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讨论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0例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治疗的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在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护理满意率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
结论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使用优质护理模式,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
本文引用格式:戚德华.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1):231.
0引言
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优质护理模式,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以患者为中心,使用科学,完善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1]。本文中选取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80例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治疗的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有女19例,男21例;年龄在39-81岁,平均59.9岁。对照组患者有女18例,男22例;年龄在38-82岁,平均60.1岁。
1.2方法。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模式,主要使用常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对患者使用用药指导,观察患者的病情的变化。在实验组中使用优质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观察患者的排便的情况,预防肠道疾病。
1.3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2.0软件分析统计本文中出现的数据,其中计量资料,实行T检验;计数资料,实行卡方进行检测。在检验过程中如果得到P<0.05,那么比较的两组之间差别较大。
2结果
2.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的情况。在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
(P<0.05),见表1。
2.2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的情况。在护理满意率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见表2。
3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病情变化较大的疾病,需要长时间进行治疗,并对护理工作提出比较高的要求[2]。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优质护理模式,根据患者的实际问题,从心理以及生理上提供优质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针对便秘以及压疮等并发症,在清晨饮用温水,按摩患者的腹部,使用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并定时进行翻身,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动力,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防止压疮的发生。
根据研究发现,在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上,及护理满意率上,使用优质护理模式患者均高于使用常规护理模式患者,比较差别较大(P<0.05)。
综上所述,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使用优质护理模式,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杨秋芬.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19):112-113.
[2]程丽萍,徐丽辉.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06):172-17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1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