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中医辨证治疗急诊眩晕患者的临床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4-29 14:41: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为了研究中医辩证治疗急诊眩晕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过的60名急诊眩晕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收治过程中应用中医辩证治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收治期间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中医辩证治疗急诊眩晕患者有助于对症下药,增强急诊眩晕症的质量效果,提高急诊眩晕患者的满意度。结论中医辩证治疗急诊眩晕患者对于分析急诊眩晕患者的病情和病因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辩证分析提高中医治疗的确切效果,有助于从根源上治疗急性眩晕症,对于降低急性眩晕患者的反复眩晕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急性眩晕的复发率。

关键词:中医辨证;急诊;眩晕;病因

本文引用格式:黄银弟.中医辨证治疗急诊眩晕患者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1):165-166.

0引言

眩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同时也是一种涉及多个学科、多种疾病、多种病因的复杂性疾病。由于眩晕通常无较多发作征兆,因此急诊眩晕出现的频率较高。据我国眩晕诊疗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急诊患者中眩晕患者占到5%,在耳鼻咽喉科中占到15%,作为一种常见病而言急诊率相比而言所占比例较高,而涉及多科的诊疗也表明其病因的复杂性。在眩晕患者的诊疗中,一部分患者为假性眩晕,一部分为真性眩晕,两种眩晕症状引起的病因和病症都表现不一。假性眩晕主要表现为自身或外物的明显旋转,而真性眩晕表现为晃晃飘飘的感觉。一般而言,假性眩晕的病症及病因更为复杂,通常是由全身性疾病引起,诊疗较为困难,常出现与急性中。真性眩晕一般是由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涉及神经系统,主要出现在耳鼻咽喉科。不论是真性眩晕还是假性眩晕,患者整体上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站立不稳、耳鸣、头晕眼花、恶心、出汗、面色难看、头重脚轻等症状。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过的60名急诊眩晕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收治过程中应用中医辩证治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其中观察组患者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24-71,病程1-15年;对照组患者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28-73,病症1-13年。两组患者年龄及病程无显著差异,因此本组资料具有对比意义[1],(P>0.05)。

