):675-682.
[3]Groves C, Chandramohan M, Chew NS, et al. Clinical Examination, Ultrasound and MRI Imaging of The Painful Elbow in Psoriatic Arthritis and Rheumatoid Arthritis: Which is Better, Ultrasound or MR, for Imaging Enthesitis?[J]. Rheumatology and therapy, 2017,4(1):71-84.
[4]Nguyen H, Ruyssen-Witrand A, Gandjbakhch F, et al. Prevalence of ultrasound-detected residual synovitis and risk of relapse and structural progression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in clinical remi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Rheumatology, 2014,53(11):2110-2118.
[5]Oakes JL, O’Connor BP, Warg LA, et al. Ozone enhances pulmonary innate immune response to a Toll-like receptor-2 agonist[J].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2013,48(1):27-34.
[6]Mikerov AN, Phelps DS, Gan X, et al. Effect of ozone exposure and infection on bronchoalveolar lavage: sex differences in response patterns[J]. Toxicology letters, 2014,230(2):333-344.
[7]Alexander-Savino1 CV,Hayden MS, Richardson C, et al. Doxycycline is an NF-κB inhibitor that induces apoptotic cell death in malignant T-cells[J]. Oncotarget, 2016,7(46):75945-75967.
[8]Clay CC, Maniar-Hew K, Gerriets JE, et al. Early life ozone exposure results in dysregulated innate immune function and altered microRNA expression in airway epithelium[J]. PloS one, 2014,9(3):e90401.
[9]Bocci V, Borrelli E, Zanardi I, et al. The usefulness of ozone treatment in spinal pain[J]. Drug design, development and therapy, 2015,9:2677-85.
[10]Smith NL, Wilson AL, Gandhi J, et al. Ozone therapy: an overview of pharmacodynamics, current research, and clinical utility[J]. Medical gas research, 2017,7(3):212-219.
《医用臭氧关节腔注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疼痛的疗效观察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315/20190315031037780.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