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老年患者行胺碘酮与艾司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4-27 14:23:5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老年患者行胺碘酮与艾司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间收治的6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33例、研究组33例。常规组使用艾司洛尔治疗,研究组使用胺碘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97%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与艾司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但胺碘酮效果更佳,两种药物安全性都较高。

关键词:老年患者;胺碘酮;艾司洛尔;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安全性

本文引用格式:吴金花.老年患者行胺碘酮与艾司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1):126.

0引言

本文使用胺碘酮与艾司洛尔治疗6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详情叙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抽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间收治的66例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诊治标准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常规组各33例。常规组患者中有男16例,女17例,其年龄为60-85岁,平均(73.65±5.62)岁。研究组中有男17例,女16例,其年龄为60-86岁,平均(73.25±5.27)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可实施对比。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使用常规治疗与心电监护等,研究组使用静脉输注胺碘酮,6 h内以1.0 mg/min的速度与用量输注,在之后的24-48 h内减少为0.6 mg/min的用量与速度输注。常规组使用艾司洛尔注射液治疗,在患病的1 min内使用0.5 mg/k的用量,在之后的6h内以微量注射泵输注,用量与速度为0.1 mg/(kg·min),在在之后的24-48 h内减少为0.05 mg/(kg·min)。

1.3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患者在用药的48h内的治疗效果,分为优效、有效、无效。优效:室性期前收缩减少了90%以上,且短阵室速与成对室性期前收缩完全消失;有效:短阵室速基本消失,成对室性期前收缩减少了80%以上;无效:在用药后的6h有室速发作,室性期前收缩减少在60%以下。有效率=优效率+有效率[1]。②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低血压、窦室心率过缓(低于50次/min)、静脉炎、急性肝功能损伤等。

1.4统计学分析。本文数据以SPSS 19.0处理,[例(%)]为计数资料,χ2检验;(±s)为计量资料,t检验,有差异时P<0.05。

\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48h的疗效。常规组33例患者治疗效果为优效有15例,占比45.45%,有效为13例,占比39.39%,无效为5例,占比15.15%,治疗总有效率为84.85%;研究组治疗后情况为优效有16例,占比48.48%显效为16例,占比48.48%,无效为1例,占比3.03%,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2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常规组治疗后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恶心、低血压、窦室心率过缓、静脉炎、急性肝功能损伤分别为6.06%(2/33)、3.03%(1/33)、6.06%(2/33)、3.03%(1/33)、0.00%(0/33),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8%。研究组治疗后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恶心、低血压、窦室心率过缓、静脉炎、急性肝功能损伤分别为9.09%(3/33)、3.03%(1/33)、6.06%(2/33)、6.06%(2/33)、3.03%(1/33),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27%。研究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患者容易引发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而恶性的室性心律失常会导致患者出现猝死[2]。胺碘酮是一种Ⅲ类的常见的抗心律药物,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效果。艾司洛尔Ⅱ类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其能够有效的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3]。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使用胺碘酮治疗,常规组使用艾司洛尔治疗,从治疗后的疗效来看,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但其优效率无明显区别。而在不良反应上,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的治疗上,使用胺碘酮治疗效果更好,且两种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差异不大,安全性较高。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使用胺碘酮、艾司洛尔治疗都具有较佳的短期疗效,但胺碘酮的效果更佳,在安全性上两种药物均较安全,可推广。

\

 
参考文献

[1]吴美艳.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名医,2018(12):229.
[2]刘鹏程,闫颜,安俊凤,等.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2):104-105.
[3]杨庆红.胺碘酮联合艾司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4):3366-336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70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