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在急性肾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3月太钢总医院收治确诊的急性肾梗死患者11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后对患者进行影像学诊断。结果①ct平扫:6例患者双侧肾脏形态、密度未见明显异常。2例左肾形态略增大。1例右肾形态略增大。2例显示双侧肾脏略增大。②ct增强扫描:单侧、双侧肾梗死分别为8例、3例,累及肾脏总数为14侧。局限性肾梗死9例。2例广泛性梗死。7例肾周脂肪间隙密度增高。5例肾周筋膜增厚。4例显示肾动脉栓塞部位,1例显示左肾动脉瘤。结论ct增强扫描能对急性肾梗死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应作为急性肾梗死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关键词:急性肾梗死;ct增强扫描;诊断;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路志凯.ct增强扫描在急性肾梗死诊断中的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5):192-193.
0引言
急性肾梗死是肾动脉或其分支的急性栓塞,造成肾或局部肾组织缺血性改变,临床较为少见。由于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易误诊为泌尿系结石、胰腺炎、胆囊炎、阑尾炎等[1,2],从而使肾功能受损。因此通过CT增强扫描对该疾病进行及时、正确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11例确诊急性肾梗死患者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影像学表现的认识。
1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2年1月至2019男3月在本院确诊的急性肾梗死患者共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21-73岁,平均48岁,病程2d-2周。
1.2临床表现
因腰腹部疼痛疑诊肾或输尿管结石、胰腺炎、阑尾炎等,多数为持续性疼痛,均无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实验室检查:2例血肌酐轻度升高,尿素氮在正常范围之内,白细胞升高4例。高血压2例,冠心病1例,高凝状态1例。
1.3影像学检查
11例病人均使用GE light speed 16层螺旋CT(MSCT)机,扫描范围为全腹部。检查前训练患者屏气,嘱咐患者按机器提示音屏气。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100mA,重建层厚1.25mm,层间距1.25mm,螺距1.375:1。采用CT平扫及增强扫描,CT增强扫描时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碘海醇对比剂80-100ml,流速3-4mm/s,分别在注射后25-30s、65-75s及160-180s扫描以获得动脉期、实质期及延迟期图像。
1.4图像后处理及诊断
扫描完后将数据传输到ADW4.2后处理工作站上,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e planar reformation,MPR)、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等技术重建,由两位高年资医师结合轴位图像做出影像诊断。
2结果
2.1CT平扫
6例患者双侧肾脏形态、密度未见明显异常。2例左肾形态略增大,密度未见明显异常。1例右肾形态略增大,密度未见明显异常。2例显示双侧肾脏略增大,密度未见明显异常。
2.2CT增强扫描及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单侧、双侧肾梗死分别为8例、3例,累及肾脏总数为14侧。局限性肾梗死9例,表现为楔形或扇形低密度影。2例广泛性梗死表现为全肾广泛性无明显强化,肾盂未见造影剂填充。7例肾周脂肪间隙见不同程度密度增高,表现为磨玻璃样、小斑片状模糊影。5例肾周筋膜增厚。4例显示肾动脉栓塞部位,1例显示左肾动脉瘤。
3讨论
3.1临床概述
急性肾梗死是指肾动脉主干及分支血栓形成或栓塞,导致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造成肾或局部肾组织坏死,从而影响肾功能的一种疾病。急性肾梗死临床少见,尸检发病率高达1.4%,但临床Korzets等[3]报道其发病率仅为0.007%。Domanovits等[4]报道其左肾梗死的发生率通常是右肾的2倍。肾梗死常发生于有基础疾病情况下,栓子脱落造成肾动脉主干及分支栓塞,常见基础疾病如心房纤颤、心脏瓣膜疾病、室壁瘤附壁血栓等。其他原因如肾外伤、肾动脉狭窄、肾动脉瘤、高凝状态、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滥用以及肾动脉造影检查等医源性因素等引起。
急性肾梗死临床症状不特异,常表现为一侧腹痛、腰痛,部分患者出现恶性呕吐和发热。其实验室检查也不具备特异性和敏感度。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是肾梗死最佳实验室检查指标,肾梗死24h即可升高,具有高度敏感性,但缺乏特异性,其他疾病包括肠系膜缺血、溶血、腹腔内感染、心肌梗死和肿瘤等LDH水平均可升高。
3.2影像学表现
急性肾脏梗死CT直接征象表现为:①局灶性表现为增强扫描肾脏楔形或扇形低密度无强化或延迟期轻度强化影(图1),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清楚,尖端指向肾门,底部位于肾脏表面。②广泛性梗死表现为肾脏大范围无强化区、甚至全肾无强化,其内可见部分索条影,增强各期肾盂内均无造影剂填充。
急性肾脏梗死CT间接征象表现为:①肾周脂肪间隙密度增高,呈斑片状磨玻璃样密度影;②肾周间隙积液,由于桥隔组织的分隔作用,积液分布不均匀。③肾周筋膜增厚。本研究中有7例表现为肾周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5例肾周筋膜增厚,肾梗死CT间接征象的发生率较高,笔者认为其可以间接提示该侧肾脏有病变,再结合直接征象以及临床,能提高对肾梗死的诊断正确率,但该间接征象对于肾梗死的诊断并不具特异性。
肾梗死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CT平扫及增强、多普勒超声、MRI、肾动脉造影以及核素扫描及排泄性尿路造影等多种方法。超声检查临床应用广泛,但诊断急性肾梗死的敏感性低,现已不被推荐。MRI不需要对比剂即能显示肾脏梗死灶,对于有造影剂有过敏史的患者有较大价值,但MRI临床检查价值不确定,且由于其检查时间较长,急诊患者常难以较好配合检查。肾动脉为金标准,但其为有创检查,CTA目前已取代肾动脉造影,用于观察急性肾梗死时肾动脉病变,对于肾动脉闭塞、充盈缺损以及肾动脉瘤有很好的显示效果。
有报道CT增强扫描诊断肾梗死的准确率为80%[2]。本组病例确诊率为100%,略高于文献报道。多数学者[5-7]认为CT增强扫描应该作为急性肾梗死的首选检查方法,本研究结果也支持该观点。本研究不足之处是病例例数较少,还需扩大样本进一步验证。
综上所述,急性肾梗死临床少见,容易漏诊、误诊,但通过充分认识其影像学直接及间接征象、结合临床相关基础疾病病史、以及腰腹痛等症状,可以对该病做出及时正确诊断,确保早期救治工作的有效实施,延缓患者病情进展速度,避免肾功能永久性丧失[8]。
参考文献
[1]Huang C C,Lo H C,Huang H H,et al.ED presentations of acute renal infarction[J].Am J Emerg Med,2007,25(2):164-169.
[2]Hazanov N,Somin M,Attali M,et al.Acute renal embolism:forty-fourcases of renalinfarction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J],Medicine(Baltimore)
,2004,83(5):292-299.
[3]Korzets Z,Plotkin E,Bernheim J,et al,The clinical spectrum of acute renal infarction[J].Isr Med Assoc J,2002,4(10):781-4.
[4]Domanovits H,Paulis M,Nikfardjam M.Acute renal infarction.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17 patients[J].Medicine(Baltimore),1999,78(6):386-394.
[5]符秀虹,郑菌.急性肾梗死1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5):3761.
[6]王向阳,周瑞锦,单磊,等.急性局灶性肾梗死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3,34(9):43-44.
[7]禹智波,张云泉,宋凌恒,等.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急性肾梗死的诊断价值[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5,24(5):86-489.
[8]吴锦标,董忠,廖锦先.急性肾梗死的诊疗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1):1528-153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