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微课与中职语文教学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微课的教学优势逐渐凸显。中职语文教学更关注实用性与职业特色,这一特殊性也决定了该教学活动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合理筛选教学素材,并且根据教学要求与学生培养需要,调整教学方案。下面拟从微课模式的内涵及特征分析入手,结合当前中职语文教学活动的问题,通过探究中职语文教学中微课模式的应用价值,进而分析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微课模式的应用机制。
关键词:微课;中职语文;教学活动;应用体系
本文引用格式:沙小会.微课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31):174-176.
微课作为信息化时代的全新教学形式,通过发挥微课教学模式,能够实现移动化教学,当然微课教学这一方式,也符合中职语文教学机制创新的整体诉求。通过合理使用微课这一形式,不仅能够有效丰富中职语文教学活动的素材,同时也能有效提升整个教学活动的质量,从而使得中职语文课堂呈现形式立体化、理念多元化。
一 微课模式的内涵及特征分析
微课模式是一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更是立足学生学习诉求的全新学习机制。在微课模式中,通过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在线上,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与学习需要选择知识点。在线下,学生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和智能终端,自我选取自身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查找自我学习的漏洞与不足,强化知识点的内容记忆,真正实现教学活动的全面创新。
(一)微课模式的内涵分析
微课是以视频的方式记录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具体讲述的知识点或者相关内容的教学活动,微课既是一种独特的教学资源,也是信息时代的独特教学方式。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性、系统化整合与开发,从而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当然,微课不仅对学生学习活动产生了一系列影响,也对老师教学产生了诸多影响。在微课这一全新教学模式影响下,老师在备课、教学时,不再是传统的“备课模式”,老师可以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薄弱点,有侧重的进行备课,从而实现教学机制的真正创新。在微课模式中,通过借助和发挥信息技术的层次化优势,使教学活动超越了传统的时间与环境局限,发展成为一种极具时代特征的教学范式。
(二)微课模式的特征分析
结合微课模式的内涵及实质性表现看,其特征集中表现为:其一,从课程教学时间上看,微课模式通过针对性分析教学内容,因此教学时间更短,微课教学的内容,也更加精炼。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主要依据教材的章节单元及具体的知识点,来制定教学计划,尽管这一教学方式较为细致,且内容丰富成体系,但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也缺乏对重点知识内容的必要性突出,同时也占用了较长的学习时间。因此,这一旧的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学生自我实践与理解感知。在微课教学模式中,通过选择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制作视频,不仅有效控制了教学时长,同时也便于学生反复学习。其二,从课程教学的形式上看,微课教学模式是一种立体化、层次化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借助互联网和智能终端,老师可以将各种类型的学习知识与信息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能够从全面、层次化的角度来理解所学知识内容。其三,从课堂教学的实施方式上看,在微课模式中,教学方式更加立体化,除了视频播放外,也包含了学生提问、老师答疑和教学点评等一系列环节,这就为师生沟通与教学资源共享搭建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微课模式中,老师与学生之间不再是简单的知识讲解,师生通过微课平台,实现了及时、无差别的全面沟通。尤其是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案。而学生则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内容。
二 当前中职语文教学活动的问题不足
在当前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实施效果相对差强人意,无论是对语文科目的教学重视程度,还是语文教学理念,都存在诸多问题。因此,综合认知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就成为当前创新中职语文教学活动的实施诉求。当然,在制造中国的大背景下,也需要注重理清中职语文教学活动在中职学生培养进程中的独特价值。
(一)教师、学生对中职语文教学的价值缺乏合理认知
中职教育是以“职业属性”为基础和目标的教学活动,但是如何平衡职业技能教学与知识素材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恰恰是现阶段多数中职语文教学的问题“通病”。在目前诸多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多数师生更多关注的是技巧与实践技能的学习,未能对语文教学活动的价值,形成足够重视。实际上,语文学科所承担的价值更多是一种基础性、理解性价值,学生想要更好理解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与操作要求,都需要有好的语言阅读能力做支撑。因此,中职语文教学活动的实际应用价值极为突出。当然,这也与当前多数中职语文教学内容的设置不完善有很大关系。想要实现中职语文教学的最佳效果,应该从该课程的实用性出发,通过为学生提供相关环境与平台,着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多种能力培养,并尝试将中职语文教育、练习与其他专业教学活动之间相融合,从而让中职语文教育成为学生职业学习与工作的铺垫与支撑。
(二)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缺乏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引导
语文学科教学,不仅包含语文知识素材教育,也包含了语文阅读能力与知识理解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全面教育。所以,语文教学,不只是一门简单的学科知识教育,更是基于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教学活动。在传统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未能将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融入其中,影响了学生培养效果。语文教学中包含了对学生的语言能力、问题分析能力、阅读能力,乃至审美能力等一系列综合素养的引导与培养,想要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就需要从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出发,立足学生的成长性与语文教学的素质引导,实现该教学活动的最佳效果。
(三)中职语文教学与学生兴趣与之间存在实质性差距
尽管现阶段我们已经逐渐认识到“生本”这一基础性理念,但是多数中职院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未能真正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来制定相关教学机制,无论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关联性,还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视程度,均明显不足。甚至很多教学内容筛选与设置时,未能充分考虑学生因素,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多数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只是简单、机械的依据教材来开展教学活动,不仅在教学内容上缺乏完善性,在具体的教学形式上,也长期缺乏更新与完善,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从目前中职语文教育现状看,很多学生认为教学枯燥、价值不大,关键就在于未能从学生兴趣这一实际出发,来选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影响了学生对语文教学活动的价值理解。
三 中职语文教学中微课模式的应用价值
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合理发挥微课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发挥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学习关注,摆脱传统语文教学活动的乏味与枯燥问题。具体来看,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微课模式具有如下价值:
其一,微课让中职语文教学更加生动、立体。在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整个教学课堂基本呈现为:“老师讲述、学生倾听”的二维形式,课本、板书是整个教学活动中唯一可以使用的平台与途径,教学沟通与互动效果相对较差。借助智能终端与互联网的微课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教学形式,通过添加视频、音频等教学内容,让中职语文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其二,微课让中职语文教学活动更加智能、科学。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活动,由于无法第一时间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了解与掌握,因此很难及时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方案。同时,整个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也相对较差。在微课模式中,通过使用立体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与措施,便于老师事先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有利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和有效反馈,确保中职语文教学活动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其三,微课让学生学习更加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空间。想要让中职语文教学活动实现最佳效果,就必须突破单一的教学课堂,通过不断延伸与优化,让语文成为融入学生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微课模式中,整个教学活动,不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教学的空间,也大大延伸,更是为学生多种素养的有效培养,提供了良好的载体。特别是在微课模式中,学生自身可以结合个人兴趣和学习需要,选择相对应的教学内容,从而实现了教学活动的能动性转化。
四 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微课模式的应用机制
在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智能设备广泛应用的今天,微课这一教学方式日益成熟。在微课教学模式中,其使用的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过程也更加生动、教学方式上,更为灵活,这与当前中职学生培养活动之间,有着诸多一致点。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更好发挥微课模式的价值,就值得我们综合分析。当然,具体分析中职语文教学中,微课模式的应用策略,也为中职教育机制的革新探索了新的发展方向。
(一)提高对微课模式应用价值的充分重视
在职业教育机制全面创新的今天,部分中职院校逐渐开始推广微课这一教学模式,与其他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相比,中职语文教学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具有自身特点。整体上看,要发挥微课模式的系统化优势,构建趣味性、多样性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环境。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师生充分认识到微课模式的价值和优势,特别是通过分析当前中职语文教学机制改革创新的时代诉求看,实施微课模式,势在必行。结合当前职业教育活动的改革诉求看,凸显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已发展成为教学活动的关键,这为微课模式的全面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结合中职语文教学特点——构建微课模式应用的“全环节”
微课是一种动态化的教学模式,其中将视频与图片、音频等多种要素融入课堂之中,从而为学生学习营造生动的空间。在课前教学中,做好教学预习,关注课前准备。在使用微课模式时,要注重设置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并且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所学内容,从而切实提升中职语文教学的效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立体化教学模式的诠释,引导学生对中职语文教学内容,形成深度、全面理解。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倾听学生的需要,不能盲目设置教学方案,确保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与匹配性。最后,在课堂教学之后,也需要对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进行收集,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反馈,并且针对教学问题,调整教学方案。
(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优势——构建学生主导的微课模式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发挥微课载体,开展基于“知识点”应用的针对性与重点性教学。微课教学中,通过视频记录这一“微载体”的方式,实时记录教学内容,从而方便学生对重点知识与学习难点的理解、掌握。在微课模式应用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及时补充所学知识,实现最佳教学。当然,在中职语文微课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查找学习内容,进而实现自身语文理解能力、阅读能力之间的有效提升。微课模式中,学生成为了教学的“焦点”,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爱好来选择自身感兴趣的知识内容。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微课控制平台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课后反馈情况进行及时了解,真正实现学生为本下的中职语文教学创新。
(四)立足中职教育的实际应用——构建符合实际的微课模式
最后,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要将教学活动延伸至课下,引导学生“培优补差”。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除了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关文化知识外,也要注重将该课程与整个中职教学体系相融合,真正促进提升学生的全面素养。对于中职语文教学来说,除了知识技能教学外,也要注重将中职人才培养诉求融入其中,通过发挥微课的开放性与资源共享性优势,从而在开阔中职学生学习视野的同时,真正适应中职教学活动创新变革的实施诉求。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学者,都应该对微课模式的应用优势与时代背景形成合理认知,特别是要认识到微课模式作为一种新模式,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其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与完善,通过及时总结和有效更新,从而实现中职语文教学中微课模式的最佳应用。
五 结语
信息技术不仅全面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对整个教学体系和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层次影响。如今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产业结构转型背景下,中职学生的学习诉求与培养要求。所以,将微课这一教学模式融入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之中,不仅大大变革了教学环境,同时微课作为一种开放性教学模式,也实现了中职语文教学机制的真正变革。
参考文献
[1]罗惠聪.关于微课应用于中职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12):130-131.
[2]王婷婷.微课在推进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7):105-106.
[3]赵晓辉.信息化背景下微课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74-175.
[4]张雪芳.让语文课堂“微”出活力——浅析微课模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通讯,2018,(6):165-166.
[5]付立新.“互联网+微课”环境下“模块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12):120-1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