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诚信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以钦州学院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26 14:03:1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在公民层面上就提出了“诚信”。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关乎国家的发展,因此找出大学生在诚信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和形成原因,便于更好地改善大学生诚信行为。

关键词:诚信;问题;原因

本文引用格式:陆燕玲.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诚信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钦州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32):109-111.

On the Problems and Reasons of College Students'Honesty and Credit Behavi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take Qinzhou College as an example

LU Yan-ling

(Beibu Gulf University(former Qinzhou College),Qinzhou Guangxi)

Abstract:At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the"24-word"socialist core values were put forward,in which"good faith"was put forward at the citizen level.College students are successor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ntry in the future,and their honesty status i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Therefore,finding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honesty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reasons for their formation are conducive to better improving the honesty and credit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Integrity;Problem;Reason

        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从三个层面深刻而简洁地诠释了价值观的核心意义。对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指导意义。其中“诚信”是公民个人层面中基本的价值取向。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诚信情况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命运,但是现阶段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不容乐观,诚信情况出现严重缺失,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对大学生诚信行为的要求

        “诚信”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原则,也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准则。当今社会,“诚信”在人际交往、社会发展、治理国政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是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和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要求大学生除了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对于他们的品德要求也提出了新要求,诚信就是其中重要的要求之一,也可以说要“德才兼备”。因而我们大学生在走出社会之前就应该具备较为完善的信用观念和诚信人格。

\

 
二 我校大学生诚信行为存在问题的现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大学生现在的诚信状况以及大学生存在的诚信问题,笔者开展了一次无记名的调研,并将相关调查问卷发给了我校不同二级学院的超过300名大学生填写,有95.46%的调查问卷有效。

(一)我校大学生对于诚信的重视程度以及我校大学生的整体诚信状况

         根据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你对诚信问题的重视程度”时,有76.52%学生选择了“很重视”,21.74%的学生选择了“一般重视”,仅有1.74%的学生选择了“无所谓”;当问到“你认为我校大学生目前的诚信状况如何”时,回答“较好”的学生占37.83%,有51.74%的学生回答“一般”,7.39%的学生回答“不容乐观”,1.74%回答“很差”,1.30%则是回答“没有感觉”。从上述的统计数据来看,我校大学生在对待诚信问题上还是很重视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我校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还不是很好,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我校大学生整体的诚信状况只是一般。

(二)我校大学生诚信问题的现状

       根据国内许多学者的研究和调查,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问题基本上是以下四种:一是学习方面,比如作弊行为至今无法遏制,论文的抄袭等;二是奖助学贷方面,不及时还贷和谎报家庭情况骗取奖助学金等;三是就业不诚信,就业常毁约或者在简历编派自己的“丰功伟绩”等;四是个人的人际交往,对同学老师和家长说谎等。经过笔者的调查,我校大学生诚信行为也存在以上四种情况。问卷针对以上几种情况分别设计了问题。

       1.学习方面的诚信行为问题。在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有65.65%没有做过弊,22.17%的学生有过一次作弊行为,12.17%的学生作弊好几次。在回答考试作弊的原因时,16.96%的学生是为了考高分,71.74%的学生是为了考试及格,有5.65%则认为别人作弊自己不作弊就吃亏了,3.91%的学生是为了不想记公式而作弊,而有1.74%的学生是以上原因都兼而有之。当问到“你对作弊行为的态度”时,46.96%的学生是“深恶痛绝,自己也绝不会作弊”,42.61%的学生则认为“不赞成,但是也不会制止,觉得是老师的事情”,10.43%的学生选择了“无所谓,反正考试意义不大,作弊是明智之举,可以省去记忆无聊内容的时间”。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大部分学生在作弊这个事情上采取的是反对的态度,部分学生的处于中立态度,少量学生实施过一次以上的作弊行为。同时也看到了我校大学生心里是明确作弊是不诚信的行为,但是由于周围环境和同学的影响而没有采取制止或者控制自己的行动。

         2.在对待奖助学贷方面。针对此方面问卷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申请减免学杂费、困难补助或助学金时,是否会如实汇报自身的家境,有70.43%的学生选择“如实汇报”,2.17%选择了“虚报夸张”,27.39%这是选择了“基本照实说,稍微有所改动”;二是如果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或生源地贷款,你会如何做,92.17%的学生回答了一定会按时坏款,6.52%的学生选择了有钱就还,没有就不还,只有1.30%的学生是能拖就拖;当问到“对于学生不还贷款,你认为该如何处理?”,21.74%的学生应该要“克扣其毕业证书,直到其还贷”,58.26%的学生则认为要“联系其工作单位,以其工资抵贷”,15.22%认为是要“尽量减少甚至取消给学生贷款”,4.78%的选择是“对于有作弊等行为的学生不贷款”。银行给大学生贷款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是帮助困难学子实现大学梦的一个途径,也是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一条措施。从调查来看,大部分学生还是会按时还贷款的,对不还贷款的行为也提出了建议选项。对于少部分不还贷款或者拖欠贷款的学生,不管何种理由,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这不仅对银行和国家造成了损失,对大学生本身的道德品质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3.面对就业问题。有67.54%的学生在回答“是否会在就业简历上做不实更改”时选择会做适当地更改简历,但是不会完全失实,24.32%的学生选择了视情况而定,不同单位可能采用不一样的简历,只有8.14%的学生回答是会如实填写简历。在回答“与用人单位签约了是否会毁约”时,60.43%的学生选择了“有发展更好的单位或用人单位在生源地会考虑毁约”,10.35%回答“不会毁约”,9.12%学生回答“不知道”,20.10%的学生是“尽量不毁约,要找到满意或合适的单位才签约”。在现今社会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学校的教育或者说学校人才培养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就业,为社会提供人才。而且在中国许多家庭的传统观念里,上大学出来就是为了能够找到好单位。所以学生毕业之后为了能够去更好的单位,大部分学生会在简历上面“做手脚”;毕业时急着找工作,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也会急着和单位签约,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后面有更好的就会与之前的单位毁约;在学生看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却没有意识到这些行为也是不诚实守信的行为,只是这样的行为并不能用实际的规章制度去规范,只能在道德认知上进行约束。