1.2方法

1.2.1中医辨证治疗法:①确定中医辩证疗法的治疗方案:为了保障中医辩证治疗法的有效性,同时也为了获得患者的配合与支持,主治医生应该与患者在治疗之前签署中医辩证治疗的同意书,并为患者制定整体的治疗方案,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诊疗。②综合查体:确定方案以后对患者实施综合查体,按照眩晕可能的诱因做好前庭功能检查、五官科检查、颈部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并对患者的全身疾病做详细的分析,初步确定治病原因,对患者眩晕情况进行分级,了解眩晕形成因素和治疗的大体方向,做好初步的定位诊疗。例如小脑性眩晕、大脑性眩晕、脑干性眩晕、前庭性眩晕等。③了解病程及发病情况:在初步定位诊疗之后,主治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眩晕的病程以及眩晕症的变化情况。这有助于主治医生进一步确认初步定位诊疗的准确性。结合患者身体检查的综合情况、详细的定位诊疗以及对患者眩晕病程,可以对患者眩晕的病变做定性诊断,进一步了解患者可能引起眩晕或者产生眩晕病变的原因。定性诊断具体需要分析患者的眩晕发生的频率、眩晕的时长、眩晕时的具体表现等判定。定性诊断包括感染性、血管性、外伤性、占位性、中毒性等眩晕等,定性诊疗确定大体治病因素后需要进一步确定是代谢障碍性眩晕、先天遗传性眩晕或者其他性眩晕。其中代谢障碍性眩晕表现为发病缓慢,与代谢性疾病有关;先天遗传性眩晕一般发病于幼年,少数患者成年后突发,在诊断中会发现患者影响异常等情况;其他的眩晕包括躯体性疾病、变性病、癫痫引起的眩晕。定性诊断是辨别眩晕类型及特征的前提[2]。④辨别眩晕类型及寻找病因:常见的眩晕临床表现为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两大类,常见的眩晕症包括耳右症、梅尼埃病、椎基底动脉VBA系统缺血性病变等。主治医生通过定位与定性诊断以后确定眩晕的基本类型和常见的眩晕症类型,并分析眩晕症的发病诱因。中枢性眩晕的主要诱因为脑血管病、颅内感染、颅内占位、颈部外伤及颅颈交界区病变、药源性眩晕、癫痫、多发性硬化症、偏头痛性眩晕、副肿瘤等。周围性眩晕的主要诱因为前庭神经元炎、中毒性感染、腮腺炎、中耳炎、化脓性迷路炎、退行性改变等。其他病因诸如低血糖、糖尿病、重度贫血、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缓以及血管舒缩不稳、肠胃炎、肝病、尿毒症、发热性疾病、肾炎等,也可引起眩晕。此外,抗癫痫的药物巴比妥、可待因、吗啡以及酒精等也容易引起急性眩晕。⑤中医辩证治疗:确定了眩晕的类型,缕清急诊眩晕患者的眩晕症病因之后,主治医生便可结合不同眩晕症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实施中医辨证治疗。观察组急诊眩晕患者临床治疗中,对于肝阳上亢型患者用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茯苓、首乌藤)方对症治疗,对于痰浊中阻型患者用半夏天麻白术汤(法半夏、天麻、白术、陈皮、茯苓、炙甘草、生姜、大枣)方对症治疗。对于气血两虚患者用八珍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方对症治疗。对于肾精不足引起的眩晕,偏于阳虚的用右归丸(熟地黄、炮附片、肉桂、山药、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枸杞子、当归、杜仲)偏于阴虚用左归丸(生地黄、山药、枸杞子、山茱萸、怀牛膝、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方对症治疗,对于瘀血阻窍患者用血府逐瘀汤(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方对症治疗[3]。

1.2.2常规治疗法:根据患者描述的眩晕症状辨别真假眩晕,并对患者做一般检查,包括体温、脉搏、血压、头部及颈部是否有损伤等,询问患者是否有眩晕病程,最后根据以上综合情况判定患者眩晕的诱因,结合相关症状开具处方,并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做记录。

2结果

根据以上60例急诊眩晕患者在我院参与治疗的情况和治疗后的反馈结果,整理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对总有效率、复发率与患者的满意度做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

\


3讨论

两组急诊眩晕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结果表明,观察组应用中医辨证治疗后,临床中具有显著治疗效果的人数共23人,治疗有效的5人,无效的仅有2人,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93.3%,复发率为0,而采用常规治疗后,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治疗效果的11人,治疗有效的11人,治疗无效的8人,总有效率为73.3%,患者的眩晕症复发率为13%。最后,再对急诊眩晕患者治疗的调查回访反馈结果整理后得知,观察组的在我院急诊眩晕诊疗中的满意度高达94.4%,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仅为69%,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因此,这更说明中医辩证治疗急诊患者在临床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能够获得患者更好的满意度,这对于我院长期开展中医辨证治疗急诊眩晕患者有着重要的发展意义[4]。

4结论

综上所述,急诊眩晕症涉及学科较多,病因复杂。为了提高急诊眩晕诊疗的效果,建议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急诊眩晕患者。通过中医辨证疗法,可以更加深入的分析患者导致眩晕症的病因,判定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进而对症下药,深入治疗。中医辨证疗法能够一定程度上使患者的眩晕症及其成因更加明了,有助于主治医生结合致病根源通过中医调理治疗更加彻底的治疗患者的眩晕症,从而减轻眩晕症的复发,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鹏.中医辨证治疗急诊眩晕患者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8,33(13):1893-1895.
[2]邢仪霞,王俊峰.中医辨证论治急诊眩晕的临床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6):118-119.
[3]耿连艺.中医辨证治疗急诊眩晕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3):18237-18238.
[4]叶垣.中医辨证治疗急诊眩晕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09):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91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