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对牙列缺损患者在临床治疗的时候采用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方案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牙列缺损患者计116例,随机分为采用常规修复方案对照组(n=58)与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方案治疗实验组(n=58),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方案效果理想,可有效促进患者牙齿功能的恢复,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更少,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应积极推广。
关键词:口腔种植;牙列缺损;满意度;不良反应
本文引用格式:李一桃.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1):43-44.
0引言
牙列缺损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不光会影响患者牙列的美观,还会降低患者的咀嚼能力以及语言功能,会导致患者消化系统功能的降低,为此必须做好临床治疗工作。而对于牙列缺损患者,在临床治疗时方案较多,通常可采用常规修复方案或口腔种植修复方案两种进行治疗,但其疗效存在差异[1]。为探究更为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口腔种植与常规修复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口腔种植修复效果更为理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牙列缺损患者计116例,随机分为采用常规修复方案对照组
(n=58)与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方案治疗实验组(n=58)。对照组中男31例,女27例,年龄28-75岁,均数(55.43±5.28)岁,其中25例患者因外伤而导致牙列缺损,有22例患者因牙周病而导致牙列缺损,有11例患者因其他原因而导致牙列缺损。实验组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29-75岁,均数(55.87±5.43)岁,其中26例患者因外伤而导致牙列缺损,有23例患者因牙周病而导致牙列缺损,有9例患者因其他原因而导致牙列缺损。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P>0.05,具备可比性。纳入患者牙列缺损程度均差异不大,且已经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其他重大脏器疾病患者。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许可。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方案进行治疗,首先对患者的口腔加以消毒,铺巾,并利用2%利多卡因加以局部麻醉,做好对患者残留牙的清除工作,而后要求患者在3个月之后进行复诊,确保患者牙窝已经愈合之后,则可加以常规备牙,同时完成相应的模型制作,并指导患者进行佩戴。实验组则采用口腔种植方案进行治疗,同样常规消毒铺巾,并以2%利多卡因加以局部麻醉,而后在患者的牙槽嵴做L或者是H状切口,确保能够将患者的牙槽嵴充分显露,做好对患者牙槽骨的定位,而后利用先锋钻为引导,结合预计深度完成相应的扩孔工作。对D1\2类骨加以攻丝,并在颈部成型工作完成后置入种植体,做好螺丝的封闭工作,并做好基台的安装,并做好软组织的缝合工作[2]。术后需要要求患者采用抗生素抗感染,并采用漱口液定期漱口,治疗后1周完成拆线工作,3月后完成义齿的种植。在修复的过程中,需要预先做好种植体牢固性的检验工作,并利用X射线片加以检查,询问患者是否伴有疼痛,如无异常则及时完成结构修复。
1.3观察指标。对比临床疗效及满意度。疗效分显效、有效、无效,其中牙列完全修复,外观无显著差异,咀嚼功能无异常,判定为显效,牙列缺损问题基本改善,外观较好,咀嚼功能基本正常,判定为有效,未见显著改善或加重判定为无效[3]。满意度设置为咀嚼功能、固定效果、语言能力、美观与舒适四个指标,均以10分计,评分越高则提示患者的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资料均在Excel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SPSS 21.0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设定为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对两组患者不同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作出评价,统计评价结果并对比。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9%),P<0.05,详见表1。
2.2满意度。回收满意度问卷,统计两组患者对各项指标的满意程度并比较。实验组各项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比较,实验组患者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3讨论
牙列缺损属于临床常见牙科疾病,是指患者的恒牙牙列因部分牙齿发生缺失而出现不完整的情况,该疾病不仅会影疗,具有一定效果,但总体并不理想。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口腔种植修复出现,当前该修复方式在治疗牙列缺损患者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价值已经在临床中得到了验证,能够维持患者义齿的稳定性,且具有较好的美观性,与附近牙齿的相似性较高。同时这种修复方法对患者周围组织造成的创伤较小,且可以保护患者的骨膜,患者术后出现刺激性疼痛、牙龈出血、桩核脱落的情况更少,恢复更快。为对比其响患者的牙齿美观,使患者的外在形象受到影响,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另外若患者的牙齿缺损发生于前牙,患者的发音也会出现问题,对其正常交际造成不良影响。随着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提高,口腔健康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临床上开始积极探寻治疗牙列缺损的方法。
在治疗上临床多采用人工材料进行替代修复,常见的修复方式有口腔种植、固定义齿以及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等方案,不同方案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不同。在患者牙齿缺损数目较少,临近牙齿健康情况理想的情况下,多采用固定义齿的方案,但如果患者缺牙较多,或临近牙齿健康程度不理想时,则应该避免使用。在对牙列缺损患者进行修复时,必须做好对患者牙列缺失情况的评价工作,一般来看主要可从牙齿缺失数量、缺失程度、缺失位置以及患者整体口腔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需要在保障患者牙齿功能的同时,充分考虑固定效果、舒适性以及美观性等[4]。
以往临床对牙列缺损患者多采用常规修复方案进行治余其他方案的应用效果差异,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代表该方案疗效显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则代表该方案可更好的满足患者对牙齿功能、美观性以及舒适度等的要求。综上所述,对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方案效果理想,且兼具实用性与美观性特点,可提高患者对临床疗效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窦娟,徐世姣,蔡亮,等.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6,29(4):262-263.
[2]陈薇.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8):165-166.
[3]岳秀菊.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1):22-23.
[4]詹春华,刘冰,黄杏颜,等.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固定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7):3221-322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