         4.个人人际交往方面。在这个方面调查问卷也设计了3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答应了别人的事情是否都能做到?”有50.82%的学生回答了基本能做到;有21.23%的学生回答都能做到,不能做到的不轻易答应;20.75%的学生选择了小部分做得到;7.20%的学生选择了不能做到。第二个问题是“同学或朋友把秘密告诉你,你会把秘密告诉别人吗?”72.36%的学生选择了绝对不会告诉别人,20.23%的学生回答一般不会主动告诉别人,但是有时候会说漏嘴,7.41%的学生则选择了会忍不住告诉自己最好的朋友或同学。第三个问题是“你向朋友借钱会及时归还吗?”80.12%的学生选择了绝对会及时归还,16.37%的学生选择了有钱了就还,没有钱就先拖着催了再说,3.51%的学生选择了不归还。

\

 
        从上述的调查数据看,大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秉持着诚信做人的原则,少部分学生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有不诚信的行为。说明大学生都懂得要讲诚信的道理,并能做到言行基本一致,只有少部分人在关于诚信的问题上存在着言行不一致的情况。

        从整体的调查数据来看,我校大学生在以上几个方面的诚信状况处于较好的情况,然而我校整体学生的实际诚信状况还不尽如人意,存在着许多学生考试作弊等不诚信行为,想要扭转这样的状况不只是要学校、老师的教育,家庭、社会也有不容推卸的责任。

三大学生诚信行为缺失形成的原因

        纵观国内学者先前的研究,大学生诚信行为缺失的原因有以下四个大方面:一是社会因素;二是学校因素;三是家庭因素;四是个人因素。在笔者的调查中,问到“你认为不少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是什么?”时,有近70%的学生认为是社会大环境中的不诚信影响的。17%的学生则认为是受到家长、老师、朋友的影响,13%的则认为是受到高校考试教育体制不合理(针对学生作弊行为而言)。从以上调查数据看来,在学生的意识里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其次才是家庭、学校教育。

         大学生处于成人阶段的开端,对待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他们的价值观受到多元化社会的影响也存在多元化的特点,但是相对的也有不成熟、不稳定的特性。社会大环境中,很多人为了利益而做出许多不诚信的行为,这些不良的行为和风气对大学生的诚信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如制作和出售假冒伪劣商品、在食品中添加有毒物质、盗版图书影像资料、骗保险等等,都是一些不诚信的行为,这些不诚信行为通过互联网快速传播,这些不良信息被学生大量接收,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那么对学生的诚信行为的养成就会造成不良影响。现在我国的诚信体制逐步完善并进入系统化,各种制度和诚信规范还不完全完善,不能对于个人诚信行为进行更有效的规范和制约,使得社会上不诚信行为屡禁不止,从而进一步影响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诚信行为。至于学校教育,学校是孩子诚信行为形成的重要阵地和场所。在这里老师、周围同学的行为,以及大学生自我价值观的不稳定,容易受到影响。在学校里面存在冒名顶替参加考试等作弊行为、用假贫困证明骗取奖助学金、不按时还助学贷款、文章抄袭等不诚信行为,大学生每天都要接触到这些不诚信行为,对于他们自身诚信行为是一种挑战,也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

         每个人出生时最早接触的社会群体就是家庭,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诚信行为的养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是最早的启蒙教师,家长和亲人的诚信行为,对孩子长大后的诚信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小孩子最开始的行为基本上就是模仿成人的行为,成人所说所做的都在小孩子心里形成一个模型,久而久之小孩子就按照这个模型开始模仿,他们没有辨别能力,学习能力强,一旦养成不良的行为就比较难纠正。加上现在家庭对孩子的溺爱,抱着小孩子还小长大了就会自己明白的态度,不及时引导和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长大后孩子的不良行为就会明显突出。因此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对于他们自身的诚信行为也有着关键影响。

        “诚信”是社会交往双方的一种互动的过程,你诚,我信,你信,我诚。只有拥有诚信,赢得信用,人生才可能走向成功。大学生只有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诚信,讲道德,言必信,行必果,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觉端正态度,监守道德规范,才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嵩.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诚信问题探析[J].财富时代.2015.
[2]肖玉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下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5,28(07):93-94.
[3]李敏.“知行合一”思想观照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31(03):115-119.
[4]王崇岩.当代大学生诚信行为存在问题及教育路径思考[J].企业导报,2015(10):184+186.
[5]吴卓珈,李中,胡丹鸯.大学生诚信观现状及问题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3(16):42-44.
[6]沈洪艳,卢晨曦.大学生诚信问题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商,2015(30):285.
[7]余卉.关于“90后”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史志,2013(12):77-78.
[8]张小方,李艮,钱逍.新时期大学生诚信问题与诚信机制建设研究[J].南方论刊,2014(12):76-7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890.html
本文标签: 诚信 ,问题 ,原因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