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疗效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9-01-15 11:29:5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探析对牙列缺损患者应用口腔种植的效果及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7 年 4 月至 2018 年 6 月收治的 76 例牙列缺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 38 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修复措施,观察组则予以口腔种植牙修复。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经口腔种植牙修复后,其临床治疗总有效达 94.7%,对照组则为 71.1%;且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 针对牙列缺损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实施口腔种植牙修复,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率,并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实施。
 
关键词: 口腔种植牙;牙列缺损修复;常规修复

\

0引言
 
口腔中出现部分牙齿缺失造成的恒牙牙列不完整在临床中称之为牙列缺损。牙列缺损不仅影响美观,同时也会出现一定的语言或咀嚼功能障碍,并对人体的口颌系统造成损害, 给患者的日常工作及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现阶段,人工替代材料的方式为临床治疗该病的主要方式 [1],通过恢复缺失牙的生理功能与解剖形态,使牙列缺损导致的功能障碍得到修复,并预防口颌健康系统遭到损害。其中固定义齿、可摘局部义齿、种植义齿以及覆盖义齿等均为常见的修复方式[2]。而随着近几年临床种牙技术的不断成熟发展,使得在治疗牙列缺失疾病中将种植牙作为其主要的治疗方式。对此, 我院将收治的 76 例牙列缺损患者分别应用常规修复与口腔种植牙修复法,观察其治疗效果,现将方案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 2017 年 4 月至 2018 年 6 月收治的 76 例牙列缺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38 例。其中对照组有男 24 例,女 14 例;年龄 19-63 岁,平均(46.71±5.19)岁,因外伤所致的牙列缺损患者有 17 例, 因残根与残冠拔除所致的患者有 21 例;观察组有男 26 例, 女 12 例;年龄 23-61 岁,平均(45.97±5.39)岁,因外伤所致的牙列缺损患者有 20 例,因残根与残冠拔除所致的患者有18 例。两组患者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且于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相较趋于平衡,具有可比性(P > 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该组患者实施常规修复治疗,对患者口腔进行常规消毒,并实施局部麻醉,麻醉药物采用浓度为 2% 的利多卡因。拔除患牙后,依据患者的牙窝为其准基牙,将制印膜取出做临时冠,直至患者牙槽窝愈合完整、牙槽骨吸收稳定后,可实施局部义齿修复。患者在试戴可摘局部义齿时,医师需结合患者牙冠的咬合情况为其调整最佳的义齿冠位置,为患者提升佩戴的舒适感,待修复半年后,可再行固定桥修复。

1.2.2 观察组。该组患者实施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术前为患者进行感染四项与常规血生化检查,并使用锥形束 CT 与曲面体层摄影片检查全口情况,对其骨质与骨量在术前仔细评估,完善手术方案。对患者口腔进行常规消毒,麻醉方式与对照组相同,采用 15C 号刀片于患者牙槽嵴顶偏舌侧近院中部位实施水平切口,将其粘骨膜切断直达骨面,并在附近的牙面做龈沟内切口,将全厚粘骨膜瓣使用剥离子翻起,同时将术区显露的骨面充分暴露。开始将植入点使用球钻定于牙槽嵴顶中心;钻定位孔道,并使用 1 级裂钻将其扩大至设定深度,上半部分则采用定向钻扩大;之后使用 2 级裂钻将全程扩大后用肩台钻扩大种植窝伤口,植窝壁上的螺纹采用攻丝钻制备种。将粘骨膜窝洞使用等肾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并以 25 。r/min 的速度将合适型号的种植体均匀缓慢的植入, 确保种植体就位使用覆盖螺丝拧入顶部,并对术中彻底冲洗。缝合软组织需在无张力的情况下进行。术后进行 CBCT 检查与该术式前的检查一致。术毕为患者采用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每日定时清洁口腔,保持口腔洁净,术后 10 d 左右可拆线,4 个月左右可将修复缺失牙进行固定。

\
 
1.3观察指标
 
1.3.1疗效判定:结合有关牙列缺损的诊断疗效 [3],为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患者经治疗后,牙列整齐,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语言及咀嚼功能恢复正常,且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实为显效;患者经治疗后牙列整齐,语言及咀嚼功能恢复正常,术后有轻度不适感视为有效;患者经治疗后,语言及咀嚼功能未恢复,且术后出现并发症现象视为无效。总有效率 =(显效 + 有效)/ 总例数 ×100%。
 
1.3.2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材料脱落、牙龈炎、牙周红肿以及龋病等。
 
1.4统计学方法。研究所得数据处理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行卡方(χ 2)检验; 计量资料用( ±s)表示,行 t 检验。P <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在经口腔种植牙修复后,其临床治疗总有效达 94.7%,对照组则为 71.1%,详见表 1。

\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经治疗后出现材料脱落有 1 例,牙龈炎 2 例,牙周红肿 2 例,龋病 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15.8%;对照组经治疗后出现材料脱落 6 例,牙龈炎 3 例,牙周红肿 4 例,龋病 2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39.5%, 两组相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 2=4.2113,P =0.0401)。
 
3 讨论
 
语言障碍为牙列缺损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患者由于牙列的不完整会造成牙齿辅助的发音功能出现障碍,同时也对口颌系统的健康与卫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牙齿的缺失位置、大小以及数量的不同都可对患者口腔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性损伤。现阶段,种植义齿与可摘除局部义齿均为临床治疗牙列缺损的主要措施,而口腔种植修复相较传统义齿修复,可在原有的牙槽嵴基础上实施口腔种植修复,该修复术式利于人工种植体植入牙槽以替代天然牙根,待种植修复完成后, 种植体不仅可将咀嚼能力传送至颌骨上,还可对植入部分的骨组织形成刺激效果,有效帮助牙槽骨延缓吸收萎缩,更贴近自然牙的效应,还可有效提升外观美观度 [4]。
 
本文通过研究表明,观察组在经口腔种植牙修复后,其临床治疗总有效达 94.7%,对照组则为 71.1%;且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提示,使用口腔种植修复术式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常规修复术。综上所述,针对牙列缺损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实施口腔种植牙修复术,相较常规修复术不仅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促进患者的牙齿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值得临床借鉴实施。
 
参考文献
 
[1]崔学路 , 苏红 , 陈晓佳. 应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83):66.
[2]王海洋. 口腔颌面部严重创伤后牙缺失伴骨缺损的种植修复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4):28+40.
[3]赫平. 应用口腔综合修复技术治疗牙隐裂的临床效果研究 [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8,35(05):523-524.
[4]王方园. 口腔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先天缺牙的临床效果评价 [J]. 中国实用医药 ,2018(27):81-82.
 
《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疗效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115/20190115113108819.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84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