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品管圈在降低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2-28 16:56:4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140例医院血透室收治的患者,随机将入选1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品管圈活动对管理模式进行改进。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血透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品管圈;血液透析;护理不良事件

本文引用格式:朱洁.品管圈在降低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1):269-270.

0引言

血液透析室的护理质量关系着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但是在护理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引起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血液透析室的护理质量[1]。

品管圈活动主要是同一职位上的员工通过组成小组,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从而提高工作质量[2]。因此,文章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140例医院血透室收治的患者,主要针对品管圈的应用效果展开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140例医院血透室收治的患者,随机将入选1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观察组70例患者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为22-73岁,平均(56.8±8.3)岁;病程为5个月至4年,平均(1.6±0.3)年。对照组70例患者中男35例,女35例;年龄为22-74岁,平均(55.8±7.1)岁;病程为6个月至5年,平均(1.5±0.4)年。

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标准:符合血液透析适用证且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认知障碍以及合并精神疾病的患者。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

观察组则采取品管圈活动对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具体措施为:①成立品管圈小组:采取自愿参与的原则,共有1名护士长和5名护师参与,并通过会议决定组长和辅导员,负责监督血透室护理管理工作。

②主题选择:采取头脑风暴法提出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并根据临床发生频率进行排序,同时根据问题的危害程度与重要性进行量化评价,确定“降低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为主题。

③具体实施内容:针对穿刺点渗血的问题,需要加强护理人员血管穿刺操作技术的培训,实施阶梯式穿刺法,在穿刺前做好血管状况的评价,尽可能避免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对于皮肤弹性差的患者,需要做好相应的血管护理,同时通过制作相应的护理流程方案,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日常练习工作;

针对穿刺针脱落的问题,需要加强胶布固定处理,采取“U”型固定与交叉固定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躁动患者可以采取约束带约束肢体;针对参数设置错误的问题,需要加强双人检查审核制度,以严格加强护理记录管理,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再确认参数设置无误之后才可进行下一步操作;对于管路内凝血的时间,需要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路并使用夹子夹好,加强巡视次数。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的规范进行处理。

④循环改进:按照循环改进措施,对临床实施效果展开检验。每个问题设立一个负责人,负责人需要对改进内容的实施进行检查,每天巡查若发现问题需要及时改正,并将统计结果及时反馈给护士长,由护士长对本月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探究与总结。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值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 2。

\
 
3讨论

品管圈是一项持续进行的活动,也被称为持续质量改进活动。品管圈活动主要是根据 PDCA 循环来确定主题,同时组织会议并落实改进措施 [3]。品管圈活动人员都是自愿参与活动,对于护理质量的关注度更高,能够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提高团队合作意识,从过去的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感,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4]。目前学界对于护理不良事件的定义存在差异,美国学者认为护理不良事件就是由护理方面因素造成的损伤,导致患者康复时间延长或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

也有学者认为护理相关事件引起的诊疗结果差错、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从而引发医疗纠纷或事故的事情[5]。血液透析患者由于自身疾病的影响,在透析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护理不良事件。而护理人员作为血液透析过程中的主要服务者,在预防不良事件发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6]。

本次研究中选取140例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发现采取品管圈活动的观察组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血透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高了血液透析室临床护理的安全性,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从而提高工作中的责任心;同时通过相应的培训措施,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规范,加强各工作的检查与反馈,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虽然无法完全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但是通过有效的防范措施,能够进一步减少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医疗服务措施。

血液透析室的护理质量关系着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但是在护理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引起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血液透析室的护理质量[1]。品管圈活动主要是同一职位上的员工通过组成小组,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从而提高工作质量[2]。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在血透室临床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金美春,崔顺锦,荣淑英,等.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4):534-535.
[2]崔红霞,李霞,刘盼盼,等.品管圈在降低血透患者早期内瘘启用期穿刺失败率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1):113-116.
[3]蓝月,刘梦滢.品管圈在降低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1):148-149.
[4]梅科,高俊.品管圈对血透室护理质量的提升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6):20,24.
[5]张晓梅.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中品管圈的应用价值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7):268-269.
[6]陈玲.品管圈在血透室护理质量控制中的运用与成效[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6):188-18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164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