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CT对肺内结节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11 10:57:1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ct对肺内结节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92例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诊治的肺内结节病变患者的病历和临床资料,并予以回顾性总结分析。所有患者均在本院进行了ct检查和诊断,对经ct检查诊断结果,实施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确诊。结果肺内结节大于5cm的患者,最终诊断为肺炎和肺癌患者;肺内结节为3-5cm的患者中,最终诊断为过敏性肺炎转移瘤、肺结核、炎性假瘤等疾病。结论ct检查以其用时短、无创伤的特点,可作为对肺内结节病变临床诊断的有效辅助手段,但其准确率还有待提高。临床还需结合其他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的有效判断。

关键词:ct;肺内结节病变;临床诊断;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张元春.ct对肺内结节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5):187,193.

0引言

在对患者肺部的结节影像学检查中,以3cm为界值[1]:当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结节直径大于3cm时,通常称此类局部病灶为肺肿块,发展为肺癌的概率较大;而如影像学检查的肺部阴影直径小于3cm时,则称为肺部结节[2]。伴随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通过CT检查对患者肺部结节病变进行诊断,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3]。本次研究,对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诊治的肺内结节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所选的92例患者的CT检查结果对临床诊断的实际作用。

\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的患者均为在本院施行了CT检查的肺内结节病变患者,对本研究的92例患者检查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症状表现如下表所示。见表1。


\
 


1.2方法

对本次研究所选的92例患者进行128排螺旋CT检查,在对患者进行肺部扫描发现病灶后,再对所发现的病灶进行层厚和层距为3-5mm的薄层扫描,并对各孤立性肺结节上下2cm进行动态的CT增强扫描。将CT检查的结果数据上传,使用软件对结果进行三维影像重建[4],以确定结节的直径及其他具体数据,为医师的临床诊断提供协助和依据。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分析数据,并对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学检验。

2结果

本次研究的92例患者,其CT检查结果的详细情况如表2所示。


\
 


3讨论

3.1肺内结节病变的影像学特征


造成肺内结节的疾病很多,因此对出现肺内结节的患者,临床会有多种多样的诊断结果。而不同患者因肺内结节的病灶部位及形成原因的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包括气急、咳嗽、胸闷、咳痰等临床症状[5],对患者施行影像学检查,并据检查结果予以准确的临床判断,是对患者施行有效临床治疗的前提和关键[6]。

通过对本次研究的92例患者的CT检查结果进行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到,出现肺内结节病变的患者,其病灶的特点如下:(1)良性结节的影像显示,结节的边缘清楚、少有边缘出现毛刺或边缘不规则、分叶;有临床支气管征的患者,其影像可见炎性肿块;局部病灶性肺炎患者,其影像可见空泡征;如患者出现活动性炎症结节,则CT值会表现出明显变化。(2)恶性结节的影像显示,其结节边缘表现多不清晰,大都有毛刺、分叶或边缘粗糙,2cm以上的大型结节常出现钙化等。(3)良性结节患者的肺内结节密度较大,常表现出钙化现象,而恶性结节患者(如肺癌)其结节很少出现钙化,多表现为斑点状。(4)良性结节患者中除肺炎结节外,一般没有支气管征、空泡征;而肺癌患者的肺内结节常表现为含气影像,常有空泡征、支气管征出现。

3.2CT检查对肺内结节病变患者的临床意义

多层螺旋CT检查是当今临床广泛应用的影像学检查技术,通过与现代影像学、信息技术与医学的有机结合,为肺内结节的临床准确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现代化的诊断手段。经与ALA软件的结合,CT检查可以通过三维图像构建对患者的肺内结节及病灶提供直观的立体图像,使临床医生可以对患者的肺内结节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具体征象,对患者肺内结节的性质作出准确的判断[7]。与传统的肺内结节鉴别方式相比,CT检测具有时间短、无创伤的优势,但由于患者肺内结节病变临床表现式样、致病因素繁多,单纯使用CT检查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其准确性和效果还不太理想,应结合病理、活检等方式,对患者肺内结节性质予以更准确的判断[8]。

通过对本次研究92例患者的肺内结节病变的CT检查结果,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显示:在肺内结节大于5cm的33例患者中,有3例为良性结节,而恶性结节、继发性结核、活动性结核、炎性病变共25例,占比75.76%,最终诊断为肺炎和肺癌患者;在肺内结节为3-5cm 28例患者中,良性结节的有6例,恶性结节、继发性结核、活动性结核、炎性病变共15例,占比53.57%,最终诊断为过敏性肺炎转移瘤、肺结核、炎性假瘤等疾病。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依据肺内结节的CT检查结果进行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但是,在本次研究的CT检查结果的统计中,还出现了23例待查的患者,占总患者的25%,这一结果表明,单纯的CT检查结果作为对患者肺内结节的判断依据,仍有不足,还需与穿刺、活检等检查方法相结合,进行综合判断。

参考文献

[1]王玉成.探讨CT对肺内结节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8,20(5):142-143.
[2]杨庆法,王勇,牛青坡.肺内局灶性磨玻璃结节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8,39(07):809-811.
[3]叶友兵.多层螺旋CT在肺内结节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9):127-128.
[4]王建林,费峻眙,冯朝阳.多层螺旋CT在肺内直径小于1.0cm小结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07):5-7.
[5]孙玉林.多层螺旋CT对肺内结节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医疗装备,2018,31(9):50-51.
[6]朱锋华.浅析肺内结节病变的CT诊断[J].医学理,2015,28(7):945-945,946.
[7]徐伟凌,张军.体检人员肺内小结节CT特征与良恶性结果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04):58-61.
[8]王超,姜本涛.浅析肺内结节病变的CT诊断[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1):20-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41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